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遠在中東的戰場,“硝煙”也吹到了東南亞。
報道:張家威、傅思敏、李佳憓
ADVERTISEMENT
一場遠在中東的戰場,“硝煙”也吹到了東南亞。
2023年10月7日,哈馬斯在毫無預警的情況下突襲以色列,給後者造成建國以來最大的安全重創,也引爆了這個世界四大火藥桶之一,立即引起全球高度關注,即便遠在千里之外的東南亞也受到波及。
大型集會示威、杯葛西方品牌運動、不同立場者被逮捕、驅逐……加沙衝突爆發至今兩個多月,身處東南亞的你又是如何看待這場看似遙遠、卻事必關己的衝突?
立場分3種態度
以巴衝突不影響東盟團結
衝突爆發後,東盟各國的立場不完全一致,後續反應也大相徑庭,各界擔心以哈交火可能衝擊東盟中心地位和中立原則,甚至導致內部分裂。不過有學者認為,儘管東南亞國家在上述問題各持己見,並不意味著東盟團結會因此被破壞。
印尼大學國際關係高級教授助理布羅託(Broto Wardoyo)接受《發現東盟》專訪時分析,以目前從官方言論和外交關係來看,東盟十國在新一輪的以巴衝突上大致可分為3種態度:力挺巴勒斯坦(大馬、印尼和汶萊)、支持以色列(新加坡、泰國、菲律賓、越南和緬甸)和抱持中立(寮國和柬埔寨)。
他解釋,大馬、印尼和汶萊不僅僅是以穆斯林佔大多數人口的國家,長期以來也熱衷於巴勒斯坦建國事業,同時不承認以色列為主權國家;新、泰、菲、越、緬則不僅承認以色列為主權國家,也建立了友好和密切的雙邊關係。
另外,儘管以色列與寮國和柬埔寨擁有邦交關係,但兩國既不批評哈馬斯突襲以色列、也不譴責以軍襲擊加沙,而是堅持保持中立。
透過外交手段推動建國事業
印尼是巴最堅定支持者之一
馬來西亞泰萊大學文理學院國際關係東亞學科系主任兼高級講師貝尼(Benny Guido)特別點出,印尼是巴勒斯坦最堅定的支持者之一,該國長期以來對以巴問題的立場一致,除了極力反對任何國家與以色列關係正常化外,也積極透過外交手段和伊斯蘭合作組織(OIC)及不結盟運動(NAM)等國際組織推動巴勒斯坦的建國事業。
印尼還定期在雅加達接待巴勒斯坦代表團和領導人,並在加沙北部建立並資助了印尼醫院的運作。
“除了宗教因素,印尼不遺餘力支持巴勒斯坦也存在歷史情感上的原因。
“早在印尼1945年獨立前,時任巴勒斯坦領袖阿勒胡賽尼是最早表態支持印尼獨立的世界領袖之一。另外,巴勒斯坦商人阿里·塔赫爾也為印尼獨立建國捐款了不少錢。”
儘管印尼官方和公眾普遍支持巴勒斯坦,但布羅託補充,該國內仍有不少的親以人士。
“除了少數NGO,在以基督徒居多的巴布亞省的以色列支持者眾多,而北蘇拉威西省至今仍保留一些猶太教堂。”
維護現有多元社區和平
獅城保持低調 高度敏感
新加坡則顯得低調許多,卻也對這場衝突保持高度敏感。無論是生活在當地的猶太人社群,還是其他宗教信仰的民眾都儘可能不闊論以巴課題,也拒絕任何媒體採訪。
“現在是敏感時期,我們要維護現有的多元社區和平。”
《發現東盟》記者親自到新加坡,走訪當地多所清真寺、基督教堂、衛理公會、佛寺及猶太社區與當地人民對談,幾乎所有人都異口同聲認為:“不要站邊,不要高調,保持社會和平”。
2猶太教堂及博物館緊閉大門
記者發現,位於滑鐵盧街和Oxley Rise的兩間猶太教堂及猶太博物館,自加沙衝突後就大門緊閉,其中一所設置了圍籬拒絕外人入內參觀,除了猶太人。
