我們呼籲華社以支援華小及獨中的精神,積極支援政府中學華文班。透過社會的關懷和協助,政府中學的華文組及華文老師將會得到更大的鼓勵,以推動學生的華文學習。
已故莫泰熙老師總結華教的兩個精神為:“抗爭精神”和“自強不息精神”。從1819年私塾五福書院開始,“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信念也一直支撐著大馬華族的奮鬥。
ADVERTISEMENT
華教的奮鬥史非常坎坷。早期英殖民政府對發展華文教育並不友善,獨立過後,聯盟/國陣政府對華文教育則不斷地進行打壓。從拉薩報告書所提倡的“最終目標”,要馬來(西)亞實施單一語文政策,試圖消滅華淡小的教育源流,到最近還在掀起風波的“華淡小違憲”訴訟等,華教長期處於“需要抗爭”的狀態,但外在壓力喚起了華社內部的“抗爭和自強”精神。
我國獨立前後,是華教的黑暗時期。經過華教先輩們的“抗爭與自強”,華教才能逐步從1960年代的改制風潮困局中走出來,並於70年代開始逐步穩健發展。從1960年代艱難起步,到70年代獨中復興運動,再到1975年獨中統一考試的開辦,華文教育逐漸壯大。董總前主席林晃昇提倡“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 他結合“學者、法律專家、董總秘書處”三大臂膀,努力開疆闢土,逐步壯大華文教育的實力,為華文教育開展新的發展道路。
當年的華小和獨中,確實是在悽風苦雨中,飄搖前進。如今回望來時路,獨中已經穩健發展中。華小在硬體發展上也已經不成問題,最大的考驗則在不受華社掌控的“師資培育計劃”上。
為解決華小師資短缺,雪隆董聯會主席蔡慶文在2019年倡導“我要當老師運動”,鼓勵華青積極報讀教育部師訓學士課程。當時的認知是“申請者不夠踴躍,以致錄取人數不達標”。所以,華社需要出面領導及呼籲華青踴躍報讀教育部師訓學士課程,以填補教師空缺。經過幾年的努力後,目前申請師訓的人數已經有顯著的增加,2023年共有接近2800人申請,然而,可惜的是今年教育部只錄取600人。
根據統計,有超過95%的華裔家長將孩子送往華小就讀。華小畢業生升讀中學的比率如下:15%獨中、15%國民型中學(華中)、約70%國中、約1%國際/私立中學。而華小的師資來源是華中及國中。在開展“我要當老師運動”的過程中,我們才正式瞭解到70%的華小畢業生升讀國中,但大部分沒有報讀及報考華文。為應對此危機,雪隆董聯會於2022年聯合數個華教團體,成立“關愛華文運動委員會”,積極向雪隆區華小及政府中學宣導“報讀報考華文科”的重要性。我們於2023年到雪隆區中小學校舉辦“愛華文宣導會”、舉辦“雪隆政府中學華文教師服務獎及謝師宴”、“雪隆政府中學華文學會幹部研習營”等,一方面激勵及表揚華文教師,一方面鼓勵學生們不要放棄學習華文的機會。
我們籲請華社看到當前的整體華文教育的處境。獨中教育已經走上軌道,華中及華小也有董事會及三機構照顧,而最受華社忽略的是國中的華文教育。過去華社將比較多的資源投注在華小、獨中及民辦大專,我們接下來需要加大力度來支援政府中學,特別是國中的華文班。
雪隆董聯會及關愛華文運動委員會於今年11月份推展“護航行動:雪隆政府中學華文組及華文學會活動經費補助計劃”,此行動旨在支援政府中學的華文組及華文學會,提升學生的華文學習及鼓勵華文學會主辦活動等。
我們呼籲華社以支援華小及獨中的精神,積極支援政府中學華文班。透過社會的關懷和協助,政府中學的華文組及華文老師將會得到更大的鼓勵,以推動學生的華文學習。在“道阻且長,行則將至”的信念下,我們持續將持續秉持“抗爭和自強”的精神,協助政府中學的華文班度過難關。
願所有華教同道共同努力,為華文教育的未來而奮鬥!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