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财经

|

焦点财经

|
发布: 1:52pm 27/12/2023

可负担屋

滞销

可负担屋

滞销

可负担屋也滞销?系列1 | 价不对 屋不行 低价产业卖不出……

文/许晓菁
文/许晓菁
国内房屋量大,已非新鲜事,过去5年,已建好但未能出售的住宅年均3万间。尽管截至2023年第三季,全马滞销住宅单位有所下降,但仍有高达2万5311间未出售,总值174亿令吉!
把滞销分类放大来细瞧,不仅是50万至100万令吉的服务式公寓滞销比率最大,低于30万令吉的低价房屋,也就是被归类为“可负担房屋”的,这几年来在滞销榜的位置,是数一数二。截至第三季,仍有6955个低价单位还在闲置,占总滞销单位27.5%,等于14亿9000万令吉价值未能解锁。
什么原因导致这些已经是低价的产业并不热卖?
近三成低价屋难销

依照国家房地产资讯中心(NAPIC)的定义,凡是推出9个月后仍未出售的单位,就能被归类“滞销”。

9个月后仍未出售归类“滞销”

根据NAPIC数据,2019至2022年的滞销单位占总建竣单位比率,维持在25%左右,价值平均约200亿令吉。

ADVERTISEMENT

而低于30万令吉的住宅单位,过去5年平均占整体滞销单位约28%,无论疫情前后,情况没有多大改变。尤其是2021年,不管是建竣的或建筑中的低价房屋,均在滞销榜首位,分别占31.5%和41.4%。

以价值计算,从2020年到2023年第三季,低于30万令吉的滞销住宅房屋,年均值约17亿令吉。

房地产资讯中心并无将售价介于30万至50万令吉的房屋销售数据再细分。而政府多年前开始针对M40群体建设可负担房屋,售价40万令吉左右。所以,若加上中等价格的可负担房屋,滞销比率应该会更大,因为截至今年第三季,50万令吉以下的滞销住宅单位占总滞销量的55%。

已见报 须发布(27日财经封底)  可负担房屋也滞销?  系列1
全国购屋者协会(HBA)中文组主任陈钟灵
收入赶不上屋价

“人民对可负担房屋的需求还是很大。可是,买不买得起,又是另一回事。”

全国购屋者协会(HBA)中文组主任陈钟灵接受本刊专访时说,收入赶不上屋价,是导致中低价房屋无法热销的一大原因,并非供应过多。

大马分别有约300万的B40低收入家庭户和M40中等收入家庭户。在第12大马计划里,政府目标5年内建筑50万间可负担房屋,字面上是合理的。国家必须持续推出廉价屋和可负担房屋,以照顾低收入群的福祉。

“同时,发展商要继续建新项目,企业才可获得收入和成长。问题是,人民有无能力买下?”

陈钟灵认为,尽管大马屋价被公认是区域内最廉宜之一。但购买可负担房屋的都是我国人民。大家先要了解一国人民收入程度,才能和其他国家比较。

人民收入仍未恢复元气

“尤其经过几年疫情打击,很多人的收入仍未恢复至之前的水平。”

查看统计局公布的2019至2022年家庭收入,2022年的中位数约6338令吉,3年内每年平均增长2.5%。这相比疫情之前,即2016年至2019年的家庭收入中位数每年平均增长3.7%,增速放缓不少。

而在过去6年,房价每年平均上涨2.87%。其中,2022年平均屋价就起了2.8%,至44万9604令吉。

更别说这两年通胀高企,2022年大马消费价格指数(CPI)按年增3.3%,2021年通胀为2.48%,2020年则是3.62%。尽管截至今年10月,通胀回落至2%,核心通胀仍维持在2.5%高位。

价怎样算?

