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适时放下手机,与网络世界割舍离,并回归到大自然环境中,以及重拾书香与报纸相伴的乐趣。我们要让自己重新融入书本与报纸的世界,追求有用知识、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品味文学的乐趣,以提升自己的精神层面。
ADVERTISEMENT
亲爱的读者们,您们还好吗?
不论在2023年经历了甚么,生活的起伏总是难免的。我们要以“纵使疾风起,人生不言弃”的信念与心态,快步与自信地踏入2024年。
我们要接受这个世界并不完美的事实,不需要不断地回头看,而要学习调整心态,然后一步一步的往前走。
步入2024年,大家会逐渐发现“智能世界”与我们的距离已不再是海角天涯,而是真实地近在眼中;大家开始被眼前的各种新科技所吸引,迫不及待的想要立刻就进入智能世界,感受或体验新科技为人类所带来的各种无限的可能。
媒体业也是一样,兴奋地相信智能世界可以为我们开创无限的机遇,例如用虚拟主播取代真人主播,或者是有了ChatGPT之后可以节省人手等等。
Wise AI创办人兼总执行长林道钦却一针见血的说,大家要搞清楚,AI的存在是为了帮助企业提高生产力,降低成本,但是,如果用虚拟主播取代真人主播,所花费的钱远比支付给真人主播的薪水还更高。
毕竟在采用AI和智能工具时,媒体业也需考虑投资回报、系统维修、技术升级和用户体验等因素。虽然AI可以提高效率,但在价值观与社会背景各异的场景下、道德与内容敏感度的把关与拿捏、真人的情感表达等人类的特殊本能是无法完全被AI替代的。
纵使拥有百花齐放的AI工具,但是,所有由机器生成的新闻与内容,还是需要真人编辑来审核。
我也想起当新媒体兴起时,主管们纷纷宣称“数字化是我们的未来”。当时大家都坚信这一点,然而走到今天,许多媒体机构仍未能从数字转型中赚到第一桶金。这些黄金实际上都被具备平台建设能力的巨头如谷歌和脸书所攫取,而媒体业者只能弯腰拾起散落满地的黄金屑。
时至今日,许多媒体业者仍然每天忙于在众多新媒体平台上做着“填版位”的工作,追着虚幻与没完没了的流量,而非专注于内容的创作,或者守护新闻伦理与道德。
流量固然重要,而各种新技术的出现也为媒体提供了更多渠道和工具,但是,在各种虚假消息与内容泛滥成灾的智能时代,媒体人更要坚守新闻专业与道德准则、捍卫媒体公信力、提供可靠与创作高质量的新闻内容,对恪守新闻伦理原则更绝对不可妥协。
在智能时代,提高阅听人的新闻素养,更是媒体人的重要使命。
智能时代带来了大量真真假假的信息,而大部份人其实并不具备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
智能技术的发展导致个人隐私受到威胁,人脸识别等技术更有可能被滥用;同时,技术的进步也使到制作深度伪造(Deepfake)变得更加容易。
脸书、抖音和TikTok等各大社交媒体将继续成为虚假信息和极端观点的散播平台,所以主流媒体在智能时代扮演拨乱反正的角色将显得更加任重道远。
除了继续监督有权力的人,媒体也要关怀有需要的人。这个社会不论是在过去、现在或未来,时时刻刻都需要媒体去关怀。我们的生活已因为新科技的出现变得极其复杂,人心也日益不安与浮燥。今天许多人不敢再接通陌生来电,因为担心自己成为下一个受害者。在诈骗陷阱无处不在的今天,各种网络社交平台变成万恶的根源。
长期沉浸在社交平台的人,会开始察觉他们已经与现实生活脱节,人生好像越来越不真实。许多人过度在虚拟世界中消耗青春,而忽略了真实世界的美好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性。这种感觉让人们开始反省,思考如何重新建立与现实生活的连结,追求更丰富、多彩、 有意义和有雨露的生活。
当现代的父母纷纷在以手机和平板“喂养”孩子时,瑞典政府却反其道而行,倡议减少依赖科技,而回归传统教学,包括让学生们重新拿起铅笔与纸质课本。不少专家相信小学生的读写基础能力下降,跟过度使用或依赖电脑和平板有关。专家们也发现小朋友的学习专注力正受到破坏。
