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10日讯)讨论自己的身后事会让一些人感到不舒服,不过医疗社工发现往往只须主动提及和提供安全的讨论空间,多数人都愿意分享想法,以自己希望的方式走完人生最后一段路。
医疗社工助理解病患喜好愿望
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首席医疗社工许玲莉(38岁)主要的工作,是关注临终病患生活里重要和有意义的事情,帮助他们身边的人理解病患的喜好和愿望,再展开较为难以开口的对话。
她对新加坡《联合早报》说:“我的服务对象通常是癌症病患,部分会在发病和治疗过程中出现病痛,我们的重点是提供安慰,因为他们通常不仅面临身体上的困扰,还会有精神、情感、人际关系甚至生存方面的担忧。我们会提供社会心理支持,并通过咨询和其他干预措施,帮助患者及其家人适应医疗和非医疗状况的变化。”
从业15年每天仍被病患激励
许玲莉从小就习惯倾听朋友谈论他们面临的大小问题,并意识到通过倾听能帮助他人,从而萌生成为医疗社工的念头,希望能改变人们的生活。即便已投入这行15年,但她每天还是能从与病患的交流中得到激励。
最令她印象深刻的,是一名妻子已过世,有一个女儿和孙子的病患。这名病患希望与家人一起度过最后一个圣诞节,在家中走完人生最后一段路,然而他的病情导致护工须全天候照料。女儿虽想照顾他并完成他的遗愿,但因要照顾孩子又无力承担看护费用,无法这么做。
“鉴于他的情况,我向新加坡国立大学癌症中心的癌症基金申请,帮助支付他的护理费用,并安排加快他出院的流程。令我们感到欣慰的是,在帮助他获得资助金的同一天,他就能回家与家人共度时光。他在家里由他所爱的人陪伴,度过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
许玲莉希望让更多人了解和接受慈怀疗护,不将其视为令人沮丧的话题,而是秉持着尊重和富同情心的态度,支持人们在患病期间得到维护尊严且高质量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