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策劃陸佑特展時,文史工作者李德偉意外發現一段“被消失”的路段。翻查資料時,隆雪華堂當年舊址是在“167, Jalan Petaling”,即位於茨廠街(Jalan Petaling)尾端的路段。若不熟悉吉隆坡的地理,其位置大概就在陳氏書院附近。可是,當你前往茨廠街考察時,卻怎麼也找不到門牌167號的遺址。隆雪華堂現在的地址是馬哈拉惹里拉路(1, Jalan Maharajalela),莫非他們曾經搬遷過?為什麼“167號”會消失?
ADVERTISEMENT
報道:本刊 林德成
攝影:本報 陳世偉
歷史照片:李德偉提供
早年,茨廠街的街頭牌坊是遊客的打卡景點,各種吆喝聲此起彼伏。遊客可以先到仙四師爺廟上香祈福,再吃一碗新九如新記牛肉麵或麗豐茶冰室啦啦米粉。一踏入茨廠街的牌坊,耳邊頓時就會聽到外勞拼命叫賣的聲音,不斷地招呼你過來看他們的商品,可說是茨廠街一道獨特的風景。
當位於戲院巷的鬼仔巷崛起,頓時成了新的旅遊焦點。每天有絡繹不絕的遊客湧入,附近的品泉茶室、青青咖啡館、何九海南茶店、源昌隆咖啡店(百年曆史郵政局改造而成)、鋪滿馬賽克磁磚的Chocha Foodstore(馬聯旅舍舊址)、美真林咖啡館幾乎到了週末便人山人海。毗鄰的警察局街、敦李孝式路、蘇丹街冒出許多新式餐飲店、咖啡館、酒店等,為整個老社區注入生命力,煥發生機。
李德偉指著雕刻著“馬聯旅社”的五腳基柱子,接著說,這就是茨廠街的尾端路段,門牌是156號。你看,同排的店鋪門牌號碼都是雙數,而對面的店鋪門牌號碼是單數,比方說“Wildflowers”餐廳的門牌號碼是153號。
然而,沿著路段的喜來登福朋酒店地址本應採用“Jalan Petaling”,但現址卻用“Jalan Balai Polis”。李德偉搖頭說,不知道什麼原因。
那麼茨廠街尾端的最後一間店是什麼?我們倆一直沿著走,最後找到門牌160號的建源茶行(前稱建源茶莊)以及172號的陳氏書院。當你站在茶行門口,向左眺望,就能夠遠遠看到隆雪華堂的白色建築物。
“茨廠街街尾”去了哪裡?
“其實有一個時期,茨廠街(曾經)有延伸到隆雪華堂。”李德偉分別向我展示了兩張圖,其中一張是1895年的吉隆坡市政局繪圖,而當年的華堂位置還是“估俚間”。
一眼望去,那張圖很明顯看到“Petaling Street”是有延伸到估俚間(Cooly Depot),屬於“茨廠街街尾”。另一張圖則是完全不同的面貌,那是市政局在1916年批准給華堂的土地範圍。根據繪圖內容,估俚間門前的茨廠街路段已經“消失”了,整個路段變成一個三岔口。估俚間也已經標示為錫礦總局(Mining Association)。
那麼“茨廠街街尾”去了哪裡?李德偉說,當年雪蘭莪爆發內戰,戰爭後有重新整頓市區的道路規劃,這段路也變成了一個小型交通圈。因此,“茨廠街街尾”是被縮短了。以致隆雪華堂之後只能改用美芝路(Birch Road),也就是現在的馬哈拉惹里拉路。
依我觀察,若按照現在建築地理,“茨廠街街尾”應該就是“退”到喜來登福朋酒店的位置。
一個印章解開地址之謎
究竟李德偉是如何得知隆雪華堂的舊址在茨廠街?只見他嘴角上揚,迅速翻開手上的資料,指著一張圖說,這是從雪蘭莪政務司檔案裡面找到的,那是當年錫礦總局的印章,上面地址寫著“Petaling Street”。當他看到這個印章時,頓時令他有了很多聯想,便開始著手尋找更多資料。
