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读家

|
发布: 5:47pm 02/01/2024

2023

Sino

马来人的困境

五一三

马华出版

红蜻蜓

张贵兴

读家说书

柯嘉逊

马共

叶福炎

马哈迪

马华文学

沙巴

【馬華出版2023年度回顧、觀察與分析】一切都回來了嗎?

作者:叶福炎(东海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生)

你還有印象年馬來西亞出版了哪些中文書?出版業又是什麼樣的境況?想一葉知秋,讀這篇就對了!

ADVERTISEMENT

揮別了疫情的陰霾後,2023年總算恢復了過往舊有的秩序。縱覽今年度馬來西亞華語出版的狀況,目前可推估已恢復至正常的水平。不過,根據馬來西亞國家圖書館的最新統計數字,本地的出版數量呈現下滑的趨勢:從2019年的18,566種至2021年的13,655種,短短的兩年期間,減少了超過四分之一。至於是否因疫情所致,還是電子產品帶來的必然趨勢,這有待進一步的探析。而華語出版一直都是少數,即使國內的出版總量銳減,也仍舊維持一定的數量。

在與編輯共同協力的統計下,2023年馬來西亞的華語出版共計有約莫130種,其中也包括為數不少的再版,以及修訂版。如果將其扣除的話,或減至100種。此外,按照出版內容劃分文學類與非文學類,前者佔七成,後者佔三成。

可喜的是,今年度的出版大部分來自馬來西亞本土,佔了約莫六成。除了市場上常見的本地華語出版社,個人以及社團、組織的出版佔據了不少的比例。或許,這也將改變整體馬來西亞華語出版市場的景象。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是有人出版社成立的20週年。據社長曾翎龍〈有人翻頁見中年〉一文中,聲稱該出版社的書籍至今出版已接近200種。我相信,作為本地最具品牌辨識度的華文文學出版社,已為本地出版立下重要的里程碑。另外,陳志英張元玲教育基金推出的“楓林文叢第二輯”,共計有15本馬華文學作品,這無疑是文學出版的另一大創舉。藉以期許本地的文學出版能夠持續蓬勃發展下去。

接下來,我們以重點回顧2023年的馬華出版,分別就以下4個出版的現象討論:

大歷史敘事:、殖民史、馬共

本年度最令人為之眼前一亮的文學作品,莫過於賀淑芳的長篇小說《蛻》,以五一三事件為背景,從3位不同世代的女性視角及位置,講述事件帶來的創傷如何影響跨世代的家庭。小說家花了長達八九年的時間檢索歷史文件、採訪受難者家屬,企圖藉由小說還原現場、挖掘出那些長期被國家壓制的聲音、內在經驗與情感。角川平方出版的《細水長流》則收錄20對銀髮族的愛情故事中,其中梁景坤與吳玉群這對夫妻的愛情故事,即是發生在五一三事件的背景下。

繼《野豬渡河》之後,張貴興再推出長篇小說《鱷眼晨曦》,延續了其一貫的生態書寫,講述在英帝國主義擴張殖民下的婆羅洲故事。鏡頭轉回西馬,陳政欣《武吉演義》則是講述緊急狀態期間發生在大山腳這一城鎮下的故事。兩本長篇小說的時間線雖未有重疊之處,但小說家都嘗試讓歷史在小說空間中得以重新思考。

另一大的歷史敘事,則是馬共和雨林的敘事。海凡的第一部長篇小說《雨林的背影》,設定於1989年和平協議簽署前夕,講述馬共部隊在解散之後的歸屬問題,以及過往穿梭在雨林之中的種種回憶。

此外,黃錦樹與張錦忠也一同編選了《夕陽之歌:馬共小說選》,彙集了各別涉及馬共敘事的短篇小說,當然也包括海凡的作品。兩本作品或可對讀,輔以何啟才《休慼與共——馬來西亞左翼運動史論集》,從中辨別出擁有親身經歷的海凡,如何有別於其他創作者的敘事。

公民、地方與認同:非文學類作品的核心課題

在大歷史敘事之後與背後,往往涉及的是有關公民與地方的認同議題,而這恰是非文學類作品一直以來的核心課題。由大將出版社企劃邀請黃國富主編的《舉手:公民參與的初步提問》,即是為了讓也是選民的讀者,認識我國的政治與多元文化,進一步思考公共議題及公民的義務與責任。

緊接在後,柯嘉遜的回憶錄《馬來西亞人的困境》則是為讀者展現了一個馬來西亞公民的理想,當然也包括了困境。恰巧書名與馬哈迪《馬來人的困境》一書形成對話,得以直面當代社會的公民挑戰。

然而,身分認同是複雜的,吳佳翰《誰是“之子”?: 與土著地位的距離》提供另一種的思考切面,即“Sino”,如何不同於我們一般認知的“沙巴原住民”或“沙巴土著”,藉以重新認識這一族群及其社會地位。