根据地方政府发展部发布的2019年大马可负担房屋政策报告,可负担房屋价格方程式 = 家庭收入中位数 X 12个月 X 3.0

意思是,可负担房屋价格应该是人民中位收入的3倍。然而,实际售价在各州有所不同,城市房价较高,城外较低。

隆可负担屋最贵 丹吉最低

2019年,吉隆坡的可负担房屋价格最高,为32万6628令吉,其次是布城,达29万7900令吉,雪兰莪是26万7948令吉。

吉兰丹和吉打的房价最低,分别是13万令吉和14万8000令吉。采取这种算法,政府将可负担房屋的最高价格定为30万令吉。

来到2023年,在高成本和通胀环境,无论城里城外的可负担房屋价格,相信已超过上述水平。

你买得起可负担屋吗?

虽然家庭户收入中位数达到6000令吉,但是细看收入范围,2022年有14.6%家庭户收入低于3000令吉、11.7%收入介于3000至4000令吉、11.1%的家庭收入介于4000至5000令吉。

换言之,高达37.4%家庭收入低于5000令吉。这些中低收入人士,有没有能力购买可负担房屋?

举个例子,仍未有房产的A先生,目前在吉隆坡租房,月入4000令吉,扣除车贷、高教贷款(PTPTN)、信用卡欠款等,可支配收入只剩约2000令吉。

若他符合信贷资格,银行允许的房贷额或可达25万令吉左右,35年期的每月房贷约1200令吉。意即A先生可以购买价格约27万令吉的房屋。

关键是,在巴生河流域的可负担房屋平均在30万令吉,吉隆坡房价更高。适合A先生预算的房屋,落在其他州属。

还有一个问题,即便成功买下,缴了房贷和管理费,可支配收入将只剩下不到1000令吉,在主要城市恐怕难以支撑。

因此陈钟灵慨叹,这几年家庭开销大幅增长,收入必须先分配在基本开销如食物、交通和水电,然后薪水所剩无几,只能搁置买屋计划。

保留单位不被释放

“国家规定的土著保留单位比率过高,造成一些产业未能及时出售,这是存在已久的问题。”陈钟灵指出,这是导致滞销的一个原因。

每个住宅项目的土著持有权最低比率为30%。多家州政府设下更高比率,例如,雪兰莪和马六甲规定40至60%、登嘉楼是30至50%、吉打则高达70%。

“当保留单位被证明很久未能出售,发展商是可以向政府申请把单位开放给其他公众申请。然而,很多时候却迟迟无法获得批准,闲置的产业就这样形成……”

针对这个难题,大马房地产发展商(Rehda)主席拿督童银坤之前曾发表说,当局有必要认真看待土著保留单位带来的影响。

“因为,一旦因为这样卖不出该些单位,形成现金流问题,其成本势必转嫁给其他人,房屋价格只能升高……。”

对的房源 不对的地点

众所周知,地点是购屋时很重要的考量点,可负担房屋市场也不例外。

陈钟灵指出,大家都希望在城市买屋子,可是雪隆一带地贵空间密集,建筑费用被推高。

“在城里寻找土地建可负担房屋,对发展商来说是非常伤脑筋的事,既要应付高成本,又不能抬高屋价。”

当局规定,大型发展商在开发新住宅项目时,必须拨出30%配额建设廉价屋或可负担房屋。在成本和售价拉锯下,发展商或会选择先建一般市价房屋。

平价屋多落在城外非年轻人首选

“为了应付规定,不少发展商转而要求在其他地方建设可负担房屋作为替补,通常是在城郊,却不是买家稀罕的地段。”

须知大马人有约75%居住在城市,而可负担房屋的目标群,是仍未“有壳”的年轻首购族,他们大多是在城市生活。

大马房地产中介师协会(MIEA)主席陈建铵就告诉本刊,他们观察到,城中的可负担房屋确实较少,相反,较多平价屋落在城外。

他说,这不符合年轻人的选择。现代首购族很注重住宿地点,优先考虑靠近工作的住宅,并且要贴近大城市的便利设施。

“他们已习惯城市生活方式,城郊设施无法满足喜好,例如网络连接不佳、饮食配送服务不足,而且缺乏公共交通,通勤费或更高。”