另一個有力證據是吉隆坡市政局寫給政務司的信件,當中清楚註明1895年頒給估俚間的地段位置就是位於茨廠街的路段。信中內容寫“我對批准這塊保留地沒有異議,但邊界應按照紅色標記的位置,即在茨廠街,並且與茨廠街形成直角,另一端則分別與Birch路和屠宰場路形成直角。”
隨後在一個機緣巧合下,早期興建隆雪華堂的繪測師伯特爾.邁克.艾弗森(Berthel Michael Iversen)的女兒露絲.艾弗森.羅利特(Ruth Iversen Rollitt)撰寫了一本著作《Iversen: Architect of Ipoh and Modern Malaya》,書裡就提到父親正在進行“茨廠街的雪華堂”建築工程,但露絲誤以為茨廠街是馬哈拉惹里拉路。姑且不論此誤,這個資料亦佐證了隆雪華堂當年舊址就在茨廠街。
“這也是一個很重要的證據,證實茨廠街當年是有延伸到這裡。”
“167號”一直都在原地
有了上述的證據,李德偉終於可以釐清很多人的“失落號碼”迷思。他說,未解答這個謎底之前,很多人對華堂的地址一直感到很混淆。有些人想追溯組織創辦的歷史,發現早年與華堂同在的錫礦總局和商會的地址是“167, Jalan Petaling”,便心生懷疑是不是曾經有遷移到茨廠街。
“已經不見了的167號其實就是這裡。”當年,隆雪華堂創辦之後有3個組織共用同一個建築物,分別是華堂、錫礦總局和雪蘭莪中華總商會辦事處,後者是在1912年才遷進錫礦總局裡面。所以,這3個組織早期一直都在這個地段,共用同一個地址。
在1923年8月23日,朱嘉炳、張鬱才與劉良顏等人在錫礦總局所召開的華僑大會,地點也就在隆雪華堂的現址,一直沒有離開過。換言之,隆雪華堂是在這塊土地深耕,打下百年根基。
“今天,雪森彭礦務公會辦事處還在隆雪華堂底樓。隆雪中總是直到1995年在安邦路自置大廈後,才搬離這裡。”
用谷歌地圖佐證想法
令我感到有趣的是,李德偉為了佐證自己的猜測,在谷歌地圖上做了一個實驗。他把“167, Jalan Petaling”這個已不存在的地址輸入谷歌地圖,搜索它所在地點,結果搜索出來的位置是茨廠街尾端進入交通圈的地方。
之後,他又繼續輸入167號前後的幾個門牌號碼,同樣顯示在附近的位置。他坦言,或許這個不是一個很嚴謹的學術研究方式,但可以提供另一種思維方式,突破瓶頸。
正因為這個實驗,李德偉更加有信心,並想要來茨廠街查證門牌排序是否如他所想。“有很多路,路名雖然還在,但是(周圍建築)號碼後來有重新組合。可能這(茨廠街)是老區,它沒有變過。後來也更加肯定我們所想的東西是對的。”
後記:
李德偉笑稱自己在修建植物,把一棵高聳大樹的雜枝清除掉。“比如困擾大家的167號在哪裡,是不是有搬遷過,甚至說(前身是)估俚間,這些有證據嗎?”
與他交談時,他分享了很多搜查文獻檔案的心得,間中需要耗費很多心神和時間,逐一梳理和分析各種繁雜的資料。不過,他自謙地說,有時“尪公走過”(福建話,意指神明經過),突然點醒了他,讓他從這些資料當中發現端倪。
“你會覺得,哎呀!這就是關鍵,為什麼大家會找不到。”最後,他成功將這些文獻線索串聯起來,讓整個隆雪華堂歷史更有依據,而不是停留在口述歷史的階段。
【備註】
文中所敘的隆雪華堂前身是估俚間並非指建築物,而是指華堂所在的地段。估俚間和華堂是兩座不同時期的建築物,只是兩者都建在同樣的地段範圍裡面。
延伸閱讀: 【隆雪華堂百年01】陸佑是創建華堂推手 為何華堂曾跟他 “撇清”關係? 相關稿件: 【看見彩虹/01】天上的彩虹,掉落煩塵 【城市鐵道路線規劃/01】下一站,展望發展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