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之所以會越來越伊斯蘭化,是因為政府在和反對黨較勁。而且國盟對治國毫無興趣,只對能煽動人民的課題感興趣。
前朝國陣執政時期,經歷了一場數字革命。在伯拉任首相時,網速迅速提升,電話的設計也趨向“掌心網絡”,國際社交媒體平臺逐漸在馬來西亞落腳。
ADVERTISEMENT
這看似簡單的數字革命,卻牽引著國家命脈的走向。在社交媒體還沒普及之前,資訊的來源比較保守。報章、雜誌、刊物、電視、電臺是主要資訊來源。在這些傳統媒體的環境中,不是任何人都可以簡單的向大眾廣發訊息。就拿報刊來說,無論任何語言報刊,都得經由主編審核,而電臺亦是如此。若是有不符合國情的刊物內容,政府則會篩選過濾。
當社交媒體成為傳播資訊的平臺後,很多言論都不再受到限制。在此之前,政府的控制被歸類為“限制言論自由”,因為時任反對黨抨擊政府不尊重人權,打壓言論。
很多華教相關的言論,都被打壓,很多領袖在1987年茅草行動,遭當局援引內安法令,沒經審訊關押,有者甚至延長扣留兩年。很多人只知道,華教言論被打壓。其實,那個時候,除了華教的言論,很多“反華教”的激進分子,包括伊斯蘭黨和巫統的領袖一樣被打壓。而幾份報刊,包括《星洲日報》和馬來報《Watan》的營運執照被暫時吊銷。
當社交媒體成為主流通訊後,很多言論政府已經管制不了。暫且不論其他管制手法如“煽動法”或者“誹謗法”,言論已經很大程度不受任何一方的限制,也沒有主編的審核。假新聞、半真偽的資訊氾濫,政治人物的素質也隨之下降。
在國陣納吉時期,若有人因身穿短褲被禁止進入醫院,或者有華裔學生因固打製,縱使成績優異也沒有獲得大學先修班錄取等等,時任反對黨都會藉機來攻擊馬華。華社不知道的一點是,在社交媒體,馬來圈子也是常常攻擊政府。當一些華裔商家的僱用政策不公平,或者一些華校獲得撥款,巫統也會在社交媒體被大力攻擊。
今天,國家兩個有能力的反對黨,是伊斯蘭黨和土團黨。這兩個黨,一個奮鬥目標為伊斯蘭,另一個則是馬來主義和伊斯蘭。過去一年來,每天攻擊團結政府的課題,不外乎是涉及馬來人和伊斯蘭。
而政府也被牽著鼻子走。一年來,有多少華裔因穿短褲短裙被禁止進入政府大樓,還有不諳國語被移民庭官員辱罵的民眾?沒有任何 希盟領袖站出來挺這些華裔。
我之前都會一直通過我本身的社交媒體要求華裔同胞,必須將國語說好,和尊重穆斯林社會,包括穿著、禮儀等。換來的多是辱罵,甚至詛咒,更有者標籤我為“漢奸”,是馬華的走狗。今天,行動黨執政時亦是如此,我是否為行動黨的走狗?
當一般民眾因政治進入狂熱狀態,且團結一致的時候,在社交媒體上發動號召種族或宗教相關的活動則事半功倍。只要是非穆斯林或非馬來人的做法不當,即使沒有實質上影響他人,都會被攻擊。其中包括穿著、飲食文化如喝酒、種族利益等等。
在國陣執政後期,巫裔、華裔、印裔、其他族群,縱使互相不滿,但是多少都有一個平衡,是馬華被華社辱罵、巫統被馬來社群攻擊、國大黨被印裔唾棄而達到的平衡。
這個平衡點,在2018年改朝換代後被打破了。敦馬是這個“平衡遊戲”的佼佼者。上臺後,他是以穆斯林馬來主義,來制衡和剝削華社的權益。而行動黨也只能被牽著鼻子走。
安華也是這個“平衡遊戲”的高手。執政至今,華教撥款非但沒如行動黨承諾的“制度化”,就連預算都不敢列明款項。此外,還捍衛固打製,強迫學校舉行宗教相關活動,無力應對宗教相關的杯葛運動,一切以穆斯林和伊斯蘭為主要政策。就這幾方面來說,執政的希盟竟然比馬華還要差。
馬來西亞之所以會越來越伊斯蘭化,是因為政府在和反對黨較勁。而且國盟對治國毫無興趣,只對能煽動人民的課題感興趣。政府只能硬著頭皮,與之比較何者更能維護伊斯蘭。畢竟他們理解,華裔已經全盤押注希盟,即使被剝削,還是會因更懼怕國盟而會作出妥協讓步。
未來的情況,還不知曉。但是我的看法是,今天唯一能夠制衡國盟的是納吉。縱使華社多厭惡他也好,馬來社群有一大部分人,認為他遭遇司法不公。加上其被抨擊的經濟政策一而再,再而三的被政敵引用,所以如果他被釋放,絕對是一股可以壓制反對黨的強勁力量。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