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30日讯)他们克服了肢体障碍、亚斯伯格症、脑性麻痹、记忆及智能障碍等身体上的困难,踏入这个向他们传递希望和爱心的农场,在名为“手心翻转”的计划下,像常人一样投入农耕工作,活得更有尊严和价值,实现人生翻转和生命的蜕变。
成长点滴被拍成纪录片
他们就是来自中国山西云丘山元谷希望农场身心障碍的学员们。其中8名学员生命成长的点滴,也被拍摄成《翻转的手心》纪录片。
这部纪录片历经3年跟拍,真实记录希望农场身心障碍患者学员在寻找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路上,共同经历成长的悲喜与收获,用爱心传递爱心,完成了手心翻转和生命蜕变的故事。
从接受赠予到收获回报
谈及山西元谷希望农场落实的“手心翻转”计划,该计划发起人、台湾頣禾园有机农场创办人陈礼龙在接受星洲日报专访时表示,将这个计划取名为“手心翻转”寓意着这些身心障碍患者学员从过去的手心朝上接受赠予与接受帮助,到如今的手心朝下,通过自身努力收获回报。
他说,在“手心翻转”计划下,让这些学员学习填土、播种、施肥等等,通过从事这方面的农耕工作,迈向自立生活。
杜亚鹏:靠努力活出尊严价值
“手心翻转“计划的其中一名学员杜亚鹏是肢体(手)二级障碍者,他因发生车祸,脑部遭到撞击,导致身体半瘫。
他说,当时面对家人和朋友,他的自卑感越来越深,甚至把自己封闭起来。
直到2018年,杜亚鹏把自己封闭在家中两年后,在偶然机会下,在云丘山生活的姑姑告诉他的父母,当地有“手心翻转”这么一个计划,不妨尝试加入。
杜亚鹏坦言,到了希望农场的初期,还是处于自卑状态,但是比以前好太多了,期间接触了来自各个地方的游客,在希望农场特教老师的指导下,也学习了许多生活上的技能。
“经历多了,就感觉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也活出自己的尊严和价值。”
他希望用自身经历,告诉身心障碍团体,只要自己相信,勇于去挑战,去实现,相信未来的路程会很远,生活会越来越好。
杨兵杰:走出家门拓生活圈
杨兵杰是肢体(腿)三级障碍者,是家中唯一的儿子,面对任何事情,都有父母和姐姐们帮他解决。
他坦言,当时的他,花钱也不经思考,完全没有金钱观念。
“那时的我不会去和别人交流,就待在自己的舒适圈,对未来也没有想法。”
他说,在姐姐们都成家后,父亲后来明白到需要为他的未来做打算,因此,在得知云丘山元谷希望农场有“手心翻转”这么一个计划时,就决定让他加入。
“我的朋友也说,若我一直待在家里不出去,就永远没有机会。”
杨兵杰在2018年加入希望农场,从事农耕工作,并获得了到台湾交流学习的机会,也拓展了生活圈子。
张楠:特教老师指导终克服困难
在2017年进入希望农场的张楠是脑性麻痹重度患者,手部的灵活性很低,讲话咬字不清楚,在农场接受培训的初期,确实感到非常吃力,甚至有放弃的念头。
然而,经过特教老师的指导和培训,如今的他,在交流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
“因为我们主要是以这个农业为主,种植蔬菜,所以刚来的时候,在播种方面,非常的吃力,第二是难以克服,感觉非常慢。”
他坦言,当时感觉自己有一点坚持不下去,想要回家,甚至在播种工作方面,为了要快,选择投机取巧,没按照步骤进行。
“农场的老师发现后,就和我说,虽然我干得慢,但没关系,只要把它(播种)干好。”
张楠表示,从那时候起,他就在播种的工作上专心,按照流程,不急躁,慢慢的将工作做好。
在希望农场接受培训和工作数年后,如今的他讲话也逐渐变得清楚,甚至由于手指不灵活,以致无法自己剪指甲,到如今已经可以自己剪指甲。
他非常感谢在希望农场遇到一群善良的特教老师耐心的引导他,让他获益非常大。
贾晓亲:学员进步就是特教老师意义
希望农场特教老师贾晓亲(41岁)表示,由于本身的个人专业是幼教,因此觉得可以胜任特教老师这份工作,直到进入农场后,才体会到当中的困难和挑战。
“首先就是周围人的不理解,每一个认识我的人,都会认为我疯了,体面又多金的工作不做,竟然去做这个(特教老师)。其次是来自家庭的挑战,我完全没时间去照顾自己的家庭。”
贾晓亲说,然而,让她最为感动的还是身心障碍的学员们,在克服困难作出的努力。
“每每这时我的心都会像触电一样,一下就柔软了。看到他们(身心障碍的学员们)有变化时,就会感觉这件事(当特教老师)很有意义,真的很值。”
她也呼吁社会各界可以加入支持这个群体,为这群体搭建可以学习就业的平台,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机遇,让这群体从被输血变成可以自主造血,进入一个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