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網
星洲網
星洲網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網 Newsletter 聯絡我們|星洲網 聯絡我們 登廣告|星洲網 登廣告 關於我們|星洲網 關於我們 活動|星洲網 活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讀家

發佈: 5:39pm 18/12/2023

考試

民主

吳惠春

古希臘

雅典

代議民主制

戰神山議會

【读家说书】吴惠春 / 你对民主失望吗?

作者:吳惠春(說書YouTuber)

有人说好,也有人说民主不好。本期【读家】兼谈古今各国民主制度的好与坏。好的方面我们听得多了,坏的部分,本期介绍的作家敢讲,但你敢听吗?

ADVERTISEMENT

上届大选,伊斯兰党斩获史上最多议席,声势浩大,让人不禁担忧极右派崛起,将引领国家航向何方。民主体制无法迅速回应选民的诉求,尤其是前两年的政治乱象,致使民众不再对民主制度倾注过高期望。然而右倾现象并非大马独有,欧美也一样深受其苦。

民主制度滥觞于大约2500年前。不同于现行的“”,当时实行的是“直接民主制”——男性公民轮流获选进入500人议会,一生只能服务两个任期,且不能连任。议会讨论事项包括公共事务、税务、战争或侵略等。选民通过举手,或者放置石块于瓮内表决。接着,表决的议案将提呈至由贵族组成的(Areopagus)重新检讨并通过。

【陶片放逐制】作为选票使用的碎陶片,上面刻着被提名放逐者的名字;由上至下:伯里克利、客蒙及阿里斯提德。

◢古代民主,你知道多少?

在克里斯提尼改革之前,古希腊主要是由以血缘为纽带的四大家族所组成。根深蒂固的部落心态一经挑拨,就很容易引起内斗,于是克里斯提尼废除旧部落,把所有成员打散并入新组成的10个部落。每年,每个部落将选出50位代表进入500人议会。不久之后,民主迎来第一波考验:波斯大军来袭。尽管城邦一度沦陷,城民被迫撤退至萨拉米斯岛,果敢决毅的军士最终还是运用地理优势,让波斯大军铩羽而归。军事胜利不只为民主制度镀金,也让组成海陆两军主要力量的中下阶层人士名望地位大大提升。

“陶片放逐法”由克里斯提尼首创,选民可在陶罐碎片写上名字,把权势滔天的政治人物驱逐出境,避免权力倾斜,以保民主之万全。斯巴达素以独裁专制,军国主义为名。虽然客蒙(Cimon)曾在萨拉米战役中战绩彪炳,然而他亲近斯巴达的态度,让雅典民众担忧民主制度终将遭到军国主义践踏,因此客蒙相当不受激进民主派待见。于是趁着客蒙带领军队帮助斯巴达镇压奴隶起义,当时以中下阶层公民占多数的议会,发起陶片放逐议案,将客蒙放逐,并把战神山议会除了裁决谋杀案件之外的所有权力,都转移到500人议会手中,完成了权力下放的进程。

以上资料撷取自Roger Osborne的《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A New History of Democracy》。作者把目光聚焦于民主在各国的历史演变上。民主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不仅需要因地制宜迎合在地文化,还很容易被政棍操弄,倒向独裁或民粹,所以民主在世界各国都演化出不同的变体。

古今民主制度中最大不同之处,就是运气元素。王绍光在《抽签与民主、共和》中点出,为了摒挡政治舞弊和黑盘作业,除了选票,抽签在古代的民主和共和,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在古希腊,除了议会,法庭和行政机构也是组成民主重要的环节。任何符合资格的公民,都可通过抽签方式,进入任何一类机构。每年,每个部落会通过抽签,选出600位代表,来填补法庭6000个判员空缺。最初,判员经抽签后被分派到相关法院任职一年。但因为舞弊事件频生,新制度就应运而生。

每到开庭日,每组大约10人的判员就会到某处集合,负责官员会准备两个箱子抽签,一个抽选审判员,另一个抽选法庭,首组被抽中的判员将派往首个被抽中的法庭,以此类推。后来为了避免舞弊事件,雅典采用了更复杂的抽签系统。为了保障民主体制,古人可说是殚精竭虑。

◢美国民主,就是好棒棒?

