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政部希望这个指南不会对现有业者带来太大的冲击,因目前的业者基本上都是无法可循,处于非法营业的状态。”

报道:张丘艳、张秀芬、苏俐婵、丘明艳
摄影:陈世伟
ADVERTISEMENT
巴冬加里爸爸有机农场发生土崩之前,国内没有任何监督和管制露营地的指南,业者即使要申请准证,得到的答案是:没有这样的准证可以申请。行管令解除后掀起露营热潮,业者只好在缺乏管制的情况下经营。
直到2022年12月16日凌晨那场夺去32条人命的土崩事件才敲响了警钟。地方政府发展部在这起事件后即刻采取行动制定指南,经过10个月后,最近终于出炉。
地方政府发展部长倪可敏接受专案小组访问时说,该部旗下的城市与郊外规划局(PLAN Malaysia)作为负责制定指南的联邦政府机构,需广纳州政府、地方政府、政府技术机构、业者及民众的反馈,与50个不同单位业者沟通,也向执法单位了解法律及执法程序和地方政府的审批流程,才制好这份指南。
“地政部希望这个指南不会对现有业者带来太大的冲击,因目前的业者基本上都是无法可循,处于非法营业的状态。”
他说,该部将确保指南在不容许业者过度破坏自然环境下带动经济和旅游业增长,为当地人民和业者带来商业及就业机会。
普通会员 | VIP![]() |
VVIP | |
---|---|---|---|
星洲网平台内容 | |||
星洲公开活动 | |||
礼品/优惠 | |||
会员文 | |||
VIP文 | |||
特邀活动/特级优惠 | |||
电子报(全国11份地方版) | |||
报纸 | |||

倪可敏表示,为确保营地安全并符合法律规定,业者应根据营地的自然特征向政府技术机构,如水利灌溉局(JPS)、矿物及地质研究局(JMG)或公共工程局(JKR)咨询意见,再向地方政府提交申请。
他说,此举是为了避免或尽量减少营地发生灾害的风险,确保营地的开发符合最新法规。
他表示,自然环境的变化是肉眼看不见的,唯有专业检测,才能知道营地是否安全。
高风险区须咨询政府技术机构
倪可敏说,营地大致分为低风险及高风险,低风险地区可按照营地的规模申请准证,高风险地区如瀑布旁、河流旁、斜坡旁及海边,则需要咨询政府技术机构。
他指出,州政府及地方政府正在努力登记现有的营业地和露营地,收集数据,日后将透过城市与郊外规划局,在马来西亚城市观测站(MUO) 线上平台展示露营地数据、位置及分布图。
至于营地开发和监管机制,该指南概述的事项包括对现有营地的监管方法和新营地的申请、现有营地的漂白计划,包括与相关政府技术机构预先咨询和协调的必要性,以加速地方政府审批流程。
“现在有了指南和执照,业者安心,地方政府也有收入,人民到露营地也安心。
“我们不能100%杜绝(风险),但必须在人力范围内,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险。”

营地普遍信号弱 建议设卫星互联网
另外,倪可敏理解露营地普遍上人烟罕至、信号较弱,指南规定业者需准备在紧急时刻进行通讯的电信设施,一旦发生事故,露营者还能与外界联系。
他建议业者投资卫星互联网设备,并视为附加价值。
他说当初推出BMW标准厕所政策时也引起业者反弹,但业者聆听该部解释后也认同干净的厕所是一项投资,有助于提高营业额。
他笑说,若情况允许,露营地业者应该在建立具BMW标准的公厕,卫生本来就是先进国国民应具有的思维。
至于能否在住宅区进行商业露营活动,倪可敏指出,1976年城乡规划法令阐明,所有商业活动必须根据区划(Zoning)营业和规划。
他举例,若购物中心有意经营宅度假(staycation),只要符合营业条规及安全条件,地方政府是可以批准的。

