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得票率無法過半,反映臺灣選民對綠色的熱度正在下降,這很大程度離不開今天年輕人的政治冷感,但同時也可能是源於對社會經濟議題、民生問題和兩岸關係等方面的困擾。
臺灣2024年總統選舉經過好幾個月的喧嚷,終於塵埃落定,民進黨賴清德和蕭美琴組合一如所料的勝出。賴清德更是第一個打破“8年魔咒”的候選人,且是第一位以副總統之姿,當選總統的候選人;儘管選前賴清德給人更深綠的印象,加上副手蕭美琴曾多年派駐美國,與西方一些政界人物關係匪淺,使得賴蕭配讓中國很不放心。
ADVERTISEMENT
然而若從數據來分析,則隱約可以看到臺灣年輕選民的意向,正無聲地發生變化。賴清德和蕭美琴獲得558萬票、得票率40.05%勝出;國民黨侯友宜和趙少康得票467萬張、得票率33.49%;民眾黨柯文哲和吳欣盈票數369萬票、得票率26.46%,相較上一屆選舉,蔡英文和賴清德逾817萬票得票數、57.13%得票率,可見賴蕭配無論是在得票數及得票率,兩數據皆呈下滑趨勢,得票數相差258萬4212張、得票率差距17.08%。
賴清德得票率無法過半,反映臺灣選民對綠色的熱度正在下降,這很大程度離不開今天年輕人的政治冷感,但同時也可能是源於對社會經濟議題、民生問題和兩岸關係等方面的困擾,尤其是臺灣經濟持續低迷,甚至出現倒退,實在很難讓年輕一代,像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的那一代人,餓著肚子也始終堅守著精神信仰。
國民黨的傳統老舊,選前自亂陣腳,先是請郭臺銘上陣,然後又派出自家人侯友宜,再來試圖找柯文哲聯手,一出又一出的大龍鳳,最後皆破局告終,末了還搞了一出“五漢廢言”的尷尬戲碼。其實從選舉成績來看,如果藍白當時真能談妥,要勝出應該是沒有懸念的。
從得票率來看,柯文哲雖然未能在總統選舉中獲勝,可是他成功吸引大量年輕選民的支持,顯示臺灣年輕選民的政治傾向已經逐漸多元化。需知柯沒有太多資源,也無法像賴侯那樣全島跑透透的搞拜票活動。
從綠營或藍營拿下的絕大部分都是基本樁腳盤的選票,可以看到年輕選民已經厭倦於“不是綠就是藍”的選舉。柯文哲的政治主張和個人風格,正好跳出了“傳統”和“鄉土”,讓年輕選民覺得終於有了一個不一樣的選擇。而柯實際上也可能無心插柳地啟開了臺灣另一種不需再一鄉一鎮走透透的拜票模式。
然而,從兩岸關係的角度來看,賴清德的勝選似乎會為臺灣帶來更大的挑戰。可是從賴清德在國際記者會上,強調要在對等尊嚴的前提下,用交流取代圍堵、對話取代對抗的表態,亦顯示了他在處理兩岸關係時的謹慎態度。只不過他的談話可能仍與北京的期望有落差,而這也預示著兩岸關係,將面臨另一波的緊張和不確定性。
只是對於臺灣社會來說,選舉結果反映了人民對於未來方向的擔憂與期望。賴清德雖然強調維持臺海和平穩定,堅定守護臺灣的決心,然而社會內部的分歧和對未來的不確定性,仍是臺灣島內的真實情況;如今三黨分立是淡化裂縫的契機,還是進一步深化分裂的開始,將會是全世界華人社會所關注的。
總的來說,賴清德勝選對臺灣未來的影響是多方面的,但民眾黨的崛起,也凸顯了臺灣政治生態變遷的開始。臺灣新生代“拒藍抗綠”,對於政治多元化和務實治理的追求,將成為未來臺灣政治發展的重要方向。
賴清德雖然看起來更綠,但臺灣政治很多時候還需仰賴美國指示。持續的小動作無可避免,可是賴清德需要在兩岸關係、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等方面找到平衡點。而最關鍵的,賴清德必須確保不斷升級的小把戲,不會發生任何的擦槍走火。謹記,“善泳者溺”。
![close](/public/images/galleryclose.png)
![zoom](/public/images/galleryzoom2.png)
![image](/public/images/foursquare.png)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happy](/public/images/emoji-happy-1.png)
![shock](/public/images/emoji-shock-1.png)
![cry](/public/images/emoji-cry-1.png)
![angry](/public/images/emoji-angry-1.png)
![speechless](/public/images/emoji-speechless-1.png)
百格视频
![happy](/public/images/emoji-happy-1.png)
![shock](/public/images/emoji-shock-1.png)
![cry](/public/images/emoji-cry-1.png)
![angry](/public/images/emoji-angry-1.png)
![speechless](/public/images/emoji-speechless-1.png)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