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另类“藏书痴”。但凡我上学读过的书,我都会收藏好。从小学的课本练习簿成绩单,至大学的讲义实验报告论文,都妥妥地装箱堆在老家的储物室。
若不是有一次搬家时,我因工作走不开,不克阻止母亲将我的藏书全丢弃,也许以后我可拿着我小学的课本,与坐在怀中的孙儿一起朗咏。
ADVERTISEMENT
我和小方是中学同学,有同一个梦想:成为工程师。我运气好,一举顺利考上。小方则须重考,次年才进大学。
我第二学年开学时,小方向我借第一年的课本。好友有求,我必应,只附一条件:保护课本,用后完璧归赵。因依我习惯,我要收藏它们。小方拍胸口承诺。
一年后,我向小方讨书。他却对我说:你的旧课本已卖给学妹了。
大势已去,惟有退而求其次:卖书的钱呢?
他嬉皮笑脸:花了。
我气得七窍生烟,痛骂了他一顿 :那你打算几时还我钱?
他依然厚脸皮:没钱,不必还啰。
从此我与小方断绝来往。
后来,每逢校友集会,我尽量不与小方同桌。即使避免不了,也借故不坐他旁边。他有时来搭讪,我也爱答不理。
寻思这次投稿内容时,我有所悟,有两件事可考虑放下。一是对失藏书的耿耿于怀,另一为对小方的食言而心存芥蒂。
到了我这年纪,即便母亲没将书本丢掉,我也是时候把不需要及多余的东西断舍。想想母亲只是替我提早施行一部分,就释然了。
而小方的所为,大可当他当年少不更事。且事情过了40年,我们还健在,生活颇好,亦能常见面,也算是难得的好缘分,还有什么值得纠结的呢?是时候脱离执著了。
于是我已放下对藏书的眷恋,也准备在甲辰年的新春校友集会,尝试与小方攀谈吧。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小学时,老师常鼓励我们制作课本上的科学小实验。我常自荐:“我来!”于是五、六年级不费钱的科学实验制作,都归我。老师的称赞和同学的仰慕,至今难忘。
家境困苦,在频受白眼与欺凌的环境成长,我养成讨好者性格。期望做个听话的乖小孩,就能得到肯定与关爱。加上母亲常教导:小小的事,顺手做了吧。因此“我来!”成了口头禅,家里或邻居需要帮忙时,当仁不让。
随着年龄与经历的增长,讨好者性格稍减。但禀性难移,高中与大学时,依然常不自禁地自动助人。新村路烂,我如看到汽车陷入泥泞,二话不答就上前协助。在大学遇到同系的或不认识的同学推着轮胎已泄气的摩托车,一句“我来!”,就拆下轮胎拿去校园外补,然后安装回原状。除了补胎费用,我分文不收,当然有识趣的同学会回馈一杯茶或一餐杂饭。
同学有事欲旷课处理,找人代抄讲义,“我来!”之后,隔天讲义就到手。队友们抱怨实验报告难写、小组作业棘手,纷纷做甩手掌柜。我来独挑大梁,完成任务。
毕业后,同事有工作难题求助,我都会倾力帮忙,不时还得用午餐和放工后的时间。咨询工程设计报告书含大量表格、曲线图、数学公式与符号,秘书兼打字员面有难色。“我来!”变成了常规,从此以电脑写报告书是我的专长。
成家后,面对家务与琐事,“我来!”促进了夫妻间的谅解,剔除了摩擦。孩子降临,“我来!”依旧,尤其是夜间的喂奶、换尿片和哄睡。孩子成长途中,日常生活被照顾得无微不至,可谓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回顾近55年来的种种,很多事件里的“我来!”理应被消除,或至少被调整。
大学作业的本意除了让学生掌握学术,也注重团队精神。这对日后的人脉与职业有莫大的帮助。若只一人或少数人完成作业,其他队员学习技能与汲取经验的机会被剥削。所以应将“我来!”改去“我们一起来!”
你自己的事你自己来!
同事的工作难题应当自己解决,毕竟那是他们的职责所在。且具备相关的资质,只需有经验者指点一二,立即胜任愉快。亦可从中得到经验,提升履历,为日后的求职添加筹码。想想,当年我真不该为他人做嫁衣裳,而应将“我来!”变去“我来示范!”
在“我来!”的环境里成长,孩子渐渐地养成凡事都依赖父母的陋习。有天老婆对我说这样下去,他们会变成生活白痴。醍醐灌顶,始悟我们的日常竟充斥着 “爸!我的领带呢?”或“妈! 快帮我找发夹!”孩子初中毕业时,连简单的煎蛋也不会做,更甭说做家务。“我来!”在此,乃一大败笔。
对外人来说,帮人是情分,不是义务。粗俗点就是:我不欠你的。但对家庭和亲人而言,“我来!”应被持之以恒,惟须酌量。例如对老婆就该延续“我来!”至耄耋,因那是婚姻的承诺。而对儿女呢,万幸我及时把“我来!”删除,改用“你自己的事,自己来!”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