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宗教與種族課題頻頻被挑起的今天,跨越種族和宗教的活動顯得愈發珍貴。
在政客仍舊常以宗教與種族課題作為政治籌碼之際,社區草根組織自發舉辦跨宗教聖誕晚宴,身體力行提醒著大家:馬來西亞民間各宗教和種族間的關係並未受到政治的影響,大家仍能和睦共處!
ADVERTISEMENT
此跨宗教聖誕晚宴是由馬來西亞基督徒和平和諧促進會(CPHM)舉辦,邀請了國內約130名來自不同宗教和種族背景的領袖及代表聚餐與交流。
在聖誕晚宴上,舉辦方除了備有聖誕頌歌的表演,也邀請了來自不同宗教背景的宗教領袖分享他們對於國內宗教氛圍的看法與建議。
此外,舉辦方也進行了問答遊戲環節,提問的問題除了包含與聖誕節有關的知識,也含有與其他宗教有關的資訊。
李民進:放下差異建立友誼
CPHM主席李民進表示,這已經是該會第8次舉辦跨宗教聖誕晚宴。
“我們相信,把不同宗教信仰的人聚在一起,安排他們聚在這個大廳裡,圍坐在同一張桌子邊上吃飯,作為馬來西亞人的他們會知道該怎麼做,會做對的事情。
“他們會把彼此的差異擱在一邊,他們會尊重彼此,他們會進行分享和做朋友。這是馬來西亞的特色。
“我們相信,當我們把來自不同宗教群體的領袖和人們聚在一起時,他們會知道如何交朋友,他們不會起爭執,不會成為敵人。
“他們將會建立友誼,而這個友誼將會持久。”
他相信,此次晚宴將為未來一代樹立榜樣,並在人與人之間相傳。
吳恆燦:宗教文化一線之差
受邀出席的馬來西亞漢文化中心主席拿督吳恆燦表示,文化是一個最適合用來團結人們的“軟勢力”,而這也是一項長期的工作。
他受訪時指出,儘管有人爭論聖誕節是宗教節日,但他認為,聖誕節已經慢慢變成一個大家共同慶祝的文化節日。
“所謂的宗教和文化,其實是一線之差。
“把宗教的節日普及化,在馬來西亞多元化裡被大家接納,那麼它就會是一個文化現象,最後成為一個文化節日。”
盆舞節已變成文化節日
他也以之前被人爭論不休的日本盆舞節為另一個例子表示,儘管盆舞節的來源含有宗教色彩,但在公開場合舉辦的盆舞節慶祝活動已經變成一個文化節日,不含宗教色彩。
也是國家文化理事會成員的他表示,他較早前受委為該理事會旗下的節慶鑑定委員會主席,職責便是鑑定國內的節慶屬於文化節日或宗教節日。
以聖誕節為例,他個人認為,聖誕節已經從一個宗教節日變成了各族的文化節日。
他表示,如果聖誕節是在教堂祈禱,這樣的聖誕節確實是一個宗教節日;但如果是在公共場合中配合聖誕節擺放聖誕樹、共享晚餐慶祝,這樣的聖誕節應被鑑定為文化節日。
“公開場合的聖誕節是文化節日,在教堂裡有宗教色彩的聖誕節則是宗教的(節日),聖誕節應該被分成這兩個(類別),這是我個人的看法。”
同時,他透露,這個委員會之所以會被成立,是因為我國有很多原本不該被議論的節日,現在都被拿來議論。
春節中秋節等是傳統節日
“比如在華人農曆新年,今年我的鄰居問我,華人新年是不是宗教節日?”