民主制度是当前最多国家采用的政治制度,就连独裁国家如朝鲜(全名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也要在取名上吃一下民主的豆腐。正因为如此,民主的短处才更容易显现出来。特朗普于2016年逆势当选总统后,“特朗普学”顿成显学,出版界推出不少探讨选举结果,以及特朗普当选后可能带来的政治影响相关书籍。《How Democracies Die: What History Reveals About Our Future》也是芸芸众书里的一本。作者主要聚焦于美国弊端丛生的民主制度。对此,作者把责任归咎于政治人物首鼠两端的态度,以及政党的运作方式。

特朗普任内“通俄门”事件、疫情期间疏忽职守、美国国会大厦袭击事件,都与他脱不了关系,这无不证实了作者的担忧。但作者并不认为特朗普是美国民主颓败的始作俑者。立国初期,美国国父们一方面担心君主专权思想复辟,另一方面又对普罗大众能力心存疑虑,于是采取折中方案——选举人团制度(Electoral College)。美国总统并非由人民直选而成,选民投票选出每个州的选举人,紧接着再由选举人投票选出总统。除此种种,初选(Primary)和党团会议(Caucus)也是为总统候选人把关的门槛。

1968是美国政治的重要分水岭。之前,总统候选人必须在政党大会中争取出线,选举人则是由党委员会遴选,两者皆服膺于党权力核心集团的意志。1968年,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美国前总统肯尼迪的弟弟罗伯特·肯尼迪,接连惨遭暗杀,美军越战接连失利,死伤人数众多,造成民怨沸腾,带着反战诉求的人民走上芝加哥街头示威抗议,向支持越战的时任总统约翰逊施压,结果迎来的却是警方暴力镇压。同年美国总统选举,约翰逊面对多方不利因素,选择退选,转而支持副总统竞选,最终还是铩羽而归。选举制度被迫改革,从此总统候选人可以遴选忠于自己的选举人代表,以便(理论上)更真实地反映州民意愿,而非党的意愿。然而,这改变也给政棍之流开了方便之门,裹挟高涨狂热的民意,即使言行出格,无论战友或政敌都不敢出言批评,有者甚至同流合污,结果如何可想而知。

◢要是才有资格投票……

对于民主制度的失能,《反民主:选票失能、理性失能,反思最神圣制度的狂乱与神话》的作者布伦南则把矛头指向选民。他将选民分为极为少数理性,且深具社会科学知识根底的“瓦肯人”;占比最高的耽于小确幸又政治冷感的“哈比人”;以及对政治具备一定程度了解,却偏执狂热的“政治流氓”。凡人固有的偏见,如“确认偏误”(conformation bias)、“驳斥偏误”(disconfirmation bias)以及“部落思维”等也令选民选择无脑支持心仪政党。简而言之,一句话概括布伦南的观点:素质低下的选民,只会选出素质差的代议士。

有鉴于此,布伦南甘冒天下之大不韪,倡导以更具精英色彩的选举权门槛制与复数投票制,以取代“全民普选制”。前者要求全民必须通过特定考试,方可取得投票资格;后者则是赋予具有学术学位人士复数选票。此外,布伦南也提出在两院之外,另设知识精英议会,检视并审核两院通过的议案、撤销有问题的法律和政治决策,也可推翻有问题的选举结果,并勒令重新举行选举。战神山议会被释权2000年之后,难道又要借尸还魂?民主制度萌芽之初,也如知识精英制,毫无先例可考,面对保皇派的镇压,知识分子的鄙夷,终于举步维艰地踏出了今天的康庄大道。如今民主制度弊端丛生,亟需彻底改革,否则极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把统治地位拱手让给知识精英制或极权制,谁知呢?

