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言路

|

亚洲笔记

|
发布: 7:30am 23/12/2023

亚洲周刊

去中国化

邱立本

亚洲笔记

中国改革开放

亚洲周刊

去中国化

邱立本

亚洲笔记

中国改革开放

邱立本.兩岸中華文化逆轉的歷史諷刺

亞洲周刊總編輯

兩岸的中華文化盟主地位逆轉,是歷史的巨大諷刺。神州大地重返漢家詩書的世界,但寶島卻陷入反中仇中的漩渦。也許要待2024年臺灣政黨輪替,才可以讓被顛倒的顛倒回來。

ADVERTISEMENT

1978年,中國改革開放的元年。當時中美還沒建交,但少數中國大陸年輕精英都來到美國留學讀研究生,他們都是公派生,要了解美國最新的發展,但也暴露了他們知識結構的缺陷。

這些中國大陸年輕精英在和臺灣在美國的留學生互動的過程中,被發現他們對中華文化的認識非常膚淺,遠遠落後於臺灣,無論是基本的歷史典故、用詞遣句、很多成語的運用,都不如來自臺灣的留學生,有時候甚至鬧出了笑話。如臺灣學生會問:“您府上是哪裡?令尊是做什麼工作?”結果大陸學生會回答說:“我府上是山東,我的令尊是老師。”這些對“敬語”無知的回答,都讓臺灣的留學生忍俊不禁。

70年代臺灣學生從小就熟讀唐詩宋詞、經史子集,都是大學聯考的必考,因而處處顯示中華文化的底蘊,而大陸學生歷經文革和政治運動,即便最優秀的學生,都深受傳統文化斷層之苦,往往陷在“革命”的語境中,寫文章都是奇怪的歐化語法,如“不可戰勝的中國人民”(硬譯The Invincible Chinese),出現歧義。臺灣留學生就會調侃說:“不可戰勝”就是失敗了,難道說中國人民失敗了?

臺灣在1945年光復之後,中華文化成為主旋律,不僅國語運動如火如荼,中華文化的經典也是必修科目,錢穆等國學大師被蔣介石奉為國賓,中小學生對於古詩詞都朗朗上口。60年代中國大陸爆發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寶島則推動“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抗衡,展示臺灣才是中華文化的道統。

但歷史的反諷是,到了2023年,兩岸的中華文化地位大逆轉。臺灣“去中國化”的逆流越演越烈,新一代被臺獨的課綱所誤導,對中華文化失去了感情,2019年疫情期間,綠營的“一零八課綱”更將很多教科書的經典範文取消,如范仲淹的《始得西山宴遊記》、《岳陽樓記》等都被廢除,讓北一女老師區桂芝痛批“無恥”。

相反地,過去十幾年間,中國大陸全力復興傳統中華文化,揚棄了過去馬列史觀解釋中國歷史的弊端,新一代都大量背誦唐詩宋詞,電視上普及中華傳統文化的節目,如《中華好詩詞》、《典籍裡的中國》等都膾炙人口。中華文化重返神州大地,並且在新的載體上,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呈現,如小紅書、抖音等的短視頻,都有大量的中華文化精華普及化的作品,如“意公子”、何楚涵老師等的詮釋,都深入淺出,深受年輕人的喜愛。

對全球華人來說,兩岸中華文化盟主地位的逆轉,令人五味雜陳,既慶幸神州大地重返漢家詩書的世界,但卻痛惜寶島陷入反中仇中的漩渦。也許要待2024年初臺灣政黨輪替,才可以讓被顛倒的顛倒回來。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