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国内

|

全国综合

|
发布: 6:25pm 05/01/2024

火箭发射站

发射基地

大马航天局

阿兹米卡里尔

火箭发射站

发射基地

大马航天局

阿兹米卡里尔

航天局總監:火箭發射站坐落哪州 沙東是潛在開發地

温国鑫/报道
阿茲米卡里爾透露,已有數家本地公司有意在大馬開發火箭發射設施,其中一家已與國際夥伴展開可行性研究。(辛柄耀攝)

(吉隆坡5日訊)政府正推動私人界在國內設立東南亞地區首個火箭發射站,而這個發射基地將坐落在哪個州屬備受矚目,沙巴東海岸是目前其中一個潛在地區。

大馬航天局(MYSA)總監阿茲米卡里爾在接受《星洲日報》專訪時說,目前沙巴、砂拉越和彭亨已提出想要在州內發展發射站的意願,但最終結果仍需經過研究和評估。

ADVERTISEMENT

沙砂彭已提開發意願

“目前為止,其中一個潛在開發地是位於沙巴東海岸,因為靠近海岸遠離內陸。”

“更重要的一點是,基地的底下必須有堅硬的岩石作為基底來支撐火箭發射時所產生的推力,不是什麼地方都適合,像泥炭土之類的地方,就不合適。”

阿茲米卡里爾補充道,如今的技術日新月異,火箭發射除了能在陸地外,海上,甚至是空中都能發射。

他說,中國方面就有公司計劃在海上發射火箭,除了在船上,還可再利用已廢棄的鑽油臺;至於空中發射火箭的情況,像飛機起飛,在跑道上行駛慢慢升空,等到一定的高度再發射。

與國外專業公司合作
3公司研究建發射站

科學、工藝及革新部推介《發展太空發射站可行性研究指南》已近兩個月的時間,目前已有多家本地公司對通過本地與國際戰略合作開發發射設施表現出興趣,尤其是研究在大馬建立發射設施和發射火箭。

阿茲米卡里爾透露,至少有3家本地公司與國外運營火箭發射的專業公司合作,共同研究在大馬建設發射站的可行性。

“其中一家與國際機構合作的本地公司已開始研究發射設施的開發。所有研究結果報告都需提交給MYSA做進一步評估。”

他表示,制定該指南是要作為本地投資者的參考,準備相關研究報告後讓政府評估,再由MYSA發出執照或許可證。

他說,該指南列出8個主要範圍,需要感興趣的本地業者進行研究。

他提到,發射系統需要涵蓋發射車、發射基地、安裝系統和其他相關設施,都需要展開研究。

雖需高科技成本
火箭發射服務回酬高

阿茲米卡里爾指出,火箭發射服務雖然需要很高的科技和成本,但也帶來很高的經濟回報。

“美國、俄羅斯、歐洲、日本和印度等都有火箭發射站,但都不在赤道附近。為何赤道這麼重要?因為與在高緯度地區發射相比,地球自轉的速度可以給發射器的速度帶來額外提升,因此發射距離越短,燃料消耗和成本就更低。”

他說,位於赤道以北的法屬圭亞那庫魯的發射站,其環境、天氣、土壤、風速和熱度都與大馬相同。

阿茲米卡里爾認為,雖然印度、中國和日本都有發射站,但靠近赤道的東南亞地區還未有,因此為何大馬不捉緊這個機會,成為東南亞地區第一且唯一的火箭發射站呢?

帶動發展本地航天工業

他指出,火箭發射設施的發展需求實際上很高,能帶動本地航天工業的發展。以庫魯為例,他們當初就創立或誕生了600家公司和350家初創公司,有提供燃料的,也有涉及運輸服務。

“對我來說,東南亞只要一個火箭發射站就夠了。目前,印尼和菲律賓也都想發展火箭發射站;但大馬地理位置優越,處於環太平洋火山帶和颱風路徑之外,不受地震、火山爆發和颱風的威脅。”

建發射站非單一國家受惠

詢及網民對政府這項決定的批評,認為建設火箭發射站不切實際等,阿茲米卡里爾強調,如果大馬不涉足這項服務,國家將失去這項經濟價值。

他說,庫魯火箭發射站除了帶動了周邊企業發展,還培訓了大量的專業人士,有80%的專業人士來自當地推動著整個發展。

他指出,建設火箭發射站實際上是整個區域共同發展的,並非單一國家受惠,比如一旦大馬建造了發射站,印尼可以為火箭發射所需的燃料做供應,周邊國家也可有不同的支援。

擬航天局法加強治理

另外,阿茲米卡里爾強調,政府制定大馬航天局法案的目的不是為了限制行業參與者,旨在進一步加強國家航天領域的治理,並確保航天活動以安全可靠的方式進行。

他說,除了促進國內的航天相關活動發展,提供便利外,還要確保大馬的航天活動符合國際法,確保所有的產品與活動都能得到國際的認可,受惠的還是商家。

阿茲米卡里爾說,制定相關法令也是為了強調對國際法責任的管理,尤其是對於發射到太空的任何物體的責任,該法令確保適當的責任被分配給設備的所有者,從而保障國家的利益和財務。

