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星云

发布: 7:15pm 19/12/2023

沟通

社交

信心

心理学

陈奕君

有痣青年

性格

MBTI

人格测试

自我认识

【有痣青年】每一种性格都正常/陈奕君

作者:陈奕君

我第一次做 16型,是17岁吧,当时测出的结果,和27岁截然不同;后来我的人格类型稳定于最近这5年,就没再变过。近20年的光阴里,我慢慢成为了自我体察的内向者,而17岁的我是外向者,大娱乐家,场合里的花蝴蝶。

回想起来,这是一段漫长的人格演化过程。人格类型是会随着时间改变的。你所经历的事、关心的课题和生活的触感,都会改变你思考、决策和认识世界的方式。

ADVERTISEMENT

这一两年来,MBTI测试非常火红。年轻群体已经把它当成日常自我介绍的一部分,快速辨认出合拍的群体,并且以此作为另一种彰显自我的工具。韩国的综艺节目,甚至还会特地把艺人的人格类型标识出来,让观众观察不同人格类型在同一境况下的互动。

MBTI当然是认识自我、了解他人的其中一个工具,也是现时很好的社交工具。但除了企业版本的专业测试,大部分我们能找到的MBTI题目和类型分析,都还是偏重娱乐性的内容,分析也不够全面。因此,如果你把当下的测试结果当成坚定不移的自我认同归属,或是贴标签、搞歧视,那却又是固化了偏见,也是限缩了人格发展的弹性。

可如果我们再细想,MBTI测试能如此流行,意味着今时今日人们除了这种娱乐性的社交工具之外,我们的社交文化里没有太多能够讨论个体差异的空间,也没有能够坦诚接纳个体差异的语境。

我们一贯冷酷对待异见者,排斥和大众不同的人。

据说,16种人格类型里,最少见的类型可能是INFJ,最多见的类型是ISFJ和ESTJ。换句话说,这似乎是ISFJ和ESTJ掌握话语权、制定社交规则的世界——他们的倾向和社交习惯,就成为这个世界的“正常”——因为他们完全占据了人数优势。

而我所认识的所有INFJ朋友,在群体生活里总有一种忧愁,时刻觉得自己在人类集体里有某种无处安放的焦虑和绝望。

社交互动中,总是有许多的误读、不良,以及彼此期望的差异。

你只想待在人群里看有趣的人高谈阔论,可朋友们都问你为什么一整晚不主动说话?你发挥想像力和发散思维在建构思路模型的时候,却有人觉得你没有拿出数据、例子、具体的落地方案,而直接把你的想法贬为空想。你诉苦的时候,到底我该倾听安慰或是给予解决方案?旅行的时候你只想漫无目的地走走,你的旅伴偏要拉着你一天跑完6个景点。

不爱出门的人不是孤僻

MBTI告诉我们,这是人们在4个维度上的差异:思考方式(E-外向 / I-内向)、获取信息的方式(S-感觉 / N-直觉)、决策方式(T-思维 / F-情感)、生活方式(J-判断 / P-感知)。每一个人天生都会发展出这8种功能(荣格八维),其中发展得如何当然有程度之分;程度最高的4种,就会排列组合成你当下的人格类型。

你和别人不同,你和群体的不同,不是因为你有什么毛病,而是每个人在偏向和喜好上的不同,这是性格差异。而这种差异是应该被尊重的,不该有谁应该被谁同化的道理。

比如,不爱出门的人不是孤僻,他们只是需要很多的独处(I人)。

三分钟热度的人并非不定性或没有毅力,他们只是对许多事物都有普遍的好奇心(P人)。

MBTI的人格概念和知识普及之后,我们就知道了:每一种性格都是正常的,也是合理的。我们不再为自己和群体格格不入而感到惶恐不安,别人也无需为此而对你做出指责。于是,你不必强迫自己戴上让你不舒服的人格面具。

人都怕孤独,怕看不清别人,更怕看不清自己。还有些人,他们生活的处境不允许他面对真实的自己。

所有靠谱的性格测试都能帮助我们了解自己,接纳真实的自己,进而理解人格每一阶段的转变。带着这样的,我们终究能够发展出更自洽又成熟的人格,也慢慢学会和其他不同的人格沟通、相处,让彼此都感到舒服。或许,这个世界会因此变得更美好一点?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发布: 11:00am 01/05/2025
【多点AI】AI赋能MBTI,构建个性化员工沟通系统

