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有人向我吐槽“我的孩子迷上了動漫,還說要學日語,怎麼辦?”的時候,我的答覆是不要阻止他們,讓他們的思維像鷹一樣飛翔,從圖像敘事中尋找閱讀的樂趣。相信我,漫畫沒有你所想的那麼“壞”!

ADVERTISEMENT
跟我學日語的女生問:“老師有看漫畫嗎?”
“有啊。怎麼,你喜歡漫畫?”
“很喜歡,這是我學日語的原因!希望有一天能看懂原文,不用字幕。”
然後如數家珍般列舉一系列的漫畫經典:《海賊王》、《火影忍者》、《鬼滅之刃》、《刀劍亂舞》、《進擊的巨人》、《我推的孩子》、《呪術廻戦》、《葬送的芙莉蓮》、《東京卍復仇者》……
這也是大部分學生選修日語的動機之一。漫畫正以一種獨特的文化形式入侵我們的生活,超出我們對傳統“公仔書”的認知。
幾年前在金寶教書時,一名選修日語的中文系學生來找我,說他非常喜歡日本小說家奈須蘑菇的《空之境界》,準備以海德格爾的“本真本己論”為基礎撰寫畢業論文,有一些關於翻譯的句子需要我幫忙核對。題目定為〈人之生存情態與生存領悟的再現——詮釋《空之境界》小說中的生命哲學書寫〉,霸氣十足!我在閱讀過程中被奈須蘑菇的魔幻世界觀吸引,折服於他的洞察力。這部奇幻小說後來出了漫畫版,藉著圖像描述人內心的孤獨與虛無感,對生命之源的探索,極有衝擊力。
漫畫屬於特殊文本,它帶動了動畫、電影、演劇、音樂、電玩、手遊等以創意為主的文化產業鏈。放眼漫畫市場,歐美式主流漫畫大多偏向於超級英雄主義;港臺漫畫有過黃金時期,是陪伴許多青少年成長的童年記憶;80年代日本漫畫脫穎而出,取勝於豐富多元的敘事題材,故事情節聯於時代脈動,人物角色也貼近現實生活。不僅青少年,就連成年人也為之痴迷。以近期田村由美的《勿言推理》為例,敘事精巧,邏輯清晰,改編成電影后風靡亞洲,爆炸頭的菅田將暉被譽為人間仙人掌,一躍成為頂流小生。
普通會員 | VIP![]() |
VVIP | |
---|---|---|---|
星洲網平臺內容 | |||
星洲公開活動 | |||
禮品/優惠 | |||
會員文 | |||
VIP文 | |||
特邀活動/特級優惠 | |||
電子報(全國11份地方版) | |||
報紙 | |||
ADVERTISEMENT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朱洋熹是以英语为书写语言的越境作家,及川老师把她唤作第三文化小孩(Third Culture Kids)。朱洋熹毕业于哈佛大学,初期作品《彼岸之嫁》以19世纪英殖民时期的马六甲华人社会为场景,融入“冥婚”习俗,含有悬疑和恐怖色彩……
在全球化时代,各种通讯科技飞速发展,手机、电脑以至Wi-Fi在生活中无所不在,加上交通的便利,大大缩短了地球上的时空距离,整个世界成为地球村。因移民、留学、工作、结婚等因素旅居海外的华人与日俱增,特别是从事文字工作者,他们在母语与外语之间往返,超越语言、文化与国籍的越境文学应运而生。
在汉字文化圈,华语是东亚及东南亚地域的公用语(Lingua Franca),马华文学在华人文学中占有较特殊的地位。
近日读了马华文学日文译者及川茜导读贺淑芳《湖面如镜》的文章,她深厚的文学造诣令人钦佩,刷新了我对华人文学的认知。
《湖面如镜》和《别再提起》已相继被译为英语、马来语、日语、韩语和葡萄牙语,可称之为语言上的越境。在地理上越境的作家有李永平(已故)、张贵兴、李有成、黄锦树、张锦忠、陈大为、锺怡雯、梁金群、马尼尼为,他们在台湾以中文创作。黎紫书也是,但她不是留台的,是文学界的异数。还有移居英国的欧大旭、定居南非的陈团英、落脚美国的朱洋熹、长住挪威的龙丽云等越境作家群。他们的共通点是拥有马来西亚的文化根源,却用英语或移民地语言创作。主要作品也以马来亚/马来西亚文化为元素,故事大都围绕着家乡的人事物来发展。
普通会员 | VIP![]() |
VVIP | |
---|---|---|---|
星洲网平台内容 | |||
星洲公开活动 | |||
礼品/优惠 | |||
会员文 | |||
VIP文 | |||
特邀活动/特级优惠 | |||
电子报(全国11份地方版) | |||
报纸 | |||
朱洋熹和欧大旭、陈团英一样,也是以英语为书写语言的越境作家,及川老师把她唤作第三文化小孩(Third Culture Kids)。根据《哈佛杂志》、《纽约时报》的访谈,朱洋熹毕业于哈佛大学,她的初期作品《彼岸之嫁》(The Ghost Bride,2013)以19世纪英殖民时期的马六甲华人社会为场景,融入“冥婚”习俗,含有悬疑和恐怖色彩;2020年被Netflix改编为电视剧集,颇获好评。第二部小说《夜虎》(The Night Tiger,2019),故事背景设在30年代的马来亚,结合白虎的食人传奇、投胎转世的民间传说。最新作品《狐妻》(The Fox Wife)尚未有中译本。
龙丽云是文化人类学者和认证蘑菇专家,年轻时曾以交换生身分游学挪威,在那里遇见后来的丈夫。52岁时因人生伴侣猝然逝世,有过10年的悲伤,最终在挪威的森林里发现神奇的蘑菇世界,从而获得疗愈与救赎,重新找到生活的意义。出道之作是用挪威语写的《寻径林间——关于蘑菇和悲伤》(2019),描述自己如何透过采集野菇感受生命喜悦的旅程。她的自然书写跨越语言与国境的藩篱,写作题材饶富趣味。
以非母语书写的作家中外都有,泰戈尔、康拉德、纳博科夫、鲁西迪、昆德拉、高行健和哈金都是。期待拥有多元文化背景的马华作家们继续创作更多跨语言跨文化的作品,在国际文学场域发光发热。
相关文章: 叶蕙/艺术家李健省 牛忠/一镜到底 张丽珠/午后的椰花酒 曾昭智/儒医锺士杰先生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