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言路

|

学说经济

|
发布: 7:40am 17/12/2023

森林

学说经济

减碳

碳交易

张恒毅

COP28

森林

学说经济

减碳

碳交易

张恒毅

COP28

張恆毅.綠樹開得出黃金葉嗎

馬來西亞作為一箇中上收入的進步國家,要怎樣利用機制,才能更有意義地實現克服全球暖化的義務?

ADVERTISEMENT

第28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落幕。近兩年COP的一個討論重點是碳交易(carbon trading)。我國某上議員提出,我國擁有大片,如果把它們統統打包拿去做碳交易,每年將為政府創匯4328億令吉,只須兩年就可以清償所有政府債務。我國的森林,真的都是搖錢樹嗎?綠樹開得出黃金葉嗎?

顧名思義,全球暖化是指全球平均氣溫上升,而造成全球暖化的主要原因,是人類進行經濟活動需要使用能源,而燃燒能源即會釋放溫室氣體。溫室氣體有好幾種,最常見的是二氧化碳(CO2)。因為它是最主要的,所以其他如甲烷等也以二氧化碳當量(CO2 equivalent)來表示其溫室效果。

全球暖化的問題迫在眉睫,全球溫室氣體處於史上未有的高位。按照環球界限理論(Planetary Boundaries),全球暖化這一界,已經超出界限,掉入不安全的未知之域。碳交易在如此背景下,作為一項減碳計劃,應運而生。

讀者或許要問,解決全球暖化,大家開電動車、用可再生能源就好了,需要碳交易做什麼?

答案是,一如開電動車未必環保(見本欄前文《改用電動車,就能轉型低碳環保社會嗎》,減碳也可以很複雜。碳交易號稱要減碳,但如果處理不好,不但會落得名不副實,反而可能適得其反,造成更多碳排放和社會問題。

跟所有交易一樣,碳交易牽涉雙方,一買一賣。先從賣方說起。今天如果有一片荒地,要發展新市鎮。這個市鎮需要能源發電。有兩個選擇,一個是選用傳統的煤炭發電廠,一個是選用可再生能源發電(比如混合太陽能、生物燃氣能和化石能源)。後者能夠減碳,但初期設置成本較高。想發展新市鎮的如果是個貧窮國家,使用再生能源,就需要貸款更大一筆開發費用。

碳交易要處理的就是這樣的問題。貧窮一方可以把這兩個可能的發展計劃全盤托出,計算再生能源計劃相對於煤炭發電可以減少的碳排放,這個差值,就可以變成碳信用資產(carbon credit),然後遊說富裕國家,賣給他們。變賣碳信用資產的收入,就可以幫補再生能源計劃,使其符合經濟效益。這是碳交易的供應一方。

富裕國家為什麼要買碳信用資產呢?答案是他們想減碳卻無法自己做到。發達國家要減碳,要拆除既有的火力發電廠,再建設新再生能源發電廠。因為已興建的火力發電廠可用年限還沒到,馬上拆除重建並不合理;而在發展中國家,因為電力需求增加,反正都要蓋新發電廠,沒有拆除發電廠的問題。這樣算,同樣是減少一定量的碳,在發達國家的成本就要比發展中國家高很多。在過渡階段,碳交易機制使全球減碳投資效益最大化。

又比如大公司如微軟,他們的雲端數據業務,使用的數據中心很耗電,也即是造成很多碳排放。微軟一般把減碳當成企業社會責任,可他們即便把數據中心的樓頂都鋪滿太陽能電板,也不夠自給自足;周圍種滿樹,也不夠減少其餘發電廠的碳排放。通過碳交易,他們可以通過資助發展中國家的再生能源或減碳項目來完成社會義務。

如上可見,一家在生產過程會造成大量碳排放的公司(比如石油或伐木公司),可以通過購買碳信用資產,作對沖,作補償。利用這個機制,是在賬面上減少自身的碳排放,從而達到淨零排放。說他們是在“賬面上”減碳,是因為公司本身業務並不減碳,而是“外包”給其他國家或公司幫忙減碳,當作是自己間接減碳。這個過程,英文稱作carbon offset。

既然是“間接”,表示牽涉中間程序。在碳信用資產的買賣上,最關鍵的中間程序就是核實賣方的發展計劃是否真的有減碳。以此為業的國際標準和認證機構,就成為至關重要的環節。隨著全球暖化越來越得到各界重視,碳交易也迅速發展起來。而近年冒起的一個問題,就是這些碳交易,是否真的用在對的地方、對的國家、對的計劃,真正實現減碳目的。

最近美國的《華爾街日報》就揭露,南美洲圭亞那這個國家打算實施我們那位上議員的提議,把其國內全部森林充作碳信用資產,以換取一家石油公司的資金。問題是,碳交易的本質是減碳。假如某山地居民要合法開發一片樹林來耕作,可是為了全球的減碳目標,而犧牲了他們開發的權利;由此減下的碳排放,即可被認定為正當的碳信用資產,也是給山地居民生計的補償。假如一片樹林原本就是為了其生態價值保留下來的,額外跟別人要錢來“保護樹林”,就不符合碳信用資產的減碳原則。

保護森林本身確實在創造價值,而如果樹林能夠當作資產標價交易,或許會有更多的樹林免於開發得到保育。我們渴望見到樹上開出片片黃金葉,但是我們必須堅持這些財富取之有道。要是一味投機、鑽漏洞,後果就是國際碳交易遭廢棄。不單是我們得不到好處,真正需要碳交易誠實轉型的國家也會遭殃。

馬來西亞作為一箇中上收入的進步國家,要怎樣利用碳交易機制,才能更有意義地實現克服全球暖化的義務?說到馬來西亞的森林,其中一個國際爭議就是過去幾十年大量開發森林發展起來的油棕種植業。油棕果在加工後排放的廢水,如果不好好處理,就會釋放二氧化碳當量很高的甲烷。好在棕油加工廢水是可以再利用的。其中一個辦法就是把棕油廢水轉化成生質燃氣進行發電。篇幅有限,下篇再談。

(本文與張恆學共同撰寫)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