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10日訊)討論自己的身後事會讓一些人感到不舒服,不過醫療社工發現往往只須主動提及和提供安全的討論空間,多數人都願意分享想法,以自己希望的方式走完人生最後一段路。
醫療社工助理解病患喜好願望
新加坡國立大學醫院首席醫療社工許玲莉(38歲)主要的工作,是關注臨終病患生活裡重要和有意義的事情,幫助他們身邊的人理解病患的喜好和願望,再展開較為難以開口的對話。
她對新加坡《聯合早報》說:“我的服務對象通常是癌症病患,部分會在發病和治療過程中出現病痛,我們的重點是提供安慰,因為他們通常不僅面臨身體上的困擾,還會有精神、情感、人際關係甚至生存方面的擔憂。我們會提供社會心理支持,並通過諮詢和其他干預措施,幫助患者及其家人適應醫療和非醫療狀況的變化。”
從業15年每天仍被病患激勵
許玲莉從小就習慣傾聽朋友談論他們面臨的大小問題,並意識到通過傾聽能幫助他人,從而萌生成為醫療社工的念頭,希望能改變人們的生活。即便已投入這行15年,但她每天還是能從與病患的交流中得到激勵。
最令她印象深刻的,是一名妻子已過世,有一個女兒和孫子的病患。這名病患希望與家人一起度過最後一個聖誕節,在家中走完人生最後一段路,然而他的病情導致護工須全天候照料。女兒雖想照顧他並完成他的遺願,但因要照顧孩子又無力承擔看護費用,無法這麼做。
“鑑於他的情況,我向新加坡國立大學癌症中心的癌症基金申請,幫助支付他的護理費用,並安排加快他出院的流程。令我們感到欣慰的是,在幫助他獲得資助金的同一天,他就能回家與家人共度時光。他在家裡由他所愛的人陪伴,度過生命的最後一段時光。”
許玲莉希望讓更多人瞭解和接受慈懷療護,不將其視為令人沮喪的話題,而是秉持著尊重和富同情心的態度,支持人們在患病期間得到維護尊嚴且高質量的醫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