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看見一則臺灣新聞,某公司有新同事第一天上班,報到後坐在位子上打開早餐正要吃,被告知上班時間開始後就不能吃,結果中午休息時間就一去不回了。這新聞引起廣泛的討論,“若發現你的新公司不能吃早餐,你會跟他一樣帥氣走人嗎?”
不是生長在臺灣的人看了此則新聞,肯定會大吃一驚,認為“有那麼嚴重到需要離職嗎?”或是“什麼,竟然可以邊吃早餐邊上班?” ……
ADVERTISEMENT
其實臺灣人從小學生到成人,幾乎每個人早上都會拎著一袋早餐踏入校園或公司。到學校,第一件事便是拿出早餐享用,邊與同學話家常,那是一段幸福時光;出社會工作,上班坐上位子後便打開早餐,開始邊吃邊工作,享受著美味現做溫熱的餐食。當早晨的幸福活力來源被禁止時,寧願辭職走人,似乎也就見慣不怪了!而我也是嫁來大馬後,才發現臺灣上班族覺得的“再正常不過”,對他人而言卻是“不可思議”!
在大馬,我習慣帶著早餐到公司休息區享用,日復一日,雖然休息區大多數只有我一個人,但我從未覺得奇怪。直到近期有同事問我,“你為什麼不在家吃早餐?”這個問題我從未思考過,一時之間反應不過來,語塞。
難怪,這些年來鮮少看見同事攜帶早餐來公司享用。百口莫辯,我也思索著“為什麼不在家吃早餐?”最後結論是:“從小到大拎著早餐上學、工作的這份幸福感,以及記憶的累積,很難割捨!”這是沒住過臺灣的人所不能理解的。
大馬的早餐其實沒有太多的選擇,美其名稱為早餐,卻幾乎都是午餐也能吃到的餐食。我則入境隨俗,早餐不再像臺灣一樣天天到早餐店打包,而是每天早起自己準備料理,再拎到公司享用,依然守著我那分外帶的晨間幸福感。
習以為常後,當我回臺灣,才瞭解早餐店真的是一件很臺灣的事,世界上很少有地方和我們一樣,能讓早餐走出家庭之外,也突顯了臺灣人早餐喜愛外食外帶的習慣。即便在家無所事事,臺灣人也會特地外出買早餐回家享用,連咖啡、奶茶等飲料也一併外帶;假日為了吃早餐也會早起,只因365天,早餐可以有365種選擇,從豐富多變的食材與口味,到充滿人情味的互動與食物的溫度,3分鐘做好一份蛋餅,5分鐘完成一套三明治,不管是要辣不要辣、吐司要烤焦一點、半熟蛋或是全熟蛋、漢堡不要抹沙拉醬等等,只要是在有限的時間、人力之下,老闆大多樂於客製化,以及飲料從冰、溫、熱一應俱全,糖分可調整,滿足各種需求。
幻想著可以開臺灣早餐店
“便利、快速、經濟實惠、多元選擇、人情味”,是臺灣早餐的特色。而一家又一家早餐店在街頭巷尾高密度地成長,也成了臺灣獨特的“街角風景”。它們不單反映出早餐產業的時代性,也承載著不同世代的記憶累積,如今連便利商店也販賣眾多的早餐商品。
而我,一整天的餐食裡,最愛的就是早點,不管是中式的蛋餅、煎餃、飯糰、鍋燒意麵,還是西式的漢堡、鐵板麵、鬆餅、貝果,又或是米粉、面類、粥類、粽子、羹湯等傳統餐食。先生回來大馬最懷念的也是臺灣早餐,還幻想著可以在這裡開一間臺灣連鎖店般販賣多樣化食物的早餐店,生意肯定火紅。流著口水,笑著做著他的白日夢!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