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8日綜合電)北京大學工學院副教授李植近期撰文記錄了前段時間他“跨欄”進入學校,和保安上演一場“追趕大賽”的故事,其經歷引發熱議。有網友支持李植,“大學校門應該打開”;也有網友批評,“建議你挑戰制度,別為難保安”。疫後京城多間高校實際上仍然實施封閉式管理,事件也引發大學校園該不該開放的討論。
綜合《星島日報》和九派新聞報道,李植本月12日至15日在問答網站“知乎”發表了多篇文章。他說北大現在進出校門要刷臉,但是他沒有授權學校使用他的人臉識別訊息,進出學校需要門衛查驗工作證後放行,由於要耗時十幾秒,他往往直接跨過閘機欄杆進校門,門衛大都認識他,一般不會攔截。
ADVERTISEMENT
有媒體在知乎找到數篇李植的文章,標題為《從今天與保安比賽跑步說起——北京大學的門衛制度,該改改了》,《再說北京大學的門衛制度為什麼必須改》。
根據李植講述,因為這個學期在北大沒有課,他很少來主校區,“所以門衛們大概忘記了還有我這種人,一個從來不遵守北京大學門衛制度的教師。”前幾日,當他來到主校區,抬腿跨過閘機之後,“保安不想放過我”。
他和保安在學校上演了一場追趕大賽,他跑向新改造好的數學科學學院,然後向農園食堂轉向,再轉向新太陽活動中心地下,後來又去了大講堂,這才被保安追上。他對保安說:“你們的體力不行啊。連我都追不上?”保安回答:“是啊,你跑得挺快!我這身大衣太沉了。”
最後李植向保安出示工作證。而在出校時,又被門衛攔住要求刷臉,最後他又是跨欄出校。
根據李植的文章,北大校園出入要查證件始於2008年,在此之前北大是完全開放的,任何人都可以進。
他稱,“門衛管理制度給師生造成了很大不便,上下班高峰時,北大東門的閘機前常常排起長隊”,他認為,這種模式不適用於大學,“連出門也要管,毫無必要”。
李植的文章引發了大眾對“大學是否應該開放”的思考和討論。有不少人支持李植,認為高校不同於小學和中學,應該打開大門,還有不少網民在相關報道下講述自己因為大學設置閘機或人臉識別帶來的不便。
冠病疫情之後,自今年7月,北大等多間高校陸續打開大門,近4年後首次恢復校園參觀預約通道。但進入校園參觀要提前預約,且名額有限,進入校園的時間段也有嚴格規定。這導致北大、清華開放預約的參觀票經常“秒光”,且出現“黃牛”兜售現像。
高校設置圍牆到底有沒有必要?東南大學青年首席教授孫文文說,“圍牆沒有錯,也禁錮不了思想”,她認為關鍵是要突破無形的牆,打造真正意義上的開放型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胡娟教授表示,“公立大學的校園是公共資產,是社會性資源”,她強調大學校園的開放符合公共資源利用原則,是高校應承擔的義務和責任。
九派新聞指,星期日曾嘗試與北京大學工學院副教授李植聯繫,詢問該文章的真實性,截至發稿,未獲回覆。有媒體聯繫北京大學多部門求證此事,也未獲回應。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