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做MBTI 16型人格測試,是17歲吧,當時測出的結果,和27歲截然不同;後來我的人格類型穩定於最近這5年,就沒再變過。近20年的光陰裡,我慢慢成為了自我體察的內向者,而17歲的我是外向者,大娛樂家,社交場合裡的花蝴蝶。
回想起來,這是一段漫長的人格演化過程。人格類型是會隨著時間改變的。你所經歷的事、關心的課題和生活的觸感,都會改變你思考、決策和認識世界的方式。
ADVERTISEMENT
這一兩年來,MBTI測試非常火紅。年輕群體已經把它當成日常自我介紹的一部分,快速辨認出合拍的群體,並且以此作為另一種彰顯自我的工具。韓國的綜藝節目,甚至還會特地把藝人的人格類型標識出來,讓觀眾觀察不同人格類型在同一境況下的互動。
MBTI當然是認識自我、瞭解他人的其中一個心理學工具,也是現時很好的社交工具。但除了企業版本的專業測試,大部分我們能找到的MBTI題目和類型分析,都還是偏重娛樂性的內容,分析也不夠全面。因此,如果你把當下的測試結果當成堅定不移的自我認同歸屬,或是貼標籤、搞歧視,那卻又是固化了偏見,也是限縮了人格發展的彈性。
可如果我們再細想,MBTI測試能如此流行,意味著今時今日人們除了這種娛樂性的社交工具之外,我們的社交文化裡沒有太多能夠討論個體差異的空間,也沒有能夠坦誠接納個體差異的語境。
我們一貫冷酷對待異見者,排斥和大眾不同的人。
據說,16種人格類型裡,最少見的類型可能是INFJ,最多見的類型是ISFJ和ESTJ。換句話說,這似乎是ISFJ和ESTJ掌握話語權、制定社交規則的世界——他們的性格傾向和社交習慣,就成為這個世界的“正常”——因為他們完全佔據了人數優勢。
而我所認識的所有INFJ朋友,在群體生活裡總有一種憂愁,時刻覺得自己在人類集體裡有某種無處安放的焦慮和絕望。
社交互動中,總是有許多的誤讀、溝通不良,以及彼此期望的差異。
你只想待在人群裡看有趣的人高談闊論,可朋友們都問你為什麼一整晚不主動說話?你發揮想像力和發散思維在建構思路模型的時候,卻有人覺得你沒有拿出數據、例子、具體的落地方案,而直接把你的想法貶為空想。你訴苦的時候,到底我該傾聽安慰或是給予解決方案?旅行的時候你只想漫無目的地走走,你的旅伴偏要拉著你一天跑完6個景點。
不愛出門的人不是孤僻
MBTI告訴我們,這是人們在4個維度上的差異:思考方式(E-外向 / I-內向)、獲取信息的方式(S-感覺 / N-直覺)、決策方式(T-思維 / F-情感)、生活方式(J-判斷 / P-感知)。每一個人天生都會發展出這8種功能(榮格八維),其中發展得如何當然有程度之分;程度最高的4種,就會排列組合成你當下的人格類型。
你和別人不同,你和群體的不同,不是因為你有什麼毛病,而是每個人在偏向和喜好上的不同,這是性格差異。而這種差異是應該被尊重的,不該有誰應該被誰同化的道理。
比如,不愛出門的人不是孤僻,他們只是需要很多的獨處(I人)。
三分鐘熱度的人並非不定性或沒有毅力,他們只是對許多事物都有普遍的好奇心(P人)。
MBTI的人格概念和知識普及之後,我們就知道了:每一種性格都是正常的,也是合理的。我們不再為自己和群體格格不入而感到惶恐不安,別人也無需為此而對你做出指責。於是,你不必強迫自己戴上讓你不舒服的人格面具。
人都怕孤獨,怕看不清別人,更怕看不清自己。還有些人,他們生活的處境不允許他面對真實的自己。
所有靠譜的性格測試都能幫助我們瞭解自己,接納真實的自己,進而理解人格每一階段的轉變。帶著這樣的信心,我們終究能夠發展出更自洽又成熟的人格,也慢慢學會和其他不同的人格溝通、相處,讓彼此都感到舒服。或許,這個世界會因此變得更美好一點?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