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14日法新电)在中国东部一个安静的墓地,一名吴姓男子掏出手机放在墓碑上,播放了儿子的音频。
不过这并非他儿子吴宣默(音)在生前录下的,而是用人工智能(AI)生成的。
ADVERTISEMENT
根据略带电音的音频说道:“我知道你因为我每天都很痛苦,感到内疚和无助,虽然我不能再陪在你身边了,但我的灵魂还在这个世界上,陪你一生一世。”
悲痛之余,吴男和妻子加入了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的行列,他们求助于AI技术,为逝去的亲人创造栩栩如生的虚拟形象。
他想要建造一个完全真实的复制品,就像他死去的儿子一样,但生活在虚拟现实中。
吴说:“一旦我们将现实和虚拟世界同步,我们的儿子就会回来了。”
“我可以训练他……这样当他看到我的时候,就知道我是他的父亲。”
一些中国公司声称,通过短短30秒的逝者视听资料,就可以创造出了数千个“数字人物”。
专家表示,他们可以为饱受丧亲之痛的人们提供急需的安慰。
不过”数字复活“也唤起了人们对英国科幻电视剧《黑镜》的不安,这是一部描绘人们依赖先进的AI来抚平丧亲之痛的电视剧。
去年,在英国埃克塞特大学读书的22岁的吴宣默去世了,吴男夫妇深受打击。
他说,儿子生前是一名会计和金融大学生,也是热衷运动的运动员和死后器官捐赠者,“有着如此丰富多彩的生活”。
随着深度学习技术在中国的蓬勃发展,吴男开始探索如何让儿子“复活”。
他将儿子生前的照片、视频和录音,并花费数千美元聘请AI公司克隆了儿子的脸和声音。
到目前为止,结果虽不尽人意,但他成立了一个工作组,创建了一个包含他儿子大量信息的数据库。吴男希望将其输入到强大的算法中,以创造一个能够极其精确地复制他儿子的思维和语言模式的化身。
近年来,美国出现了几家专门从事所谓“幽灵机器人”的公司。不过据中国AI工作室“超级大脑”创始人张泽伟称,这个行业在中国正在蓬勃发展。他曾与吴男展开合作。
“中国有这么多人,很多人都有情感需求,这在市场需求方面给了我们优势。”
张说,“超级大脑”在大约20天内创建一个基本的虚拟人像,收费在1万到2万元之间(约6588至1.3万令吉)。
他的客户群包括经历丧亲之痛的人、无法长伴孩子左右的父母,还有一位分手后痛彻心扉的女子。
他不是:“一个人的数字版本可永生,即使他们的肉体已消失。”
英国巴斯大学死亡与社会研究中心的客座研究员莫尔斯说,“幽灵机器人”可能会给人带来安慰。
但他警告说,需要更多的研究来了解它们的心理和伦理含义。
他向法新社说:“这里的关键问题是……幽灵机器人对它们被设计模仿的个性有多‘忠诚’。”
另有专家说,另一个难题是此举可能有违死者的意愿。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