離開這些抽象的概念,今年度非常值得關注的兩本攝影文集,即陳弈龍《歲月吼聲》和蘇添益《大自然大智慧》,分別以鏡頭紀錄下馬來西亞的大自然,以及街頭運動。這些都是實踐公民義務的另一種形式,也為我們保留了珍貴的畫面。另一方面,Jeanne Cuisinier《我眼中的馬來亞》以及蕭永龍《南洋書話》能為這土地上的公民,提供不同向度的文化考察與認識。

情慾、性別與認同:光譜下不同的聲音與故事

今年的5月、6月,Aesop在新加坡舉辦女性圖書館之後,搬師來馬,分別在吉隆坡與檳城舉辦女性圖書館。這項活動旨在促進女性的力量和團結,讓她們的聲音和故事被更多人看見,其中入選的馬華女性作家及作品包括黎紫書《流俗地》、梁金群《野村少女:馬來西亞新村生活隨筆》、梁靖芬《水顫》與《野風波》、馬尼尼為《我和那個叫貓的少年睡過了》、謝瀟薇《日。嘗》以及祝快樂《祝快樂掟日子》。

Aesop從我國作家中精選出超過20本作品,陳列在女性文學圖書館。

在文學類作品中,除了富有女性視角,其實也有探索情慾及認同的作品。蔡曉玲的第一部作品集《洞》,以女性視角出發,標榜“三十歲後獨居的女子”為其文字定調,相較於此,陳凱宇《深夜拾荒手記》則是走往個人情慾與認同的探索之路,並彌合現實與理想中的自我。

此外,翁弦尉的小說集《那裡》以及詩集《鍋牛起義》,也都分別為馬來西亞同志文學掀開新的一頁。前者以小說敘事為讀者鋪展出馬來西亞性少數的不同面貌;後者是經由詩意的句式,重新組織、表達,那些置身在群體中難以被聽見的聲音和故事。

青少年出版的變革:紅蜻蜓“小說房”、繪本徵選、《讀一點》

在青少年讀物的出版上,今年度也發生了不少值得關注的改變,其中以紅蜻蜓出版社為主角。一直以來,該社是以青少年為主要讀者,致力於出版兒童文學、青少年成長小說。不過,今年紅蜻蜓出版社開啟了“小說房”系列——以可能踩線的情節、可能被帶偏的價值觀,推出第一部作品:馬土土《仇絲》。這引發了許多讀者(尤其是家長)在網絡上的一陣熱議,泛指18禁的內容以及非正規的漢語使用,不符該出版社的形象。

此外,紅蜻蜓出版社在過去也主辦紅蜻蜓少年小說雙年獎,挖掘創作新秀。然而,該獎項已於2020年在疫情中停止舉辦;從2022年開始,出版社舉辦李子平繪本創作獎的徵選,今年為第二屆。這或許變相說明了青少年出版上的重要改變,而且是緊跟著市場的脈動。去年,在華語圈爆紅的馬來兒童繪本作家凱魯(Mohd Khairul Azman Ismail)曾在受訪時表示,越來越多家長能夠接受“圖多字少”表現方式。

另一邊廂,創刊30週年的中學生讀物《學海》則宣告完成階段性任務,將於2024年3月休刊,或改以季刊的形式發行。然而,在相當接近的時間點上,紅蜻蜓出版社則創刊《讀一點》,以不同形式的創作內容,企圖為已凋零的文學雜誌、刊物,開出一片新的天地。

基於能力及篇幅有限,筆者實際上未能面面俱到討論完所有的作品。綜觀2023年馬華出版的狀況,本地的出版緊貼合著社會脈動,讓外在經驗與內在情感化為文字;唯有如此,我們才能閱讀、理解以及認識與交流,促進更美好的社會發展。

茲附上馬來西亞華文著作在本地與海外各類書籍獎項中的獲獎與入圍名單:

【2023年馬來西亞圖書獎】
●最佳書籍封面獎:
·《哇塞,我在歐洲欸!》(大樹出版社)
●華文書籍獎:
·《哇塞,我在歐洲欸!》(大樹出版社)
·《寂寞公路》(紅蜻蜓出版社)
·《海龜先生來救助!》(馬來西亞北方大學出版社)
·《多元一體的華人宗教與文化 : 蘇慶華博士花甲紀念論文集》(馬來亞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來學華語》(馬來西亞馬六甲科技大學出版)
·《小小的許友彬在小小的時光中》(紅蜻蜓出版社)

【2023年馬華作家榮獲海外文學出版獎項】
·張貴興:2023年美國紐曼華語文學獎得主
·張貴興《鱷眼晨曦》:2023年金典獎
·張貴興《鱷眼晨曦》:2023 Openbook好書獎·年度中文創作
·張貴興《鱷眼晨曦》:2024臺北國際書展大獎小說獎(首獎)·黎紫書《流俗地》:第三屆北京大學王默人——周安儀世界華文文學獎
·黎紫書《流俗地》:第四屆山花文學雙年獎小說獎
·賀淑芳《蛻》2023 Openbook好書獎·年度中文創作(入圍)

見報於2023年12月31日。

【馬華讀立國】葉福炎 / 微型小說的生命力
【讀家說書】葉福炎 / 你也中了殖民遺緒的圈套嗎?
【讀家回顧】葉福炎 / 整裝待發:2022年馬華出版的回顧、觀察與分析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