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刊卅年以來,許多當年的讀者如今已為人父母,我們希望這些老讀者可以讓自己的孩子繼續通過接觸《星洲日報》,找到《學海》的文化精神。
ADVERTISEMENT
走過30年曆史的《學海》週刊不免也面對停刊的命運───當我們宣佈過去專為中學生出版的《學海》週刊將在2024年再出版三期就劃上休止符時,反應是一片譁然。這反應是出乎編輯同事們的預料。
一時之間,昔日的讀者們紛紛在自己的臉書上寫下祝福和感慨。當年學生時代看《學海》、等《學海》、追《學海》以及參加《學海》活動的情景如百般滋味湧上心頭───《學海》不僅僅是一份學生週刊,30年來,它是陪伴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學生群走過校園青春歲月的朋友。
許多人在中學生時代打開的首個人生視野、初涉校園活動的閱讀、寫作、各項比賽活動都與《學海》有關,《學海杯》辯論賽、《學海杯》校園刊物觀摩賽、《學海》學生記者隊計劃、後浪坊寫作營等等。
《星星》週刊陪小朋友完成小學學業,《學海》陪初中生蛻變為高中生,再送中學生群帶著信心邁入大學,叮嚀他們在大學或日後在社會,勿忘中學時期這段人生最美好的成長經歷之一。
從創刊人蕭依釗、首任主編潘碧華(現任馬大中文系主任)、 第二任主編曾毓林(現任星洲日報副執行總編輯)、第三任主編曾翎龍(現任星洲日報文化企宣主任)和現任主編王國剛,都對《學海》注入過心血。
如果說在中學生時期結交的是一生中感情最真摯的朋友,那《學海》無疑是學習時代中最貼心和最能談心的良伴;所以至今對《學海》的記憶,不論今天已成了父親、母親,甚至公司中流砥柱,仍還記得深刻。
30年,出版了將近1000期的《學海》週刊算是完成了階段性的歷史任務。
老讀者問“ 為甚麼《學海》非停止出版不可?”其實,《學海》只是迴歸到母報《星洲日報》,目的是讓學生們更早的接觸《星洲日報》,體驗閱報所帶來的樂趣。
當然,隨著網絡新世代的更迭,現今中學生的世界已經和過去大大不同,無論是閱讀口味、接觸閱讀的模式和溝通方式,都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很多教育工作者都承認,不能再用上個世紀的教育模式套在新世紀的學生身上,他們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世代。
《學海》要和新世代的中學生走在一塊,必須以另一個新姿態和麵貌與中學生見面;因此,《學海》並不算“從此消失” 。
我們計劃原訂每週出版一期的《學海》週刊,將回歸母報《星洲日報》,同時結合星洲日報副刊《動力青年》、各地方社區報《年輕人》版和學生記者隊,集中打造報紙的青少年閱讀內容和活動,以便更貼近青少年和中學生群。
《學海》週刊的轉型是順應時勢,只是換了平臺而已,“學子的天空,學子的海洋”的信念依然會繼續在星洲日報陪伴著中學生,這把薪火不會滅去。
而星洲日報推行了四十年不輟的“學海學生記者隊”計劃保持不變,每年依然會在各校招收新學生記者;實際上,在本週學校假期,《學海》編輯室同事依然全國各地去“跑碼頭”,和新一屆的學生記者們見面,供學生記者撰寫專題和報道校園動態的〈年輕人〉版依然每逢週三如期在《星洲日報》見報。
不但如此,我們也計劃順應時下中學生的閱讀趨勢,計劃打造《學海》季刊和推出全新《學海》電子報。因為《星洲日報》推廣閱讀,並培養未來華文讀者的努力一直都不曾放棄,這是文化傳承的紮根工作。培育青少年接觸華文、引導他們學習華文、熱愛華文的工作不能單從“業務盈虧”來衡量,這是百年樹人的工作。
《學海》這個品牌,數十年來早已深植於大家心中,成了一個時代的標誌。
創刊卅年以來,許多當年的讀者如今已為人父母,我們希望這些老讀者可以讓自己的孩子繼續通過接觸《星洲日報》,找到《學海》的文化精神。
《學海》曾有一句口號,用數字表述:13179,這是“一生一起走”的諧音,也是我們和讀者的約定──不管小時在《小星星》、《星星》,中學時代在《學海》,甚至大學或出來社會後在《星洲日報》,我們都希望在學習的路途上,一生一起走。
這是個美麗的憧憬,願大家都記得這個曾經的承諾。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