陈建铵说,年轻买家和上一辈人考量的不一样,“他们并不介意房屋面积小些,最重要是便捷。也许是这样,郊区的可负担房屋乏人问津。”

租房市场更受欢迎

当城市里没有合适的可负担房屋,也供不起一般市价房产,首购族宁愿暂不买,继续在城里租赁,或买较旧的二手房屋。

“我们的房地产平台,有大约65%的房源是二级市场或二手屋,这是本地最大的房源市场。”

已见报 须发布(27日财经封底)  可负担房屋也滞销?  系列1
房产平台PropertyGuru大马区经理谢尔顿费南德(Sheldon Fernandez)

房产平台PropertyGuru大马区经理谢尔顿费南德(Sheldon Fernandez)告诉本刊,人们倾向租房或买旧房屋的原因有几个。

“二手房屋已建好,感兴趣的人随时能检查房内和四周环境,所见即所得,不会有‘意外惊喜’。而新屋通常要几年时间才能建好入住,并要承担发展商工程延后、迟交屋的风险。”

他还说,如今城市新建竣的房源选择众多,不少还备齐家具与装修。选好后交了押金即可入住。这对于游子和小家庭来说很合适。

“成熟社区很多二手房屋,设施完整,能够满足租户的期望,既靠近工作地点,也方便孩子上学,租金比供屋相对便宜。”

无壳族仍有购屋梦

谢尔顿认同,很多低收入群人民仍然有置业想法,只是屋价比收入高、利率上升、市面消费情绪不佳,不得不展延计划。

“根据我们发布的2023年第三季大马房地产市场调查报告,物业要价持续上涨,2023年第二季增加逾2%。”

该报告还显示,消费者需求按季下降超过10%,而房地产查询量连续第三季持续下降。

“租金价格指数比上一季上涨4.9%,相应地,租赁需求指数下降11.3%,因为有的地方租金开始涨,超出了不少人的预算。”

尽管面临经济挑战,该平台的调查显示,有56%的受访者希望在今年下半年达到购屋愿望。

谢尔顿指出,有一半的受访者认为,有政府援助才能实现买房梦,不过也有45%的受访者表示正在努力筹集资金,靠自己购买可负担房屋。

“有38%的受访者表示,等有更具吸引力的可负担房屋选择,他们才会购买,包括合适的地点。”

此外,有一半或58%的受访者清楚申请可负担房屋的资格和条件,意味着另一半人不大了解申请流程和细节。

“由此可见,人们还是对房产有要求。”谢尔顿建议潜在买家可以采取一些应对策略,而不是被动等待,例如调整储蓄习惯,或考虑更实惠的其他类型房产。

陈钟灵也认为,房市跟产业价值、国家经济,以及劳动力收入息息相关。当人民致力投入生产,一起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循环之下,收入随着走高,就会有能力置业。

“站在购屋者的角度,目前市场供应多,正是有很多选择的时候。只不过,政府的房屋政策或需要再检讨……”

中低收入群对可负担房屋仍有向往,问题不在于供多于求,而是供与求没有配对成功。有的地方太多房屋空置,有的地方供不应求;在后疫情时代,不少人民收入仍赶不上屋价,而利率回升,让房贷变得吃力,连低价屋也卖气不振。
政府、发展商和人民买家,3方一起促成可负担房市。若要从源头追究滞销问题,不可避免要探讨大马的可负担房屋政策。
下一期,看看当局的问题与挑战……

已见报 须发布(27日财经封底)  可负担房屋也滞销?  系列1

已见报 须发布(27日财经封底)  可负担房屋也滞销?  系列1

已见报 须发布(27日财经封底)  可负担房屋也滞销?  系列1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