今天瑞典教育回归纸本阅读,对迄今还沉迷在各大新媒体平台,被手机绑架的人们无异是当头棒喝。
AI或智能世界有如一把双刃剑,它为人类带来了许多创新、便利与巨大的机遇,但同时也引发了一些担忧和挑战。实际上在这个不可预知的时代,大部分人还未做好迎接人机共生的准备。许多国家的政府也还没有作好管制各种智能工具的工作,但犯罪份子却已经在大展拳脚。
人类对网络世界里的生活方式,或多或少开始产生厌倦感,甚至也存在着恐惧感。
我们不要再让自己带着一具没有灵魂的皮囊去生活,在利用科技的同时,应该避免过度沉迷和依赖,而是要在现代生活与传统之中取得平衡。
我们要适时放下手机,与网络世界割舍离,并回归到大自然环境中,以及重拾书香与报纸相伴的乐趣。我们要让自己重新融入书本与报纸的世界,追求有用知识、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品味文学的乐趣,以提升自己的精神层面。
最后,希望读者们能在各自的生活旅程中找到提升自己的信念与力量。让我们一起迎接2024年,充满自信,克服困难,并在新的一年中继续成长。
祝福您们,愿您们在新的一年里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平衡。
您至诚的,
世华媒体(马)集团总编辑兼星洲日报总编辑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首尔3日综合电)国总统尹锡悦去年12越紧急发布戒严,派遣军警封锁国会、试图逮捕朝野主要政治人物,遭到国会弹劾停职。如今,韩国宪法裁判所(宪法法院)预计明日上午公布裁决结果。对于是否通过罢免、或是尹锡悦恢复总统职权,两党皆胸有成竹。与此同时,韩媒利用人工智慧(AI)分析,认为尹锡悦极有可能会被成功罢免。
随着尹锡悦弹劾诉追案裁决距今剩不到24个小时,法律界人士对于裁决结果有不同看法。宪法裁判所2月25日结束最终场辩论,原本预计3月会得出结论,最后却迟至4月初公布。
部分人士认为,8名法官可能会达成“全员一致”引用弹劾案、达成罢免尹锡悦;也有一派认为,因通过罢免至少需要6名法官同意,依照法官不同的政治倾向,可能最终会驳回弹劾案。
然而,韩媒《News1》灵活运用整合至ChatGPT的人工智慧系统“OpenAI Deep Research”功能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宪法裁判所通过罢免尹锡悦的可能性高达90%。
ChatGPT根据以下条件进行分析:弹劾诉追案法理正当性和违宪违反之重大性、开庭过程中的主要证据与证词、宪法裁判所8名法官的政治倾向、过去的弹劾案例(比如前总统卢武铉、朴槿惠)。因此,ChatGPT认为尹锡悦弹劾诉追的事由在于他宣布非常戒严、派遣军队至国会的行为违宪且违法,“他毁损民主主义与三权分立原则,严重破坏宪政秩序,甚至可以被套用犯下内乱罪,被认为是宪政史以来唯一的事态。以是否构成弹劾事由而言,充分拥有(被弹劾)的正当性。”
ChatGPT特别指出,前国家情报院第1次长洪壮源所提出的“逮捕名单之笔记”、“戒严军闯入国会之情况”,被认为是能够举证尹锡悦违反宪法的强而有力证据。
对于宪法裁判所8名法官进行长达一个多月的“评议”后才确定宣布裁决日期,且允许媒体现场直播裁决过程,ChatGPT认为,这可被视为8名法官已经充分达成意见沟通。
ChatGPT强调,如果与前总统卢武铉弹劾事件相比,“尹锡悦的违法情节相当重大,甚至是宪政史上无其他事件可以比拟。因此,如果宪法裁判所驳回尹锡悦弹劾案,可能反而显得其标准比过去还要退步,导致出现矛盾。”
韩媒《News1》操作ChatGPT分析后得出结论,认为宪法裁判所即有可能通过对尹锡悦的罢免。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