雪营地指南下月出炉
黄瑞林:高风险区绝对不批
雪州营地指南将会在下个月出炉,掌管雪州地方政府与旅游事务的行政议员拿督黄瑞林指出,州政府不鼓励,也不会批准业者在风险高地区设立营地。
黄瑞林受访时指出,州政府将会配合和参考地方政府发展部推出的新营地指南,对正在草拟的雪州营地指南作出检讨,确保严厉监管营地和业者。
他表示,如果没有任何阻碍,雪州营地指南就会在2024年1月份出炉,届时雪州所有地方政府需遵守统一的营地指南,监管管辖范围内的营地。
严正看待露营活动
黄瑞林指出,自从峇冬加里营地去年发生土崩悲剧之后,州政府等各个单位严正看待露营活动。
他坦言,以往没有户外营地这门行业,没有注意受影响程度,因此政府没有落实严谨的防范措施;民众对营地环境的危机意识也不强。
他说,在营地发生土崩事故后,州政府意识到营地有必要受到管制,而且必须设在特定地点,不容业者各自为政。
“要是不受管制的话,恐怕会引发安全问题,万一发生人命伤亡的悲剧,州政府、地方政府和其他单位都会备受指责。”
指南不合逻辑条规被删
营地业者转忧为喜
营地官方指南出炉,业者转忧为喜!
耗时1年拟定的露营指南终于推出,不少业者也终于放下悬着的心,尤其早前公布的安全指南中,出现太多被指“不符合逻辑”的条规,让业者纷纷打起退堂鼓。
据知,业者在数月前与政府展开的对话会,也针对草拟指南作出回馈,其中要求修改“营地厕所与帐篷数量需1:1比例的规格”及其他与营地安全没有直接关系的条规。
出炉指南中,也将“一个帐篷配一间厕所”及海滨型营地需距离海岸涨潮最高水平线的50公尺的规格剔除,让不少海滨型营地业者终于放下心中大石。

曾炜贤:应依地质环境建设施
营地坐落在森雪边界的武来岸Yaka营主曾炜贤受访时指出,自营地土崩悲剧发生后,他先后出席了森雪州政府各别召开的营地业者对话会,针对营地安全指南进行交流,包括了解营地漂白计划的程序。
曾炜贤认为,政府应根据地质和环境来决定营地的设施,避免过多建设破坏环境。但一些规定如营地出入口必须要有完善的通车道路,以供消防车出入,不少业者表示赞同。
“之前草拟指南规范帐篷区必须建增高平台,但平台是固定尺寸,无法确保适用于各种帐篷。若帐篷大过平台就会不平稳,反而会增加倒塌或破损的风险。”
不过,他也认为,兴建太多不必要的工程,反而会影响土地结构,电供、用餐区、各营区必须灯火通明也非露营所需,只是增加营地的附加价值。政府应关注营地的安全与地质问题,才是露营安全中不可控的风险。

林添文:离涨潮线50公尺不合逻辑
波德申Mayangsari营地业者林添文坦言,不少业者对指南草案不合理的规格,提出了反馈,包括针对海滨型营地需距离海岸涨潮最高水平线的50公尺,该规格完全“不合逻辑”。
“这几乎是从沙滩到大马路的长度。倘若离海不足50公尺视为危险区,波德申海浴场旁的停车场、熟食摊位、政府的公厕、游乐场都要拆除了。”
其营地自2022年营业以来,从未间断的通过地方政府及多个涉及部门申请准证,几经周折终于获得了6个部门的许可证,进入最后的程序。
“如今终于看到了曙光,否则,即便我成功申请到执照,也将打回原形,因为波德申大部分海滩距离涨潮线不足50公尺,可能整个波德申都不适合露营。”

张自光:过度矫正加剧实施难度
波德申D’Wharf酒店及服务式公寓总经理兼营地负责人张自光也认为,这次的营地指南相较于月前草拟的“好太多”。
他说,政府要确保露营安全无可厚非,但应视情况而定,若有必要可以要求业者加固海堤或其他防范设施,过度矫正不仅加剧实施难度,反而让大部分业者打退堂鼓。
“厕所数量按照营地一比一需求,的确让人难以置信,毕竟营地不是酒店,但若是各别兴建2间男女厕,我觉得很合理。”但无论如何,营地安全才是最重要。
邱先生:聆听业者回馈才能双赢
槟城406浮罗山背果园营主邱先生认为,政府设定营地规格指南本是好事,但露营是低成本的旅游模式,若业者需要花费过多成本在非必要设施上,就会加重负担。
“大部分业者都会致力提供更高的安全保障,因为发生事故,露营者和业者首当其冲,政府若要达到双赢,也要聆听业者的回馈,才能真正提升营地的安全。”

