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都青年》能讓政府官員撇除成見,認證裡頭傳遞的人性美麗價值,並號召大眾入場支持,已算是大馬電影業的一大突破,意味著新政府對電影的偏見相對降低。
ADVERTISEMENT
在金馬獎入圍7個獎項,最後只抱走最佳男主角的《富都青年》,沒想到竟獲得幸運之神眷顧,在頒獎禮結束後上映獲得空前成功,不僅在臺灣連續三週開出紅盤,累積突破6000萬新臺幣票房,就連大馬上映短短4天也突破百萬令吉,成為難得在臺馬票房都異常亮眼的中文電影。
其中,有件事還挺特別,即大馬議員竟也紛紛推薦此片,號召國人一起進場支持國片。
張念群、黃書琪等議員包場讓選區民眾免費入場觀賞電影外,連通訊部長法米也在看完電影后,轉發一名馬來網友寫著“《富都青年》是2023年最佳本土電影之一”的觀後感,並給予本片5顆星評價。
我想起上週看完首映後,朋友突然擔心本片會突然遭到禁映。詢問原因後,原來是電影裡頭充斥太多吉隆坡不入流的元素。
不光是富都巴剎社會底層中赤裸裸的髒亂場景,組屋及監獄毫無美感的簡陋畫面,還有對警方辦事態度不太正面的刻畫等,種種曝露大馬社會真實生活的片段,若按照過往大馬政府或電檢局的態度——都在醜化大馬,不準上!
慶幸地,上映至今,這類聲音不僅沒有浮現,觀眾反而都能超越這些不堪,只看見兩兄弟苟延殘酷下的真摯感情。這份共鳴無關種族、宗教與語言,純粹是人性最深層的悲痛與絕望,當臺灣人與馬來人能共同感受一份不屬於他們成長背景的故事時,就說明了一件事。
《富都青年》的真誠動機與溫暖傳遞,克服一切人為的惡。
的確,是不是在醜化,原本就是主觀性課題,但若認真研究電影的鏡頭構圖與剪輯處理,可以發現所有場景都只是順著故事的開展而堆疊,並非是刻意放大各種汙泥濁水或蓬頭垢面的元素。
換句話說,這些髒汙狼藉的畫面都只是為了成就電影的藝術性。有了這些畫面,才能增加故事的寫實性,讓觀眾瞬間投入裡頭的情境,並能直接與角色產生共情。
這就是電影真正的魅力。無關美醜,只管情感。
只不過,並非所有人都能瞭解電影藝術的深層價值,大部分都在追求視覺效果上的刺激,或是華麗場景的緊湊敘事,對於這類考驗耐心的慢節奏電影,往往都淪為院線的墊腳片,一般都安排在不漂亮的時段或規模較小的廳,自然票房成績也不會出色。
因此,《富都青年》能讓政府官員撇除成見,認證裡頭傳遞的人性美麗價值,並號召大眾入場支持,已算是大馬電影業的一大突破,意味著新政府對電影的偏見相對降低。而院線也卯起來集中宣傳,安排多個場次讓觀眾能自由挑選時間,也是對本土中文電影前所未有的款待。
真希望未來大家記住《富都青年》,並非來自好故事與高票房,而是這部片真正打破大馬電影傳統的敘事框架,證明沒有漂亮如旅遊宣傳片的場景,或無需帥哥美女的高顏亮相,單憑真誠的故事手法,也能締造口碑與票房雙贏。
最重要的,未來大馬電影的拍攝條件,再也不用因為“醜化大馬”而被禁拍或禁映。若能做到這樣,這才是“昌明大馬”推出後最好的內涵詮釋。
![close](/public/images/galleryclose.png)
![zoom](/public/images/galleryzoom2.png)
![image](/public/images/foursquare.png)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happy](/public/images/emoji-happy-1.png)
![shock](/public/images/emoji-shock-1.png)
![cry](/public/images/emoji-cry-1.png)
![angry](/public/images/emoji-angry-1.png)
![speechless](/public/images/emoji-speechless-1.png)
百格视频
![happy](/public/images/emoji-happy-1.png)
![shock](/public/images/emoji-shock-1.png)
![cry](/public/images/emoji-cry-1.png)
![angry](/public/images/emoji-angry-1.png)
![speechless](/public/images/emoji-speechless-1.png)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