AI赋能MBTI,不仅仅是技术的进步,更是沟通理念的革新。它让我们看到,科技不再是冰冷的工具,而是可以成为管理者理解员工、优化沟通、构建和谐团队的得力助手。

在AI与MBTI的结合下,管理者可以构建一个革命性的员工沟通系统——RAG系统(Record, Analyze, Guide),即记录、分析、指导。该系统利用AI技术,记录员工的MBTI类型、沟通偏好、工作表现等信息,分析沟通数据,并为管理者提供个性化的沟通指导,实现高效、精准的员工沟通。

RAG系统:记录员工沟通数据,构建个性化档案

RAG系统的核心是构建每个员工的个性化沟通档案。该系统可以记录员工的MBTI类型、沟通风格、情感倾向、工作表现等信息,并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更新和完善。例如,系统可以记录员工在不同情境下的沟通方式、对不同类型信息的反应、以及与不同性格类型同事的沟通效果等。

这些数据将为AI分析提供基础,帮助管理者更全面地了解员工的沟通需求和偏好,为制定个性化的沟通策略提供依据。

AI分析:洞察沟通模式,识别潜在问题

AI可以对RAG系统记录的沟通数据进行分析,识别员工的沟通模式、情感倾向和潜在问题。例如,AI可以分析员工的邮件、聊天记录等信息,识别出员工的常用词汇、语气语调、情感倾向等,并判断员工的沟通风格是直接还是委婉、是理性还是感性、是开放还是保守等。

AI还可以识别出沟通中潜在的问题,例如沟通障碍、误解、冲突等,并及时预警,帮助管理者提前采取措施,避免问题恶化。

个性化指导:AI提供沟通建议,优化沟通效果

基于对员工沟通数据的分析,AI可以为管理者提供个性化的沟通指导,帮助管理者选择最有效的沟通方式、语言风格和沟通时机。例如,对于偏好直觉和抽象思维的N型员工,AI可以建议管理者采用更具全局性和概念性的沟通方式;而对于偏好感觉和具体细节的S型员工,则需要提供更具体和可操作的信息。

AI还可以根据员工的实时情绪状态,提供相应的沟通建议。例如,当检测到员工情绪低落时,AI可以建议管理者采用更温和和支持性的沟通方式,并提供相应的安慰和鼓励。

系统应用:提升沟通效率,构建和谐团队

RAG系统可以应用于各种沟通场景,例如一对一沟通、团队会议、绩效反馈等,帮助管理者提升沟通效率,构建和谐团队氛围。例如,在团队会议中,AI可以根据参会人员的MBTI类型和沟通偏好,建议会议议程、讨论方式和时间分配,确保会议高效有序进行。

在绩效反馈中,AI可以根据员工的MBTI类型和性格特点,建议反馈方式、语言风格和沟通重点,帮助员工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反馈意见,并制定改进计划。

未来展望:AI与MBTI引领沟通新趋势

RAG系统只是AI与MBTI结合的一个应用场景,未来,AI驱动的MBTI应用将更加智能化和人性化,能够根据沟通双方的实时状态和沟通内容,提供更精准的沟通建议和决策支持。例如,AI可以根据沟通双方的MBTI类型和性格特点,实时生成沟通脚本、语气建议和情感提示,帮助沟通双方更好地理解彼此,达成共识。

此外,AI还可以将MBTI与其他沟通理论和工具相结合,构建更全面的沟通模型,为管理者提供更系统化的指导和支持。例如,将MBTI与非暴力沟通相结合,可以帮助管理者更好地理解员工的情感需求和沟通方式,制定更有效的沟通策略。

AI赋能MBTI,不仅仅是技术的进步,更是沟通理念的革新。它让我们看到,科技不再是冰冷的工具,而是可以成为管理者理解员工、优化沟通、构建和谐团队的得力助手。让我们拥抱AI,开启个性化员工沟通的新篇章,共同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