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1日綜合電)北京當局不滿臺灣對中國逾2500產品採取貿易限制措施,繼日前宣稱此舉涉嫌違反世界貿易組織(WTO)規則,週四採取實際動作,宣佈從明年元旦起,中止《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12項產品關稅減讓。
ADVERTISEMENT
中國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公告,自2024年1月1日起,對原產於臺灣的附件所列丙烯、對二甲苯等12個稅目進口產品,中止適用《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協定稅率,按現行有關規定執行。
國臺辦:盼兩岸重回和平發展正軌
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週四表示,民進黨當局對大陸採取貿易限制措施,不符合ECFA推動兩岸經濟關係正常化、制度化及自由化的要求,損害大陸相關產業和企業利益,也損害臺灣消費者利益,支持主管部門採取相應措施。
她聲稱,陸方希望兩岸關係“重回和平發展正確軌道”,兩岸即可在“九二共識”基礎上協商解決經貿關係問題。
據中國財政部網站週四消息,臺灣單方面對大陸產品出口採取歧視性的禁止、限制等措施,違反了《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規定。
中國商務部上週五公告也指,臺灣對中國大陸貿易限制措施構成貿易壁壘,對大陸相關產業和企業造成負面貿易影響。
貿易壁壘調查截止改下月12日
中國商務部今年4月12日公告,就臺灣對大陸貿易限制措施進行貿易壁壘調查;後稱鑑於案件情況複雜,將調查截止日期延至2024年1月12日,即臺灣大選投票日前一天,被視為有意以經濟影響大選。
臺灣陸委會和經濟部回應稱,兩岸都是世界貿易組織(WTO)會員,中國大陸卻刻意繞開WTO貿易爭端機制,明顯具有政治目的,呼籲陸方遵循WTO規範,在WTO架構下協商處理。
陳建仁:大陸對臺經濟脅迫
臺灣行政院長陳建仁回應時,批評大陸此舉政治目的大於經濟目的,實為對臺灣的經濟脅迫。
臺灣工業總會評估,大陸公佈中止的丙烯、對二甲苯等12個石化相關產品的關稅優惠,將可能導致在全球都有佈局的石化大廠通過增加海外產能來因應,進而縮減在臺灣的產能;對規模不大的中小企業廠商而言,它們同樣也只能通過減產或轉換跑道來因應,這些勢必都將衝擊臺灣的就業。
根據中央社,ECFA是在2010年6月29日簽署,並於2010年9月12日生效。整體架構包含早收清單及後續的貨品貿易協議(貨貿)、服務貿易協議(服貿)等,目前僅早收清單正式上路。
中國商務部8月15日臨時對ECFA早收清單小項之一的聚碳酸酯實施反傾銷措施,之後被問是否會中止或部分中止ECFA項下給予臺灣產品相關稅收優惠時,僅表示會採取相關措施。
學者:完全終止ECFA不可能
學者張五嶽分析指。ECFA牽涉複雜,中國不會貿然停止而可能從早收清單下手。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時殷弘則說,陸方完全終止ECFA的可能性並不存在。
經濟部次長陳正祺表示,臺灣不對中國是否會中斷ECFA做臆測,但會做最好準備,運用相關政策工具協助業者因應。
信傳媒報道,經濟民主連合智庫召集人賴中強表示,中國大陸從今年4月啟動所謂貿易壁壘調查,到公佈初步調查結果、最終調查結果,最後處置在週三掀牌。中國選擇不終止ECFA、不對臺灣全面實施貿易報復,而僅針對ECFA早收清單給予臺灣539項產品關稅優惠中的12項石化產品取消優惠,並刻意選擇於總統候選人電視政見發表會當日公佈,這個結果就是“雷聲大,雨點小,就只是要影響臺灣人的投票行為。”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