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網
星洲網
星洲網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網 Newsletter 聯絡我們|星洲網 聯絡我們 登廣告|星洲網 登廣告 關於我們|星洲網 關於我們 活動|星洲網 活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星洲人

|

VIP文

發佈: 11:44am 04/01/2024

需求

理財

財務自由

財富自由

VIP獨享

投資理財

天哥

第一天

第一天 | 這是我們的需要,想要,還是炫耀?

用金盃的人因為杯子漂亮而得到了一點虛榮的滿足,而用泥杯的人卻因為杯子普通而煩惱。他們都忘了,他們真正需要的是“水”,而不是“盛水的杯”。這個也是最佳導出“需要”和“想要”的故事了,共勉之。

在網絡上,我看到過一個小故事。故事講述一隻孔雀,它擁有一身金黃和青翠的長尾,在陽光下熠熠生輝,美得讓人難以用語言形容。然而,這隻孔雀卻有一個令人驚訝的特點:它天生嫉妒。

ADVERTISEMENT

129596718_mS

每當孔雀看到穿著華美的人類,便忍不住追啄過去。它雖美麗,卻因嫉妒而陷入困境。孔雀對自己的尾巴格外珍惜,無論身在何處,都要找個合適的地方安放。一天,雨水打溼了孔雀的美麗長尾,捕鳥人也正好來到。孔雀明知捕鳥人來了,卻仍不肯輕易飛走,珍惜地回顧著自己的長尾。最終,它還是被捕鳥人捉住了。

今天的內容以這個小故事作為開場,主要想透過這個故事傳達一個信息。

故事中的孔雀因追求虛榮而失去了自由。那麼,人類如果也追求虛榮,結果會不會也像孔雀一樣,陷入泥潭無法自拔呢?

其實,今天有感而發地說這個故事,主要是被近期的一篇新聞觸動了,那就是《月薪RM2000買寶騰X50?網民:修車時就吃沙了》。

追求虛榮最終失去自由

該新聞講到一位月薪只有RM2000的民眾,卻貸款買了寶騰X50的轎車,要知道的是,這輛車都是從RM8萬左右起跳的,根據新聞的內容顯示,該貸款每個月甚至需要還RM1070,在這個人民都高喊錢不夠用的年代,花費超過本身能力,去購買超過本身能力的汽車,是否一個理智的行為呢?

示意圖。(photo credit by TheStar/ANN)

或許有人會覺得說,只要他供得起,其實就沒問題咯?畢竟這個是他自己的選擇,他寧願省吃儉用的,把錢花在這部分也無傷大雅吧?這當然是沒問題,畢竟就算有問題,都是他自己的問題。我們作為旁觀者,對他指手畫腳確實沒太大作為,只不過天哥作為一位達人,看到這樣的事情確實會很感觸的。

不是說感觸他往後的生活,只是感觸說,大馬還有很多人沒有足夠的理財知識。首先我們要搞明白,如果說他硬硬用超過負擔的供款,去買入一家房地產,這樣經過一個10年8年的苦日子後,房產也算是資產的一種,也可以歸類為投資的一種,起碼還是有增值的空間。

反觀車子的話,他是屬於貶值類型的項目,雖然說他也能賣出,供完後也算是資產啊?但是隻要稍微有理財知識的人都會明白,今時今日RM8萬買的車子,在10年後,可能只剩下RM1-2萬的價值了,而且別忘記這10年8年需要持續投入的保養費,路稅保險等等的其他費用,這10年的投入可能就不止這RM1-2萬了,變相來說,這10年的供款幾乎都是打水漂了。

須搞清楚需要想要炫耀

這時候我們可能就該深思下,經過了這個10年8年的省吃儉用後,最後他得到的是什麼呢?這也是天哥為何會感到感觸的原因。畢竟如果說真的需要一輛車代步,兩萬多起跳的AXIA轎車,能夠達到的效益還是一樣的,這個就是所謂的【需要】,因為同樣能達到的效果,一個只需要RM2萬多,一個則需要RM8萬多,為什麼要多付?

那麼最大可能就是,這不是所謂的需要了,而是我們內心慾望的【想要】,甚至是【炫耀】了。在理財中,區分”需要”和”想要”是保持健康理財心態的關鍵,如果無法區分到底哪一些是真正的需要,我們很容易在理財的道路上走上許多冤枉路。

其實這一塊本身就不難,我們要搞懂所謂的真正,也就是將基本的需求與個人慾望區分開來,確保先滿足必需品的支出,有多餘錢的再考慮可選的額外花費即可,並沒有太難。也要注意將注意力集中在長期財務目標上,而不是短暫的慾望。明確目標有助於更好地控制支出和投資決策。不過最關鍵的還是所謂的“炫耀”慾望,因為這個是一個心魔。

大家可能會發現,有錢人未必每個都想要買名牌開大車的,反而財務狀況比較不寬裕的人,他們因為長期感覺被看不起,所以在慾望上都會更期望可以開大車買名牌,心裡面都有一個不想被人看不起的慾望,他們已經不止停留在想要的階段,而是已經去到想“炫耀”來拿回自己的尊嚴階段,其實是挺危險的。

財務分配應有的佔比

最後天哥也站在理財達人的角度,給與讀者們一些建議,如果說買車的話,一般上車貸佔收入的10-15%就夠了,不要佔比太多,畢竟汽車本身就是貶值的東西,所以將這部分分配在適當的範圍,可以確保不影響其他重要領域的分配。

而剩餘的資金,30%左右是用來儲蓄和投資的,這裡指的是儲備金,養老金,也包括所謂的股票,基金等等的投資項目,確保每個月都有一部分資金用於長期儲蓄和投資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我們用於儲蓄或者投資的數額越多,往後這個部分就會有更大的數額,是長期非常重要的一環。