罗福杰:须省略不必要营地规格
彭亨州The Somer业者罗福杰指出,营地安全必须是首要,才能吸引更多游客,但政府也必须省略不必要的申请程序及无关安全的营地规格,一旦业者成本增加,只能把费用转嫁给消费者,毕竟羊毛出在羊身上。


相关新闻:
峇冬加里土崩1周年(六) | 31命换一纸营地指南 幸存者:请认真严厉执行
峇冬加里土崩1周年(八) | 树木倾斜 地裂下沉 门窗卡住 专家:土崩前必有征兆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中午12时,接了小宝回家,趁他小玩一会儿,我去厨房拿出3个便当盒,依个人喜好逐一把饭菜盛入盒里。小宝的蓝盖便当盒里有放煎蛋、鸡肉和萝卜;大宝的木制便当盒有水煮蛋、芥蓝菜和鸡肉块;先生的白色盒里有水煮蛋、日式咖哩马铃薯鸡和芥蓝花,另外还有增添色彩的蒸紫番薯。
便当盒和餐具准备后,恰好是出门的时间,我呼唤小宝穿鞋,他回应了我,继续在书橱前玩拼木。我拿了钥匙,开了门,他还在原地。
我忍不住说:“快点穿鞋了!要去接姐姐放学了。”
他这才缓缓走来,穿好鞋后,突然又脱鞋,拿起鞋架上的袜子穿。我看着他的袜子穿了又脱,脱了又穿,心里的焦虑早已破表。
“快点!快点!快迟到了,姐姐在等我们了。”我催促。
等他穿好鞋,我拉着他,快步走向电梯。出门迟了,果然停车场满了,只好临时停在草地旁边的空位,再过马路去接大宝。
穿越重重人群,成功接到大宝了,越过车龙,总算回到车上,安顿好他们吃午餐,就开车去送午餐给先生。
越焦急,越要放慢脚步
回到家,孩子们玩了片刻,还没要洗澡的意思。好几次我温柔提醒,他们依然继续玩乐。眼看午睡时间逼近,我再也无法忍受了:“都几点了?还不冲凉?快点起来!”
孩子们这才匆忙往浴室方向走去。好不容易,等孩子们午睡后,已经是一小时后的事情。
从睡房出来,我给自己泡了一杯热拿铁,当咖啡的香气蔓延客厅,整个人醒过来了。我喝了一口咖啡,试图寻找烦躁的源头。
从接孩子们回家,到午睡前,我仿佛化身牧羊人,不停地口头上催促赶羊回栏。我忘了,孩子们从形如小社会的学校回来,大半天承受了群体相处和校规的压力,回到家自然想玩乐放松。当孩子们玩乐的时间,超越内心的时间表,我的理性早已断线,放任自己无数次的唠叨。
原本以为“快点快点”,可以让孩子们加速地完成任务,没想到孩子们非但不理解我催促背后的原因,同时这个唠叨也仿佛追随我,造成双重压力。
反思了自己的过失后,我理解到自己的“快点”只是一面反映焦虑的镜子。当我催促小宝穿鞋,我担心大宝迟迟等不到我而害怕;事实上如果我真的迟了一些,大宝在校园的候车亭,还是安全的。当我催赶孩子们洗澡,我担心他们的午睡时间延迟,而耽误做功课时间;事实上我可以省下口水,走到他们面前,拉着他们的手去浴室。
想通了,心里松了一口气。睡前,我和孩子们聊天,原来孩子们太专心玩乐,等到我下令“快点快点”的语气加重时,又担心我生气,所以并没有明白我唠叨的原因。我好好地和他们说出,若玩乐不看时间,下一件事无法如期进行,比如功课延迟完成,也无法准时入睡,影响隔天精神。
新的一年,我最想删除的一句话是“快点快点”。快点快点,并不会真的让孩子们快一点,相反地,让人听了反感且想逃避。越焦急,越要放慢脚步,放慢呼吸,让一呼一吸,提醒自己,活着比一切都重要。不急不急,人生慢慢来,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