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12日訊)新加坡南僑中學的學生湯靜璇(17歲)自幼患小兒麻痺症,行動不便 ,小時候連握筆寫字都難,不過她意志堅強,始終沒有放棄學習,還成了運動健將,學業運動兩不誤。
湯靜璇的母親在她小時候讓她嘗試各種運動;在五六歲時,她經物理治療師推薦而接觸游泳,從此愛上這個運動,14歲進入國家隊。她曾代表新加坡參加2022年和2023年的東盟殘疾人運動會,共獲得兩枚銀牌和三枚銅牌,還曾打破三項國家紀錄。
然而,要兼顧訓練與比賽以及學校課業不是件容易的事。湯靜璇在接受《聯合早報》採訪時說,去年準備O水準會考期間,她還同時為東盟殘疾運動會和殘疾游泳世界系列賽備戰,可是左手卻受傷了,使她感到沮喪,擔心會影響比賽,也曾考慮放棄。
幸好,隊友和同學在備賽和學業上給予了她很多支持,父母更是對她呵護備至,終於幫助她走出了低谷。
同學拍下講課方便自習
“在泰國參加訓練營的兩個星期,我把功課和電腦帶在身邊,晚上向年長的隊友請教。同學也把老師在課堂上的講課拍下來給我自習。”
星期四(1月11日)O水準會考成績放榜了,湯靜璇取得不錯的成績,看著她堅強前行的媽媽禁不住流淚了。
湯靜璇的母親受訪時說:“靜璇是個乖巧的孩子,一路走來並不容易,一切都是她自己努力的成果!”
蘇翰樂:給她講解數學習題
蘇翰樂(17歲)與湯靜璇是小學同學,並且一起升上南僑,經常給她講解一些數學習題。他在這次O水準會考中取得很不錯的成績。
蘇翰樂受訪時說,除了數學,他一直對中文有濃厚的興趣,小時候喜歡玩成語接龍,還跟母親比賽看誰能接更多成語。到了中學修讀文學課,讓他對中華文化有更深的理解,尤其在中三參與華文語文特選課程(CLEP)並獲得獎學金後,他更開始學習如何以華文進行創作。
這個男生與記者分享了自己不斷進步的方法,就是經常幫助同學解題。他說,在教導別人時,會更清楚如何答題。“我永遠記得老師的一句話——學而知不足,教而知困。”
他的理想是成為華文教師,將所學所得傳授給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