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与奉献大典(Maha Kumbabishegam)是印度南方印度庙的重要仪式,每12年举行一次,也称作Kudamulukku或Perunchaanthi。Maha即大的意思,Kumba是指壶、罐或容器,Abhisegam是指涂油或洒圣水使之具有神性的宗教仪式。
按照南方印度庙的传统,感恩与奉献大典的用意是接引天地能量,更新和增添寺庙众神之神威与法力。具体仪式就是在金属容器Kalasam上洒圣水,由寺庙正门的大门塔Raja Gopuram开始,由资深宗教师引领,侧门门塔以及主神房间上方塔顶上的Kalasam跟着洒圣水、撒花。这个仪式是以门塔作为代表,通过洒圣水净化寺庙,使之更为圣洁。
ADVERTISEMENT
每12年更换Kalasam的谷物种子
作为感恩与奉献大典仪式中的重要物件,与Kalasam摆在一起的通常有芒果叶、米粒、花卉、颜色的线、椰子等。Kalasam容器内是有装东西的。
相传古代印度统治者为了防范天灾,担心农作物被大水或干旱摧残,于是择定良辰吉日,在寺庙举行感恩与奉献仪式,将粮食和谷物的种子装在Kalasam容器内作为储备。由于容器安置在寺庙最高处,即便遭遇大水灾,也不会淹到庙顶。待天灾过去,这些谷物种子就可以用来播种,造福人民。
12年是谷物种子还能生存的最后期限。每12年通过举行仪式,清洗或以新容器取代,重新更换容器内的谷物种子。发展到后来,已经有应对天灾的更好方法,每12年更换容器内的谷物,变成一种象征意义的形式。
Kalasam是以金、银、铜、黄铜、铅5种金属制成,门塔上金色Kalasam的数量从3个到9个不等,通常与寺庙的规模成正比,一般都是单数;而主神和副神塔顶上,通常只安置一个Kalasam。
感恩与奉献大典也是适于寺庙修护、扩建、增建神龛等工程的吉日。配合此项大典,也将举行祭祀、祈福、游神等活动,可谓是寺庙本身的大日子。
但并非每一个12年都展开浩大工程,有的时候只是小规模进行,例如简单粉刷;有的时候基于募款艰难,财力拮据或其他因素,个别寺庙可能间隔好几个12年之后才举行大典。有的寺庙会在墙上记录历年来举行感恩与奉献大典的日期。
稍微留意,不难发现我国各地都有印度庙先后举行感恩与奉献大典,雪隆地区也不例外。我就选择今年11月19日参与峇都喼阿耶帕庙感恩与奉献大典作为讲述的例子。
大典比12年前更盛大
峇都喼阿耶帕庙全名为Arulmigu Sri Ayyappaswamy Devasthanam, Batu Caves,位于黑风洞右侧,距离Petronas油站大约150公尺。Arulmigu的意思是“全能的、神圣伟大的”,Ayyappaswamy阿耶帕大神,即此庙供奉的主神;Devasthanam是“寺庙”的意思。
阿耶帕大神也叫做Dharmasatha、Manikandan,被认定为湿婆大神和毗湿奴大神的合体转世,其信仰盛行于南印度,属于禁欲之神。在这合体中,毗湿奴大神是以摩希尼Mohini女性化身出现。
与阿耶帕大神相关的神话很多,传颂最广的其中一则提到他是一名被遗弃者,庆幸被一位国王发现和领养,并有意栽培成为继承人。这男孩受王妃刁难,要求他去取老虎的乳汁,以医治本身的怪病。男孩不负所托,不仅将虎乳带回,还骑在被驯服的老虎身上,足见其能力之高强。
阿耶帕大神有一座祖庙,即印度南部咯拉拉邦Kerala沙巴利马拉山的沙巴利马拉庙(The Sabarimala Temple);峇都喼阿耶帕庙与祖庙有联系,而且是东南亚地区唯一洞窟阿耶帕庙。
我先后在2011年和2023年,两次出席峇都喼阿耶帕庙的感恩与奉献大典的仪式,对比之下,发现今年的大典比12年前更盛大,体现在几个方面:(1)整座寺庙包括洞窟内外,粉刷一新,增加神龛(例如哈奴曼神龛),优化硬体建设;(2)主持法会Yanthra Pooja的除了本国祭司,还有来自印度和新加坡的宗教师,反映彼此间的联系,寺庙纪念特刊的题词也反映这一点;(3)法会在正日(11月19日)之前举行5天,正日之后举行11天,信徒踊跃;(4)出席感恩大典正日当天的信众和参观者人山人海。
Arulmigu Sri Ayyappaswamy Devasthanam,Batu Caves
Jalan SM 1, Taman Sunway Batu Caves, 68100 Batu Caves, Selangor.
延伸阅读: 陈亚才/印度教徒额头上的点与线 陈亚才/峇厘岛印度教掠影 陈亚才/认识印度教经典 陈亚才/印度教与圣牛 陈亚才/印度教神祇与天上人间 陈亚才/印度神话与天地创造 陈亚才/马六甲印度庙巡礼 陈亚才/阿耶帕庙的朝圣苦行 陈亚才/马口印度庙奉献大典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