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裕國家的政府有雄厚的財政實力投資綠色經濟,甚至是無條件資助發展中國家。但現實是,這些富裕國家多為民主國家,這也意味著政策的延續性可能會隨著政黨輪替受影響。
ADVERTISEMENT
為期兩週的第28屆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8)氣候協議談判在延長協商後,終於在上週三達成共識。其中最顯著的成果是,各國代表(終於)同意開始減少全球化石燃料的消費,推動各國從化石燃料“過渡到其他類型”,以避免最嚴重的氣候變化衝擊。大會也在會後大肆歌頌史上首次達成此類協議。
值得注意的是,COP28參會規模史上最大。在過去兩週內,我們見到絡繹不絕的人潮、開不完的峰會、談判和場邊會議、不計其數的研討會和論壇,當然還有憤怒的抗議人群。
諷刺又有趣的是,本屆大會在全球主要產油國之一阿聯酋金融重鎮迪拜召開。全球絕大多數的溫室氣體排放來自於化石燃料的燃燒,而溫室氣體是全球暖化的罪魁禍首,更普遍被認為是造成氣候變化的元兇之一;大會主席賈比爾的身分也惹非議,他除了是一家可再生能源公司Masdar主席和阿聯酋工業與科技部長外,還有另一個身分——阿布扎比國家石油公司的負責人。因此,COP28選址和主席人選引發不小的爭議:究竟是能源大國決心引領能源革命,還是純粹是一場“洗白”的大型政治秀。
COP28的最終協議文本成了與會各國最大的分歧:美國、歐盟和超過100個國家曾推動在協議中採用“逐步淘汰”化石燃料的措辭,但遭到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及其盟友的抵制,後者認為世界可以在不迴避特定燃料的情況下削減排放。賈比爾宣稱“淘汰化石燃料如同回到石器時代”,還稱“沒有科學依據”表明必須逐步淘汰化石燃料才能遏止全球溫度上升。
最終,相關協議以折衷文字避免了“逐步淘汰”,而採用“過渡到遠離化石燃料”,呼籲要求各國有責任採取步驟,加速減少煤炭使用的努力,並加快碳捕獲和儲存等技術的發展,以清理難以脫碳的產業等。在艱難的達成一致後,各國開始一片唱好,而環保人士繼續抗議……
本次大會上的意外驚喜要屬11月30日大會首日。當時與會各國代表就通過了關於“損失與損害”基金安排的決議,讓這項延宕已久的安排突然成為現實——發達國家將進一步向發展中國家提供應對氣候變化的資金。
確實,富裕國家的政府有雄厚的財政實力投資綠色經濟,甚至是無條件資助發展中國家。但現實是,這些富裕國家多為民主國家,這也意味著政策的延續性可能會隨著政黨輪替受影響。
在歐洲議會,民眾對環境政策成本的強烈反對可能會使綠黨在今年晚些時候的選舉中失去四分之一的席位,讓極右翼民族和民粹主義者更支持化石燃料、更寬鬆的環境法規和更受限的國際氣候合作。而在歐洲各國,綠黨雖在國會佔有一席之地,但除了在德國執政聯盟的老三外,綠黨幾乎算不上主流政黨。
另外,一股不確定因素也籠罩在今年氣候談判——近期民調顯示,特朗普與拜登的差距進一步縮小。特朗普曾帶領美國退出雄心壯志的《巴黎氣候協定》,而在多次逆轉其國際氣候承諾後,其他國家對美國會否信守承諾持質疑態度。
另有談判代表擔心,即使2024年後美國政府格局不發生改變,保守的共和黨也可能會使美國的一些清潔能源激勵措施陷入危險,並使美國無法兌現其承諾的110億美元氣候融資。
本屆聯合國氣候大會以“團結、行動、落實”為主題,目前我們確實看到了與會國家在最終文本上艱辛的達成一致,但遠比“團結”更難能可貴的永遠都是“行動和落實”。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