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30日訊)他們克服了肢體障礙、亞斯伯格症、腦性麻痺、記憶及智能障礙等身體上的困難,踏入這個向他們傳遞希望和愛心的農場,在名為“手心翻轉”的計劃下,像常人一樣投入農耕工作,活得更有尊嚴和價值,實現人生翻轉和生命的蛻變。
成長點滴被拍成紀錄片
他們就是來自中國山西雲丘山元谷希望農場身心障礙的學員們。其中8名學員生命成長的點滴,也被拍攝成《翻轉的手心》紀錄片。
這部紀錄片歷經3年跟拍,真實記錄希望農場身心障礙患者學員在尋找生命的價值和意義路上,共同經歷成長的悲喜與收穫,用愛心傳遞愛心,完成了手心翻轉和生命蛻變的故事。
從接受贈予到收穫回報
談及山西元谷希望農場落實的“手心翻轉”計劃,該計劃發起人、臺灣頣禾園有機農場創辦人陳禮龍在接受星洲日報專訪時表示,將這個計劃取名為“手心翻轉”寓意著這些身心障礙患者學員從過去的手心朝上接受贈予與接受幫助,到如今的手心朝下,通過自身努力收穫回報。
他說,在“手心翻轉”計劃下,讓這些學員學習填土、播種、施肥等等,通過從事這方面的農耕工作,邁向自立生活。
杜亞鵬:靠努力活出尊嚴價值
“手心翻轉“計劃的其中一名學員杜亞鵬是肢體(手)二級障礙者,他因發生車禍,腦部遭到撞擊,導致身體半癱。
他說,當時面對家人和朋友,他的自卑感越來越深,甚至把自己封閉起來。
直到2018年,杜亞鵬把自己封閉在家中兩年後,在偶然機會下,在雲丘山生活的姑姑告訴他的父母,當地有“手心翻轉”這麼一個計劃,不妨嘗試加入。
杜亞鵬坦言,到了希望農場的初期,還是處於自卑狀態,但是比以前好太多了,期間接觸了來自各個地方的遊客,在希望農場特教老師的指導下,也學習了許多生活上的技能。
“經歷多了,就感覺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也活出自己的尊嚴和價值。”
他希望用自身經歷,告訴身心障礙團體,只要自己相信,勇於去挑戰,去實現,相信未來的路程會很遠,生活會越來越好。
楊兵傑:走出家門拓生活圈
楊兵傑是肢體(腿)三級障礙者,是家中唯一的兒子,面對任何事情,都有父母和姐姐們幫他解決。
他坦言,當時的他,花錢也不經思考,完全沒有金錢觀念。
“那時的我不會去和別人交流,就待在自己的舒適圈,對未來也沒有想法。”
他說,在姐姐們都成家後,父親後來明白到需要為他的未來做打算,因此,在得知雲丘山元谷希望農場有“手心翻轉”這麼一個計劃時,就決定讓他加入。
“我的朋友也說,若我一直待在家裡不出去,就永遠沒有機會。”
楊兵傑在2018年加入希望農場,從事農耕工作,並獲得了到臺灣交流學習的機會,也拓展了生活圈子。
張楠:特教老師指導終克服困難
在2017年進入希望農場的張楠是腦性麻痺重度患者,手部的靈活性很低,講話咬字不清楚,在農場接受培訓的初期,確實感到非常吃力,甚至有放棄的念頭。
然而,經過特教老師的指導和培訓,如今的他,在交流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
“因為我們主要是以這個農業為主,種植蔬菜,所以剛來的時候,在播種方面,非常的吃力,第二是難以克服,感覺非常慢。”
他坦言,當時感覺自己有一點堅持不下去,想要回家,甚至在播種工作方面,為了要快,選擇投機取巧,沒按照步驟進行。
“農場的老師發現後,就和我說,雖然我幹得慢,但沒關係,只要把它(播種)幹好。”
張楠表示,從那時候起,他就在播種的工作上專心,按照流程,不急躁,慢慢的將工作做好。
在希望農場接受培訓和工作數年後,如今的他講話也逐漸變得清楚,甚至由於手指不靈活,以致無法自己剪指甲,到如今已經可以自己剪指甲。
他非常感謝在希望農場遇到一群善良的特教老師耐心的引導他,讓他獲益非常大。
賈曉親:學員進步就是特教老師意義
希望農場特教老師賈曉親(41歲)表示,由於本身的個人專業是幼教,因此覺得可以勝任特教老師這份工作,直到進入農場後,才體會到當中的困難和挑戰。
“首先就是周圍人的不理解,每一個認識我的人,都會認為我瘋了,體面又多金的工作不做,竟然去做這個(特教老師)。其次是來自家庭的挑戰,我完全沒時間去照顧自己的家庭。”
賈曉親說,然而,讓她最為感動的還是身心障礙的學員們,在克服困難作出的努力。
“每每這時我的心都會像觸電一樣,一下就柔軟了。看到他們(身心障礙的學員們)有變化時,就會感覺這件事(當特教老師)很有意義,真的很值。”
她也呼籲社會各界可以加入支持這個群體,為這群體搭建可以學習就業的平臺,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和機遇,讓這群體從被輸血變成可以自主造血,進入一個良性循環可持續發展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