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打靈再也26日訊)行動黨萬宜區前國會議員王建民表示,他對首相拿督斯里安華為引述《漢都亞傳》使用“吉靈”(Keling)一詞道歉感到欣慰。
他指出,他對此事引發大馬印裔社群的激烈反應不感驚訝,但對於一些人呼籲印裔社群勿因為首相使用這個詞而感到被冒犯一事,感到有些失望;身為非印裔,他沒資格告訴他的印裔友人是否應該感到被冒犯,而是應該將這次事件視為一個學習的機會。
ADVERTISEMENT
王建民今日發文告呼籲我國政界、商界、宗教界、社區以及教育界領袖公開承諾,不在公共場合和私下交談是使用可能對其他族群構成侮辱的貶義詞。
“國會演講和辯論的用詞,會是一個好的起點。”
他說,與其以種族來給他人貼上標籤,不如通過人性化的交流來了解他人,藉此擺脫對其他族群的刻板印象,而這將是我國社會和種族關係人性化進程的開始。
王建民坦言,大多數人在私下交談時會使用貶義詞,包括在當下被視為種族主義的用詞。
“例如,許多人會使用‘Bangla’這個詞來形容來自孟加拉國的外籍工人,而大馬華人,尤其是老一輩,甚至會把旁遮普社群稱為‘孟加里星’(Bengali-Singh),卻沒意識到‘錫克人’其實來自印度西北部的旁遮普邦,而孟加拉語則是位於印度東側的孟加拉國的國語!”
王建民繼指,“豬”(Babi)這個詞則是被馬來人和華裔都視為具有侮辱性的字眼。
他認為,若在私下停止使用這些貶義詞,出於“本能”在公共場合使用這些貶義詞的情況就會大大降低。
“更重要的是,我們應該先審視自己在私下使用這些詞的根本原因,我懷疑我們當中有許多人私下是在‘毫無根據’的情況下使用這些詞。”
王建民說,人們通常將少數人行為或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的方式,為整個族群貼上標籤,這對整個社群是不公平的。
他舉例,這包括將整個馬來社群標籤為“懶惰”、將整個華裔社群標籤為“貪婪”或將整個印裔社群標籤為“黑社會”。
“使用‘孟加拉人’(Bangladeshi)來替代具有侮辱性的‘Bangla’又不會要了我們的命,畢竟我們都將稱呼來自古晉、詩巫或民都魯的友人為“砂拉越人”(Sarawakian),這兩個詞都有四個音節。”
王建民也說,即使一些不是貶義詞的詞彙,若使用者不小心,也可能會變成侮辱性字眼。
“例如,在採取行動對付以色列一家上市國際貨運公司註冊的船方面,首相使用‘華人’(Cina)和行動黨(DAP)的字眼來描述交通部長陸兆福,這不僅是對華社的侮辱,對巴勒斯坦課題也毫無益處,巴勒斯坦課題應被視為是人道主義和人權問題,而不是宗教或種族問題。”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