吴惠春 / 病毒没你想的那么坏?
【读家说书】吴惠春 / “揭秘”人性善惡的根源
【读家说书】吴惠春 / 阅读要主动出击!
妈妈(上)/吴惠春(爱大华)
妈妈(下)/吴惠春(爱大华)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发布: 7:20am 21/04/2025
王德龙.被“特”权打破的惯性思维

任何一套制度的实施,其成效与影响取决于人。善人治国便得善政,恶人治国,其最大的影响便是除却本国以外,并可造成全世界的鸡犬不宁。

世界局势的风云变幻,有其极深的危机,也有其积极的转机。储备充足者,自能于危机中探索出不可多得的转机;欠缺储备者,自然只能随着时局而沉浮流转。我们说机不可失,只是如何把握时机,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管如何巧立名目,或者是善于言辞,或是手段诡谲,事情的最终结局,必将是事实的最佳呈现。

不管是从历史经验看,还是从现实层面分析,大国政治与小国政治,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两者存在极大的区别。以大国所拥有的资源论,大国本应展现出所该具备的涵养、气度和风范。至少在大众的理想中,属于大国的责任与担当,乃是群众所迫切期待的。

至于小国,往往由于条件不足,在与大国较量的具体环境下,不得不做出必要的妥协和让步。特朗普关税战的初期,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急着“朝拜”的情况,便是实例。

然而,这一切似乎又与民众素质的高低密切相关。民众的素质高,自然对于大国的形象以及言行举止,怀有更高的期许和要求。民众的素质如若偏低,则对于大国的想望,便有低于预想的可能。甚至是由于民众的素质关系,对于所谓的大国仅仅剩下匍匐为奴为婢的低声下气。

以此观之,特朗普在民主机制下当选,当然反映出美国至少一半的民众所具备的素质。反其道而思,2018年老马横空出世,大加赞赏者很多,于此亦可见我国民众的层次。

由此须要探讨的是,一般以为的只要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制度,尤其是以美国和北约诸国为首的国家制度,即可从今往后长治久安的惯性思维,则须要进行全面而深刻的省思。

特朗普近三个月的所作所为,无疑是给予早已固化的这种惯性思维一记警钟。误信谎言的结果,极有可能是全国人民所不能承受之重。特朗普的为所欲为,却无相应的机制可以牵制和管控,说明许多人迷信的此种制度之弊端。随之而起的,则是宣扬了数百年的所谓契约精神的崩塌。其言之灼灼,而行之却背道而驰,继续迷信下去自是甚无裨益。

与资本主义密切相关的民主政治,显然只是众多制度中的一个,它并非是唯一的、并且是最完善的制度。任何一套制度的实施,其成效与影响取决于人。善人治国便得善政,恶人治国,其最大的影响便是除却本国以外,并可造成全世界的鸡犬不宁。

当曾经的世界警察,沦为强盗而向全世界横征暴敛,并且还不允许各国表达异见和反对时,彰显的是从未褪色的殖民思维。这种倚仗各种名目殖民世界的行为,其实一直都存在,只是大家习于多年形成的惯性思维,明确看见了却透过各种修饰蒙混至今而已。

其实,如果我们真的那么重视独立精神与人格独立,那么特朗普典型的个人主义所表现的朝令夕改、急功好利、争权夺利、恃强凌弱等等匪夷所思的言行,理当促使我们揭开西方价值体系和话语霸权面纱。

这种只讲强权,不讲公理以及公义的所谓“政治”,早就应该受到质疑和反对。真正的独立精神,实在不必以美国和北约诸国为马首是瞻。我们是趋吉避凶,不囿于过往的成见,还是继续沿着思维的惯性一同走向危机,这自然也取决于人民。

再者,经由特朗普所暴露的伪民主、伪人权、伪自由以及伪平等,是否足以引起教育界的关注和省思呢?

这数十年来引进的种种教育理论,在现实和真实的验证底下,究竟存在什么弊端,也应该在眼下的政治事件中进行必要的检讨。我们是不断地在培养个人主义的个人,还是正在培养能够以大众和大局为重的人才,这是教育领域须要密切关注的课题。

特朗普及其支持者也是美式教育及传统的产物,过度相信美式的教育理论,对于引导孩子和年轻人不是好事。如果我们真的了然于其中的弊病,教育庶几可以迎来转机。

当然,惯性思维是极难打破的。即便是特朗普那么不遗余力地揭示事实,基于长期迷信强权而不敢对如今美国之非稍加置喙者,仍然大有人在。

ADVERTISEMENT

點擊 可閱讀下一則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