ADVERTISEMENT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发布: 4:32pm 25/04/2025
林猷荃 | 拉菲兹派系兵败的三个因素

哈山卡林对于落选领袖的评论还更直接的点出,这些落选领袖很多都是在2022年党选时,通过“来吧,马来西亚”(Ayuh Malaysia)平台竞选的。此平台,正好被视为是拉菲兹所领导。

公正党党选原本是不会引起多大关注的事件,原因在于公正党如台湾民众党一般,是一个“一人政党”。

党的成立,原本就是为了捍卫当年面临敦马威权式打压的安华。安华身陷囹圄的年月,公正党其他领袖,确实也有成长,多年在雪州执政更孕育出不少有执政经验的领袖。

然而,安华华丽转身,第15届全国大选位登首相宝座后,党的色彩光环反而不再凸显。

除了因公务性质需频繁面对群众的内政部长赛夫丁与通讯部长法米,公正党其他领袖在华社中的存在感仍显朦胧。

连党内第二把交椅经济部长拉菲兹,也在柴油津贴议题,以及人们早已忘怀的PADU(主要数据库系统)推出后,逐渐淡出舆论焦点,在公众眼里销声匿迹。

此外,烈火莫熄初期的老将,以及曾执掌雪州政府的领袖,也在不同历史阶段退出公正党。最激烈的一次,就是阿兹敏派系在喜来登政变时期的完全背叛出走。

因此,党内没有具备实力的敌对派系,相位又提供巨大的权力与资源,安华对公正党的掌控极为稳固,公正党作为独立于安华的存在,迅速退出人们的视野。

基于以上,公正党选开始之前,局外人一般认为,这不过是跑个流程,打打友谊赛。确实,党选投票之前也没有高调出现议题,什么结盟,什么领袖或团队,打出竞选党职的出师表。

在此背景下,多位广为人知、成功当选国会议员的领袖在区部选举落败,自然就引起了关注,也令人惊觉:当中可能有戏。

这当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天然资源及环境永续部长,现任公正党全国副主席聂纳兹米,在其国会选区的区部主席竞选败选。能源以及水务转型部副部长,新山区国会议员阿克玛,也在其盘踞多年的新山区部,败选主席职位。

议员以及资深领袖在基层选举落败,最直接的解释就是,执政后贵人事忙,无暇处理地方党务,区部成员有所不满。

说得再难听些,公正党执政后,领袖位高权重,忽略经营照顾地方基层。基层对领袖有了“离地”、“高傲”等观感。公正党巴西古当国会议员哈山卡林,就是提出如此解读。

哈山卡林对于落选领袖的评论还更直接的点出,这些落选领袖很多都是在2022年党选时,通过“来吧,马来西亚”(Ayuh Malaysia)平台竞选的。此平台,正好被视为是拉菲兹所领导。

分析显示,许多“意外”落选的领袖与拉菲兹关系密切,这正好可以被解读为:对“拉菲兹派系”的一次成功偷袭。

有趣的是,外人其实没有显著观察到,近来公正党领袖以“拉菲兹派系”的姿态行事。此外,由于缺乏成型的敌对派系,所谓的“拉菲兹派系”就没必要启动团结一致的战斗模式。

“拉菲兹派系” 被似乎没有任何组织性,分散各地,寂寂无闻的基层围剿,因素可以是以下:

第一,上届当选遗留下来的不满依然存在。尽管拉菲兹派系在上届党选中取得了胜利,但他们未能成功整合党内资源,尤其是在“精英”圈层和派系外人士之间的关系。结果,这次党选中,感觉被边缘化以及忽视的基层进而借机发难。

此种松散的不满,在党内应该还是可以被有效压制或处理。来到中央当选,拉菲兹派系可以更为积极备战。

此次拉菲兹派系多是领袖本身输掉区部职位。但能够在中央党大会投票的各区代表,并非只是区部主席。

拉菲兹派系在一些选区出现“身过头不过”的现象。这既是说,虽然区部主席无法胜出,但其他区部职位却依然得以保住。

在中央改选过程,区部主席一票与其他中央代表一票等值。而区部主席一人,对比其他中央代表数目之总和,显得微不足道。

但拉菲兹派系对初步党选失利究竟如何“反制”?或要以什么论述,巩固或拉拢其他中央代表?还是关键。

区部党选成绩,毕竟成为了人们瞩目的焦点。拉菲兹以及其团队已经无法逃避,“如何面对”成了其政治能力之考验。倘若反应失当,或是持续给人“蔑视”基层的印象,恐怕在中央党选会难看收场。

中央党选对拉菲兹派系有利之处在于,基层即使要抗议,也没有更好的替代人选。拉菲兹派系占据了公正党当选国州议员的多数,许多都是烈火莫熄运动资深领袖。

中央代表对拉菲兹派系有再多不满,如果以“大局为重”,最多只能局部替换,不能激烈的改变党领导结构。

行动党哥宾星在雪州党选失利,但全国大会却高票当选,还当上党主席。这个例子,确实对拉菲兹团队提供一个可以参考以及激励的范例。

中央代表可能为了“大局”考量,或是安华的个人呼吁,而在中央党选支持拉菲兹派系。

即使如此,拉菲兹派系如没有地方基层的祝福,在来届大选也会面临选区候选人选的争执,选战过程中也可能出现地方团队“怠工”,甚至“扯后腿”的危险。

第二,基层党员拒斥“拉菲兹派系”,实际上是对拉菲兹个人的不满。

虽然拉菲兹作为经济部长推出的经济改革在宏观层面上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但其具体执行和效果仍引发了不少争议。推动这种不受欢迎的改革,公关手腕必须高超。奈何,

ADVERTISEMENT

點擊 可閱讀下一則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