無可否認,以巴76年來種下的恩怨情仇難以與宗教因素完全切割,以致這場衝突尤其在穆斯林國家出現一種宗教對立甚至是“反猶情緒”,再延燒至對西方國家的抵制浪潮。
多元種族社會和向來對世界開放的新加坡也在這段敏感時期提高戒備,不允許民眾集會,也禁止人們穿戴印有以巴明顯標誌、國家色彩的服裝或發表被認為具有煽動性的言論;但允許一些民間組織從人道主義出發,為失去家園的加沙人民籌款和提供物資。
馬新關係不受影響
事實上,新加坡除了譴責哈馬斯10月7日突襲以色列,總理李顯龍也聲稱“以色列擁有自衛權”。無論如何,首相拿督斯里安華和李顯龍已強調以巴衝突不影響馬新關係,同時抱持共同人道立場。
貝尼認為,新加坡與以色列在地理位置上非常相似——被一群穆斯林人口占大多數的國家包圍,加上新加坡和以色列長期保持密切的軍事合作和貿易關係,使新加坡與以色列交好,新加坡的武裝人員也長期遠赴以色列受訓。
他也指,新加坡與巴勒斯坦權利機構(PA)保持友好關係,而非哈馬斯。
至於泰國和越南,貝尼說,儘管兩國與以色列有邦交關係,泰國甚至向以色列輸出大量勞動力,但兩國在以巴問題上長期保持低調。
東盟國依各自利益採折衷行動
應對緬問題是最好範例
儘管立場各異,但不意味著東盟會鬧內訌,甚至分裂。主要是因為東盟成員國來自不同的歷史背景,政治體系各異,因此對彼此的關切也有一定的理解。
緬甸問題就是最好的範例。布羅託說,即便各國在應對緬甸危機上立場各異,但不至於摧毀東盟團結。
貝尼也認為,這場危機不會影響東盟的團結,一方面是東南亞距離中東地區相當遠,且東盟向來傾向於根據成員國的各自利益,採取溫和即折衷的行動。
儘管東盟秘書處至今未針對中東的最新局勢發表言論,但東盟—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GCC)10月20日發佈官方聲明,譴責一切針對無辜平民的襲擊,呼籲釋放人質、加快解決矛盾以恢復中東和平。
“由此可見,東盟專注於緩和緊張和譴責對平民動武,並沒有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間選邊站。”
布羅託也認為,由於東盟方式(ASEAN Way)中的協商與一致文化,在各國立場不同的情況下,難以就包括對以巴衝突的立場和解決方案等議題達成一致,“但這不阻礙東盟成員國在其他領域上合作,舉凡譴責針對平民的暴力,以及協調提供人道主義援助。”
加沙局勢何時降溫?
“除非以完全剿滅哈馬斯”
雖然11月下旬的停火和人質交換,讓人看到迴歸平靜的希望。但貝尼認為,這場衝突不會就此停止,除非以色列完全剿滅哈馬斯為止。
他補充,今次的以巴衝突之所以引起空前反響,除了以色列發動了一場“不相稱的戰爭”(以軍裝備遠比哈馬斯精良)外,更多的是世人對以軍襲擊平民、轟炸學校和闖入醫院的行徑不齒。
除了西方國家的反以色列示威,就連許多基督徒都對以軍暴行感到不滿。
布羅託也提到,以軍在加沙的軍事行動主要是摧毀哈馬斯的軍事實力,以及讓法塔赫/巴勒斯坦權力機構接管加沙地帶。惟坦言,法塔赫在巴勒斯坦不受歡迎,提高了當地迴歸平靜的難度。
“最理想的是兩國方案,因為獲得聯合國和國際社會的普遍支持,但這取決於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是否能做出讓步。”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