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文艺春秋

|
发布: 9:01am 02/01/2024

王晋恒

李宣春

乔治市文学节

梁馨元

黄子扬

文艺春秋特辑

岛读书店

黄言丹

文学对谈

作家跨族交流

【跨年特輯】時空的人 時代的筆 ——港馬青年作家沙龍摘記(下)

整理、照片:王晋恒

11月杪的檳城藝文活動頗熱鬧,除了有第13屆喬治市文學節,島讀書店還舉辦了《灼熱的島》讀說會,邀請香港及馬來西亞作家展開文學沙龍,探視與思辨文學的意義。【文藝春秋】請青年作家王晉恆將其中一場對話會整理成文,供文學愛好者窺探不同時代、不同地域的作家關注的寫作議題及方向。上篇幾位青年作家談及了地方與寫作的關係、寫作方式的經營、議題寫作現象、可不可能當個全職作家等議題,本期的下篇且讓我們繼續追蹤作家們的腳步……

宣春:你們這次參與喬治市文學節和不同背景的作家交流之後,有什麼收穫?最後,也請大家介紹一兩本關於“城市”的文學代表作。

ADVERTISEMENT

晉恆:喬治市文學節開闊了我的視野。猶記得第一天和友族作家相遇,他們最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什麼時候要喝”。當時的我深深被震撼了。有些馬來作家也敢於寫變性人議題,這讓我有了一個覺醒——未來寫作儘可能少一些自我審查,畢竟他們都敢於觸碰那些敏感議題了,我們這些小眾文學,更應該勇敢地去寫。

我想推介歐大旭(Tash Aw)的《倖存者,如我們》,那是一本可以說明馬來西亞國情的書。書中有句話:“不過事情都是這樣發展的:大的吞併小的,所有事物都會變成某個事物的一部分。”我來自吉打,小時候父母出去旅遊和別人介紹自己時,總會說自己來自檳城。直到後來,我才發現原來背景、出處也有階級之分。失去原鄉身分,我想也是我之所以那麼熱衷寫雙溪大年的動力之一吧。另外,這本書所提到的外勞命運,也時常發生在我家附近的廠區。他們,一生都是沒有名字的人。

以吳明益老師的話來說,這是一本“雙聲腔小說”,書一部分是紀實訪談,另一部分是主角出獄後,面對採訪者時的心理狀態。我們在主角對採訪者的觀察中發現,來自更高階層的採訪者,永遠無法理解來自中產階級(middle class)的主角。

言丹:檳城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這裡是個自由且互相尊重的地方。一片土地如果沒有自由、沒有尊重,是很難有文化交流的。另外一個文化衝擊就是檳城人真的非常友善和包容,我無論在餐廳或是乘坐交通工具都從來沒被人罵過或不禮貌地對待,這感覺挺新奇的,因為香港人普遍比較暴躁,偶然被人罵都是平常事。(笑)

我想介紹謝曉虹的短篇小說集《無遮鬼》。它的寫作風格非常特別,用了異常魔幻的筆觸和獨特的意象,書寫香港近年的抗爭和經歷的創傷。我也很喜歡西西寫的閱讀筆記,有時候我覺得每本書都是一座城,通過閱讀作者的文字,哪怕你身處自己的房間,也能到達他方。還有另外一本我自己很喜歡、也是寫城市但不是寫香港的書,就是土耳其作家奧罕‧帕慕克的自傳體小說《伊斯坦堡:一座城市的記憶》,裡面有很多他對童年的追憶,他也在書中提出了“呼愁”的概念,說的便是看到伊斯坦堡由盛轉衰的過程而引發的一種集體哀愁、籠罩整座城市一種註定沒落的哀傷。我相信這份情緒哪怕在馬來西亞還是香港都是相通的。

馨元:這片土地的包容度挺高的,我也在檳城找到很多很奇妙的藝文空間。除了文學節,檳城也辦文化節,州政府推動地方藝文活動不留餘力。

要推薦一本城市文學的話,我會選韓麗珠的《黑日》。熟悉她作品的讀者都知道,她的小說較多是超現實,然而《黑日》卻以日記體的方式記錄香港人在那段時期的抗爭。她以一貫柔軟的心,去寫出很堅硬的,可以抵抗霸權的文字。

子揚:我認識了更多馬來作家。首先是因為認識了一位名為李浩傑的譯者,我和他聊到年輕馬來作家關注的議題。就和晉恆所說的一樣,原來他們關心的事情和馬華青年作家差不多,都是自由、自身、獨立意識。我今天早上讀到Azrin Fauzi的〈Panorama〉,我發現他的形容和敘事手法都很新穎,跟我讀過的馬來前輩作家大有不同。

最後我想推薦朱天文的《世紀末的華麗》。小說主角米亞就像城市裡的女巫一樣在男人身邊徘徊。我印象深刻的是她站在天台俯瞰臺北市的那一幕,那和我俯瞰城市感覺很相似,那是我喜歡上城市文學的開始。我還想推薦李桐豪的《不在場證明》。這本散文集寫的是他被外派到不同城市工作時,眼見的一切,以及他和伴侶的愛恨糾葛。其中有一篇〈白狗一夢〉,寫他和前任分手後倆人再一起相約到西藏旅行。其中有一句話特別打動我:“從今以後,只要能夠傷害你,讓你痛苦的事,我都會盡量去做。”我想,恨到極致,也可能是一種豁達吧。

左三為對談會主持人李宣春,左起為王晉恆、黃言丹、梁馨元、黃子揚,及“島讀”創辦人莊家源。

相關文章:
【跨年特輯】時空的人 時代的筆 ——港馬青年作家沙龍摘記(上)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