“因為在國際法上,任何設備發射到外太空,一旦該物件造成另外一個國家外空物體的損害,責任將在負責發射的國家,而不是物體的擁有人。”

通過衛星技術
為政府機構制專屬App

除了監督太空相關活動外,大馬航天局(MYSA)也通過衛星技術為各個政府機構提供數據服務,制定專屬的應用程式,如為漁民識別海上捕魚的位置,或是管理和監督全國12個稻米糧倉的農作活動。

自2008年起,MYSA根據各部門的需求,開放許多應用程式,目前已開放和運營55個應用系統,其中一些還獲得了國際獎項的肯定。

每年平均開放5應用程式

阿茲米卡里爾表示,按照目前的速度,MYSA每年平均開發5個應用程式。

“我們的KPI是根據不同政府機構的需求,每年推出5個新的應用程式。”

作為其中的一個例子,他提到與漁民合作的項目;漁民反映他們在定位捕魚區域時遇到困難,於是MYSA根據他們的需求開發了一套技術解決方案,讓漁民能夠獲得每日捕魚區域的準確定位信息,有效提高了捕魚的效率和收益,數據有效時間為3天。

提供土地信息 監督全國12糧倉

阿茲米卡里爾也分享了與農業部門的合作,幫助他們解決農田面積和種植問題,通過利用衛星數據,MYSA成功地提供了準確的土地利用信息,幫助相關部門更好地管理補貼和資源,監督全國12個糧倉。

此外,衛星技術也為衛生部更好地監控全國各地的骨痛熱症情況,準確的標記出骨痛熱症的熱點地區,更好地進行監督和落實針對性措施。

他說,MYSA近期推出的“天災信息系統”(MyIDEA),旨在幫助災害救援工作,通過監測人員的移動,系統能夠實時追蹤他們的位置,提供準確的信息,有助於更有效地進行救援。

阿茲米卡里爾指出,MYSA是協作國家天災管理機構(NADMA)應對天災的技術機構,無論是水災、土崩或林火;MYSA通過衛星圖片檢測火源的位置,將信息傳遞給相關機構;水災情況也是如此,鑑定受災位置,讓政府能規劃備災、監測和緩解,也讓政府能夠根據準確信息進行賠償。

導航 通訊 遙感
馬使用3種衛星

上述種種的數據都仰賴衛星技術,其中最特別的就是遙感衛星(remote sensing)。

大馬使用的衛星共有3種,分別是導航和定位的衛星、傳播電視和通訊服務的衛星,以及通過獲取衛星圖像,滿足各種需求的遙感衛星。

然而,從80年代開始就發展航天技術的馬來西亞,至今都沒有一顆屬於自己的遙感衛星可直接向彭亨淡馬魯的地球衛星站提供數據。

阿茲米卡里爾說,目前所使用的圖像和數據都是從法國、加拿大和美國等其他國家的遙感衛星營運商租賃獲得的。

阿茲米卡里爾講解如何通過衛星圖像為各政府部門和機構提供相關數據。(辛柄耀攝)
2026年前要有遙感衛星

為此,他指出,根據2030年國家太空政策行動計劃,我國要在2026年杪前擁有一顆自己的遙感衛星。

“這意味著,如果他們不想賣數據給我們,我們將面臨國家圖像數據供應不連續的風險,因此我們必須最起碼擁有一顆遙感衛星。

“我們鼓勵本地企業探索這個機會,他們能與熟悉遙感衛星的外國企業建立戰略伙伴關係,其中一個機會是通過政府在今年推出的徵集遙感衛星建議書。”

彭已提議撥1000英畝土地
MYSA要發展太空城

阿茲米卡里爾指出,除了火箭發射設施和遙感衛星,MYSA第三個大型計劃是發展大馬太空城(Bandar Angkasa),目前彭亨已提出建議,並提供約1000英畝的土地。

他說,太空城也將會是公共與私人領域合作下建立的太空生態系統基礎設施,為太空領域的製造業、服務業和革新技術提供基礎設施支援。

阿茲米卡里爾指出,在2030年國家航天政策下,要讓航天技術在2030年成為國家的新經濟來源,如果所有計劃都得到良好執行,可謂國內生產總值(GDP)中貢獻至少1%,這相當於100億令吉。

他表示,MYSA也計劃在航天技術生態系統中為下一代創造至少5000個新工作機會,涵蓋多個領域,包括製造業、服務業、研發、工業和非政府組織(NGO)。

“政府也期望通過遙感衛星,每年為數據商業化貢獻至少4000萬令吉。同時也讓大馬躋身東南亞地區前三的位置。”

馬來西亞早在1988年已投入航天業發展,至今超過35年的達成了大大小小不同的成就。(辛柄耀攝)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