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船是海洋文化的代表,在歷史發展的進程中生生不息、歷久彌新,具有獨特的人類文化遺產價值。無論是對海洋與自然的敬畏,還是對生命的尊重,抑或引導民眾向善,都展現了中華文化中關於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深刻內涵。
ADVERTISEMENT
1月11日,馬六甲勇全殿舉行盛大的送王船慶典,“合安號”王船在40餘支隊伍的陪同下,於早上8時30分開始出巡繞境,圍繞市區多條公路,全長9公里,用時約5小時。當晚9時,進行王船化吉儀式,慶典順利完成。本屆主題為“合呷康泰安民納福七朝王醮送王舡慶典”,得到甲州多個華社團體及宮廟的支持,吸引無數市民參與,很多信眾加入遊行隊伍。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慶典得到來自中國閩南兄弟廟宇及文化團體的支持,廈門市為此專門派出30餘人的代表團,包括大學教授和閩南文史專家等。在兩日前的勇全殿送王船儀式成功入遺3週年聯歡平安宴上,出席的嘉賓包括甲市國會議員邱培棟、甲州副議長郭子毅、甲州行政議員謝守欽、廈門市閩南文化研究會會長葉細緻等。
2020年12月17日,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中國和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和海洋的可持續聯繫儀式及實踐”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標誌著送王船儀式所呈現的文化理念被國際社會所接受。中馬兩國成功申報此項世界文化遺產,成為跨國聯合申遺的典範。
王爺信仰是源於中國閩南地區的民間文化。民眾普遍認為,王爺受上天委派,代天巡狩,定期赴人間巡查,拯疾扶危。脫胎於王爺信仰的送王船儀式,又稱“王船祭”、“王舡大遊行”等,俗稱“做好事”。靠海而生的沿海居民將葬身大海的亡魂尊稱為“好兄弟”,同情他們四處漂泊,無所歸依,因而定期迎請王爺巡視四境,建造王船普度海上罹難者,表達對生命的敬畏以及對海洋的感恩。
閩南先民在下南洋時隨身攜帶家鄉宮廟的香灰,祈求神明保佑他們平安抵達,待到異鄉安定之後,他們感念神恩,興建宮廟。分香的習俗把閩南的王爺信仰帶到南洋,成為異鄉華人的精神寄託。馬六甲勇全殿的香火來自廈門同安的元威殿,19世紀在甲州落地生根,發展出在地的送王船儀式,成為當地華人信仰生活的重要構成。
馬六甲主祀王爺的宮廟共有四座,每逢發生瘟疫,數家王爺宮廟便會聯合社區舉行盛大的王船大遊行,祈求合境平安。甲州的王船大遊行是閩南送王船在大馬的在地化重現,盛大的儀式喚醒了關於祖先篳路藍縷的歷史記憶,增進了華社的內部凝聚力。
事實上,送王船儀式不僅侷限於華社,同時也是一個區域性的集體慶祝活動,友族同胞亦廣泛參與其中。王船儀式促進了族際互動,多元宗教與文化和諧共存,增進了不同族群對在地的文化認同,從而提升了區域社會的整合程度。送王船儀式展示了普世的價值觀,希冀能夠超越甲州,為大馬國內的族群互動提供更大的借鑑意義。
2013年,馬六甲的送王船習俗終於成為大馬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原本屬於華社的信仰活動最終得以在多元的社會文化環境中脫穎而出,獲得國家和社會的認可。
作為“一帶一路”沿線上的重要節點,廈門與馬六甲積極參與彼此的王爺信俗實踐,保持著長期的溝通與互動,由此增進了兩地居民的情感交流,開創了一條民間友好交往的通途。
送王船是海洋文化的代表,在歷史發展的進程中生生不息、歷久彌新,具有獨特的人類文化遺產價值。無論是對海洋與自然的敬畏,還是對生命的尊重,抑或引導民眾向善,都展現了中華文化中關於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深刻內涵。
2023年是中馬兩國建立全面戰略伙伴關係10週年,今年又是兩國正式建交50週年,兩國領導人在共建命運共同體方面達成全面共識,之後又互免簽證,促進人員流動。跨國聯合申遺是中馬兩國通過文化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成功典範。作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送王船,將為兩國開啟更深入、更密切的人文交流,定將為兩國友好交往注入新的動力。
(《鷺島南望》是廈門大學南洋研究院和馬來西亞研究所的研究團隊就馬來西亞及東南亞相關國際問題共同撰寫的評論文章專欄,本文是系列評論的第22評。文章僅為個人觀點。)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