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MBTI受到大众欢迎,但不排除容易受到主观情绪影响。在测试的过程中,越来越多人会刻意选择“别人或自己想看到”的个性,并非真实的性格。为了掩饰社会认为代表被动的内向(I)形象,有的人甚至为了符合社会期望,在求职时谎报自己的MBTI。
ADVERTISEMENT
眼看MBTI衍生出各种乱象,心理学专家提醒人们该测试纯属“好玩”,因为该测试的准确性,在学术界更是争议满点。
报道:本刊 陈星彤
摄影:本报 辛柄耀
“当我第一次测MBTI时,我就非常喜欢。按照测试的结果,我读的分析越多越觉得这个性格很像我。”精英大学心理系主任吴荣耀博士(Dr Victor Goh Weng Yew),回忆起首次接触MBTI的场景,无论从人格描述,还是为性格分类,都让他感到着迷。
即便如此,提出MBTI的凯瑟琳.布里格斯和女儿伊莎贝尔.迈尔斯,都不具备心理学的学术背景。加上,在支持MBTI有效性的研究中,据估计超过三分之一都是由“迈尔斯&布里格斯基金会”(Myers & Briggs Foundation)所运营的心理类型应用中心进行。因此,此套人格测试在学术界争议不减。
针对其准确性,深耕组织心理学多年的吴荣耀,就MBTI极具争议的测试结果,提出3大点作进一步解释。
●第一、不具预测性
在职场上,MBTI的结果不能用作预测一名职员日后的工作表现。因此,无论一名员工的人格测试结果是INFP、ESTP还是ISTJ,他表示对公司组织的意义不大。
●第二、不具精准性
吴荣耀认为,MBTI看似具有科学性,但测试结果的描述足以套用在许多方面。他解释,或许其中一个人格特质是关爱,“你会发现‘关爱’的特质也适用于其他人格,因此针对性格的解释,MBTI区别并不明显。”
●第三、 不具一致性
MBTI的测试结果会随环境变动,吴荣耀说:“或许你今天做了MBTI得到的类型是INFJ,一个月后再做测试变成INTJ……一年后又会有不一样的答案。”他说明,人在不同的环境会有不同的行为,“一个以情感(N)做决定的人,就不会思考(T)吗?”一个人的性格用二分法、轻易被划分到一个类别,显得过于单一。
由此,目前备受现代心理学肯定的大五人格特质(Big Five personality traits),用的不是二分法,而是使用比例作测试结果。这些特质分别是:
1 | 神经质 (Neuroticism) |
容易不安、内心易受伤 |
2 | 外向性 (Extraversion) |
外向、活跃 |
3 | 经验开放性(Openness) | 有先见之明、反应很快 |
4 | 亲和性(Agreeableness) | 善良、宽大 |
5 | 严谨性(Conscientiousness) | 认真、责任感强 |
为何仍受大众喜爱?
即便如此,MBTI在众多人格测试中能够脱颖而出,且受到年轻一代的喜爱,吴荣耀坦言这与行销策略密不可分。他说明,网站上可爱的卡通代表,生动且直接扼要的说明,任谁看了都会自动认定自己的“归属”。
这样的诠释或许更多出于娱乐效果,抑或看准人们对群分渴望的天性。所以,MBTI以16种人格来分类人群,比起单纯文字叙述,增添极大的吸引力。
“你会认为‘属于ISTJ’‘属于ENFP’,和我相似人格都是同类:是我的人、我的朋友,让人们认为是团体的一分子,这就是为何MBTI极具吸引力。”
分类的危险性
社会上充斥着形形色色的人,网络免费版本的MBTI测试走入大众生活,让人们找到属于自己的“同类”。这样子的人以群分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吴荣耀解释,在心理学中制造冲突和争执非常简单。最直接的方式,便是将人们归类在某个群体。他说:“人们一旦确认属于某一类别,自然会把外面的人当作‘敌人’,想保护团体里的人,或许会和‘敌人’产生冲突,因此人以群分是危险的。”
网络免费版争议
不只是MBTI,网络的发达让人们轻易在网络上找到免费版本的人格测试,如九型人格(Enneagram)。吴荣耀直言,类似的测试纯属娱乐性质,人们可以出自好奇或好玩的心态答题,但仅限理解自己的入门,他警告勿过度沉迷。
相较起自己答题后得到答案,若寻求专业的人格测试管道,参与者在答题后仍会有专家的咨询环节,这样才能确保作题者不是以“想成为的人”为方向答题,导致结果出现偏差。
“人格测试看似有趣,但你不知道线上免费版本是不是被修改过,因为任何人都可以在网上创建属于自己的人格测试题目。”
(发布于2023年12月7日)原标题:【认识MBTI/03】MBTI助你轻易找到“同类” 人类群分真的那么简单?
延伸阅读: 【认识MBTI/01】你今天MBTI了吗?了解自己的“偏好”个性 【认识MBTI/02】外国公司招聘,用MBTI选拔人才? 相关稿件: 【数位游牧/01】数位游民,边旅行边赚钱 【安静离职/01】职场消极文化当道!安静离职你知多少?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