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4日綜合電)一項最新研究顯示,東南亞針對6個月大至3歲兒童袋裝食品的糖分和鹽分含量高,並且普遍使用可能具誤導性的標籤,對產品成分和銷售監管也不嚴。
新華社報道,這項獲得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和東南亞輔食改善聯盟的研究,對柬埔寨、印尼、寮國、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和越南七國,針對幼兒銷售的1600多種嬰兒穀物、果泥、袋裝食品、零食和即食餐進行了評估。
ADVERTISEMENT
研究發現,44%的產品添加糖分和含有甜味劑,這一比例在零食和小吃增至72%,此外,超過三分之一產品的鹽分含量超過了建議水平。
研究還發現,針對這些食品成分和標籤方面,七國當中沒有一個國家的國家政策符合國際指引。此外,一些國家也缺乏監管糖和鹽含量的法律措施。
此外,近九成接受評估的產品,廣泛使用了有關產品成分或營養成分的“營銷用語”。高糖、高鹽或高脂肪產品上常見的用語包括“純天然”、“維生素的良好來源”以及“無人工成分”。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和東南亞輔食改善聯盟的合作伙伴呼籲各國改進政府條例,包括禁止添加糖分和甜味劑、限制糖和鈉的含量和防止誤導性營銷等。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