他表示,農曆新年是文化節日,是一個傳統節日,不論宗教背景都能慶祝。
“認為華人新年、元宵節、端午節、清明節及中秋節都是文化節日,大家都可以來慶祝,沒有宗教色彩。”
哈麗瑪:珍惜和平異中求同
伊斯蘭黨加埔區國會議員哈麗瑪亦是受邀嘉賓之一。她表示,馬來西亞是一個擁有多元文化、多元種族、多元宗教、多元語言的國家,而我們共同慶祝這些多元。
她指出,聖誕節是為了紀念耶穌的誕生,而可蘭經裡面其實也有提到耶穌和耶穌的母親瑪麗亞,區別在於穆斯林不相信耶穌是神的兒子。
“我們之間是存在著差異,但也存在著共同點,比如說尊重與和平是我們所有人都在實踐的。
“我們想要的是和平,以便我們可以生活在一起,健健康康的,不容易動怒,不會疑神疑鬼。這是我們正在努力朝向的目標。”
她說,伊黨正在努力奉行溫和的伊斯蘭,“伊黨不是恐怖分子伊斯蘭國(ISIS),不是塔利班。我們都是馬來西亞人。”
她說,伊黨裡也有一些黨員是來自其他宗教與種族背景,因此黨內設立了伊斯蘭黨擁護者大會堂(DHPP),讓非穆斯林黨員能參與到黨當中。
她表示,伊黨一直以來都有配合各族及各宗教的節慶,進行一些可促進團結與和諧的活動,例如學習如何製作月餅、姆魯咕圈圈餅(Muruku);品茶活動;配合中秋節派送月餅給本地中文媒體等。
鼓勵各族互動交流
“我本身是伊黨中委,負責國家團結事務。而我也在儘可能讓更多的伊黨黨員、領袖與不同的種族進行互動和交流。”
她表示,很多時候宗教和種族課題被挑起都是因為政治因素,在人口為3300萬人的馬來西亞,挑起種族主義課題的人實際上並不多。
“但當談起這樣的課題時,會激起人們的情緒,特別是在這些課題被扭曲的時候,會令人更加激動。”
阿茲米:和諧接受政治分歧
大馬伊斯蘭協商組織(MAPIM)主席阿茲米表示,我們之間雖然有差異,但並沒有使我們處在分歧中,而是一直處在融合的狀態中。
“當然,有時候會有政治因素的介入,這是我們接受的現實。但我們正在盡最大的努力,以免我們除了政治理念分歧以外,還有其他分歧。
“無論有些人如何試圖加劇我們之間的分歧、種族主義情緒,總的來說我們彼此之間是非常和諧的。
“當我在街上看到各種膚色的人一起走路、大笑、請客,我很開心。這樣的景象看起來非常超現實,卻也是真實的。”
卡瑪奧妮雅:正面角度認識他群
研究領域為比較宗教學的卡瑪奧妮雅教授表示,所有群體都存在著好人與壞人、聖人與惡棍、慷慨的人與貪婪的人、仁慈的人與殘忍的人。
“那麼,我們是想要選擇以壞人和醜陋的人來代表那個群體,還是想以聖人、慷慨的人、慈善家來代表那個群體?
“例如,當我看到我的華人朋友時,為什麼我要想到惡棍、壞人?為什麼不是想起慷慨大方的那些人?
“為什麼我們總喜歡強調醜陋的事物,而不是美好的事物?”
她表示,決定以什麼角度來看待和認識另一個群體,這個選擇一直都在我們自己手上。
“我們存在這個地球上的時間是有限的,一去不復返。正因為如此,我們應該以最正面的方式來善用我們的一生。”
白志賢:宗教皆是導人向善
馬來西亞佛教諮詢理事會名譽秘書白志賢表示,儘管大家來自不同的宗教背景,但大家從宗教中學到的價值觀是一樣的。
“憐憫之心、慈愛、慷慨、耐心、智慧等,這些是我從佛教中學到的價值觀。但在其他宗教中,其實也會提到相同的價值觀,只是用詞可能略有不同。”
他指出,這些都是普世價值觀,只不過學習的宗教管道有所不同。
“讓我們作為一個國家,認知到大家實際上學到的都是相同的價值觀,同時全民一起集體學習這些價值觀,讓這個國家變得更美好。”
大衛古納:愛與尊重凝聚國民
代表著基督徒群體的大衛古納說,既然上帝賜予了這個國家給我們,那麼我們應熱愛她,併為馬來西亞祈禱,祈求馬來西亞和平與和諧。
“上帝的誡命也說,在你愛上帝時,也要愛你的鄰居。
“當我們抱持著這樣的想法時,很肯定地我們會愛我們的國家和每個人、尊重每個人。”
他表示,大家都是人,是馬來西亞人,因此當有人需要幫助時,我們應在不論種族的情況下伸出援手。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