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堅信,即使在政黨對立、政治極化、社會撕裂、假消息滿天飛,以及地緣政治緊張、國際形勢險峻的內憂外患下,華人世界唯一民主政體的選民仍有足夠智慧去決定臺灣的未來。
ADVERTISEMENT
對國人而言,世界上有這麼一個既熟悉、卻又非常陌生的地方。它是很多人想往的旅遊目的地,也是求學追夢的理想之地。
對很多大馬華人而言,撇開政治立場不談的話,相信大多數人對臺灣有著正面的印象。臺灣被視為一個發達、先進且具有獨特文化的地區。寶島獨特的自然景觀、壯觀的山脈、迷人的海岸線,以及極其豐富的文化遺產和歷史背景,包括寺廟、歷史建築、傳統手工藝和節慶活動等,這些都深深吸引著遊客和文化愛好者。
此外,臺灣也因其發達的科技產業、教育體系和醫療服務而備受讚譽。高等教育機構享有良好聲譽,許多人也將臺灣視為尋求高質量教育的選擇之一。臺灣在科技創新和製造業方面也有著引人矚目的發展,包括近期爆紅的輝達及“護國神山”臺積電,讓這個人口不到2500萬、甚至在國際社會稱不上國家的島嶼被視為亞洲地區的一股重要力量。
臺灣將在本月13日迎來至關重要的選舉,由於語言通暢無阻,加上信息的傳播和交流的增加,相信這是許多大馬華人本年度最關注的大選之一。除了守土的民進黨對上欲東山再起的國民黨,還有柯P領導的民眾黨,而後者絕對是臺灣史上勢力最強的第三股勢力,為本屆大選的可預測性增添難度。
一般而言,國民黨被視為維護臺灣傳統價值觀和穩定的代表,有著豐富的政治經驗和較為保守的立場;民進黨則主張臺獨、推動本土化和進步,是民主價值的代表;而對民眾黨的印象或許僅停留在柯文哲領軍、受到年輕人青睞的新黨。更簡單粗暴的印象是:國民黨親中、民進黨反中、民眾黨不成氣候。
擁有獨特的地理位置、歷史和在大國角力中的角色,使得兩岸關係成了臺灣選舉不可或缺(和炒作)的議題。許多媒體描繪國民黨有助穩定兩岸關係,有利於臺灣經濟發展和降低臺海的緊張局勢;民進黨拒絕中國,繼而導致曾為亞洲四小龍的臺灣經濟發展停滯不前。按照這樣的邏輯,選擇國民黨既可避免兵戎相見、又可發大財;反之投綠營的話,既跟錢作對,還會禍害後代。
談到政治時,我們經常會掉入直觀而簡單的解決方案的陷阱。很多人似乎傾向認為,只要做出改變,就可扭轉結局。比如說,當國家經濟低迷時,人民認為換掉政府,情況就會有所改變,甚至相信讓納吉重當首相就能挽救經濟頹勢,而完全忽視宏觀經濟和微觀經濟的因素。
很多時候,局外人不一定“旁觀者清”。當我們在看臺灣選舉時,很多時候誤以為洞若觀火,實際只懂皮毛,甚至僅僅是刻板印象或偏見。中國或許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但實際上許多選民已厭倦地緣政治議題,而是希望聚焦在經濟民生上:住房成本上升、收入增長緩慢、職業前景日益黯淡、綠色能源發展、環境問題、轉型正義、人權保障等。而藍綠兩大陣營的表現,似乎已讓許多臺灣人嗤之以鼻,這也可以解釋民眾黨異軍突起的原因。
回到兩岸課題上,習近平已在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堅持和完善“一國兩制”,推進祖國統一。考慮到大多數臺灣民眾傾向維持現狀,無論是和平統一或武統,在臺灣都沒有市場。一旦習近平堅持任內實現兩岸統一,無論是國民黨或民進黨,留給臺灣執政黨的空間幾乎為零。當然,即便完成祖國統一的壯舉可讓其載入史冊,但習也不可能在無視國內局勢和國際形勢下冒然行動。
“既然不在掌控之中,那我們何必去糾結呢?不如我們做好可控的事,其他的,橋到船頭自然直。候選人的政見更重要,而我的責任不是在投票就結束了,更重要的是監督和鞭策執政黨”。這是我最近在臺媒看到的街訪片段,採訪對象是一名二十多歲的年輕女子。正當許多臺灣選民、政客、媒體和局外人以“生與死”、“和平或對抗”來給選舉貼上標籤時,年輕一代或已對此不屑一顧。
無論國民黨能否王者歸來、賴清德能否順利接棒、甚至是民眾黨能否創造奇蹟締造歷史,作為局外人的我們都應該予以尊重和祝福,畢竟這是臺灣人的選擇。我堅信,即使在政黨對立、政治極化、社會撕裂、假消息滿天飛,以及地緣政治緊張、國際形勢險峻的內憂外患下,華人世界唯一民主政體的選民仍有足夠智慧去決定臺灣的未來。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