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组敏感的数字,明年即将迎来35周年纪念,但我们不能碰,原因就不赘述,反正你懂。
ADVERTISEMENT
我要说的其实是槟城渡轮。小时候回父亲的故乡槟城扫墓,无论是长途巴士还是自行开车,来到北海码头,就只能选择渡轮过海。甲板上的机油味和海风、船尾拖曳的浪花,承载了多少人的记忆。整段旅程缓慢而悠闲,急也急不来,如今我扫墓的地点换成了自己的家乡太平,未莅岛上久矣,间中偶访,也多经槟城大桥,省时得多。
2021年1月1日停驶前,投入服务的老渡轮共有6艘,分别以槟城周边岛屿命名;1985年大桥通车后,渡轮盛况不复以往,在面临亏损下,再加上维修成本太高,最终还是抵不过“全体退役”的命运,当时还引来许多乘客回味留念。但不久后,当局又宣布槟城渡轮复航的好消息,2023年8月迎来了全新的4艘渡轮,不只外形与老渡轮相似,也同样有载人、摩托和四轮车的能力。只是,新渡轮若无能提升使用率,最后也只是接住了民众一厢情愿的旧时情怀,终究难逃物换星移的重蹈覆辙而已。
岁暮回顾,不免伤其“逝者如斯夫”。然而美好的事物留不住,其实就事关人的选择而已。与其唏嘘不已,倒不如静思还有什么是我们可以好好把握的?
延伸阅读: 【年终专题:副刊年度数字/02】30%:支持本地电影,发挥30%的最大化 【年终专题:副刊年度数字/03】1 & 0:AI时代下的文学创作挑战 【年终专题:副刊年度数字/04】3唔识7,9唔搭8:谈赌──灵光乍现的专题 【年终专题:副刊年度数字/05】1%:1%的期待与希望 【年终专题:副刊年度数字/06】5:人生需要挫折灰暗,才能学会成长 【年终专题:副刊年度数字/07】6446,6:4 VS 4:6:大马cham vs 香港鸳鸯──你能喝出茶啡的比例吗? 【年终专题:副刊年度数字/08】100:100的尽头──在收与舍之间 【年终专题:副刊年度数字/09】4:排名世界第四的本地大学 【年终专题:副刊年度数字/10】400:一年读400本书,谁能这么牛啊? 【年终专题:副刊年度数字/11】3-78:不再是香港独有,劏房文化袭击吉隆坡 【年终专题:副刊年度数字/12】11:我们的牙齿竟细分成11个专科 【年终专题:副刊年度数字/13】08:22:8分22秒短片教会我的事! 【年终专题:副刊年度数字/14】AE86:一代人的经典Dream Car 【年终专题:副刊年度数字/15】3:3首同场点播,挖掘本地优秀作品 【年终专题:副刊年度数字/16】999:“永久地契”的期限 【年终专题:副刊年度数字/17】60:养老金不够养老,60退而不休 【年终专题:副刊年度数字/18】167:消失的167号 【年终专题:副刊年度数字/19】18:历史课本上未曾出现过的他们 【年终专题:副刊年度数字/20】16:你的MBTI是什么? 【年终专题:副刊年度数字/21】2023年度我们的数字密码:12,000——时装设计师玩物不丧志 【年终专题:副刊年度数字/22】2023年度我们的数字密码:3403——副刊用户调查报告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非常感谢姑婆分享她的故事,让我们得以从她的故事里一窥那个年代的面貌。所有的苦难在她的朗朗笑声里变得云淡风轻。其实长者们是历史的见证者,不妨多跟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聊天话从前,你会听到许多历史书上不会记载的故事……
我从小就特别喜欢历史,把一册册厚厚的历史课本当故事书一般来阅读,总是读得津津有味,难以自拔。长大后由于尚有几分自知之明,深知欠缺耐性的自己可能一个洛阳铲就铲掉一个国家数百年历史,于是转而选择投入新闻行业。
有云“历史就是过去的新闻,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说明新闻和历史的关系紧密相连,可以说是第一手史料。
但素来仅英雄、枭雄以及国家大事方能被历史铭记,大多数人和事哪怕亦有值得诉说之处,也只能湮没在尘烟里。
只是,人类的历史从来不只是由影响世界、影响国家的大事件组成,还有在大时代背景底下,底层百姓小人物们的生活点滴。
我想,若普通组新闻负责前者,那么副刊则是后者,默默地记录或将消失的行当、文化、街道、风景等等。
因此即使在生活里,放大感官观察周遭的人事物成为我们的日常,有时候“故事”就在我们身边,比如今年除夕年刊里,那个关于离散又重逢,充满戏剧性的故事主人翁,正是来自于我久未谋面的姑婆。
那天陪着母亲出席长辈的丧礼,再次与姑婆们碰面,从姑婆们的长相隐隐约约看见已故外公的容颜让我倍感亲切,于是便感慨地说:“XX姑婆和阿公长得好像,基因真的好强大。”
不料话音刚落下,其他姑婆便指着另一位姑婆道:“她跟你阿公长得最像,当年失散能找回来就因为他们长得像。”便将当年如何失散,如何重逢的来龙去脉一一道来,犹如影视剧一般曲折离奇。
正寻思有无机会将其记录下来时,老板就提出蛇年的年刊不如就做“蛇棋人生”,给了我一个听故事、讲故事的契机,并且还以文本佐以影像的方式永久地保存。
很多时候,为了让受访者更舒适或更流畅的表达自己,我都会鼓励对方用母语受访,这次当然也不例外。
所以,这次视频本来轮到小壮子拍摄,我率先提醒说:“你会听客家话吗?我们会全程讲客家话的woh。”小壮子一听,顿时满脸是汗,最后还得由同样是客家人的桑姐取消休假,挨义气出马了,否则小壮子在剪片时就会很惨,光是字幕就得大费周章。
然后,为了营造一个让老人家感到自在的氛围,带上了另一位姑婆在侧,以闲聊的方式打开话题;由于有些客家话用词很古早,我们这辈年轻客家人其实没用过也听不懂,由热心人士大姨充当“客翻客”的翻译员,通过视频保存下来,也算是一种口述记录。
非常感谢姑婆给我们分享她的故事,让我们得以从她的故事里一窥那个年代的面貌。
所有的苦难在她的朗朗笑声里变得云淡风轻,甚至让我觉得有些我认为的“痛苦”看起来都有几分“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矫情。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其实长者们是历史的见证者,不妨多跟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聊天话从前,你会听到许多历史书上不会记载的故事哦!
相关报道: 【蛇棋人生/04】人生没有十全十美,86岁曾月云选择善良从容
更多文章: 袁博文/学习变老 彭健伟/大年初一的腊味饭 Aki黄淑惠/新年心感受 阿蓟/印度甜点入门笔记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