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国际

|

国际头条

|
发布: 6:52pm 17/01/2024

中国

经济增长

李强

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

中国

经济增长

李强

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

李強達沃斯露口風 中國去年經濟增長5.2%超預期

李強達沃斯露口風 中國2023經濟增長5.2%超預期
李強週二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發表致辭。(歐新社照片)

(達沃斯17日綜合電)中國官方週三公佈2023年經濟增長數據,惟中國總理李強搶先於週二在達沃斯透露,去年中國經濟實現了5.2%的增長,超過了官方預定的5%的目標。

李強週二在達沃斯第54屆世界經濟論壇(WEF)致詞時強調,中國堅持不搞強刺激而是加強內生髮展動力。他又向外資喊話呼籲繼續投資中國。

ADVERTISEMENT

強調仍是全球經濟推動力

綜合德國之聲和《紐約時報》報道,受內需疲軟的影響,中國的工業領域去年曾面臨沉重壓力。此外,曠日持久的房地產危機以及取消疫情防控後,並未出現消費熱情高漲的情形,也使得去年中國經濟處於低迷狀態。

李強強調,中國經濟仍在不斷發展壯大,仍將是全球經濟的重要推動力。

他表示,中國對外開放的經濟政策絕不會發生改變。他說:“投資中國市場不是風險,而是機會。”

中國國家統計局週三公佈,去年經濟按年增長5.2%,高於5%左右的目標,與市場預期相若,並高於2022年的增長3%。

單計第4季經濟按年增長5.2%,增速較第3季加快0.3%;按季增長1%。

初步核算,2023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126兆零582億元(人民幣,下同),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5.2%。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8兆9755億元,比上年增長4.1%;第二產業增加值48兆2589億元,增長4.7%;第三產業增加值68兆8238億元,增長5.8%。分季度看,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按年增長4.5%,二季度增長6.3%,三季度增長4.9%,四季度增長5.2%。
消費方面,市場銷售較快恢復,服務消費快速增長。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7兆1495億元,按年增7.2%。

中國國家統計局局長康義在記者會中提到,2023年中國頂住外部壓力、克服內部困難,國民經濟回升向好,高品質發展紮實推進,主要預期目標圓滿實現。然而,目前外部環境複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上升,經濟發展仍面臨一些困難和挑戰。下階段要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加大宏觀調控力度,統籌擴大內需及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鞏固及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持續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及量的合理增長。

經濟學家:經濟風險仍在

中國去年全年經濟成長率成功“保5”,不過有經濟學家提醒,雖然經濟已回穩,但需求不足、預期偏弱、風險較高的問題仍存在。

中央社引述中媒報道,中國去年3月發佈政府工作報告時,將全年的經濟成長率目標訂為5%左右,當時被外界認為“不意外,但卻是相對保守”,並認為要達標並不困難。

對於順利達標,經濟學家認為是多種原因造成的。

據第一財經報道引述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分析,去年第4季整體經濟情勢平穩,並在“就業和收入支撐民眾消費回暖”、“產業升級與結構優化下的新增長動能”、“政策效應持續釋放”等3個原因支持下持續回穩。此外,因基期相對偏低,因此拉高了2023年第4季的經濟成長速度,連帶使去年全年的經濟成長率目標達標。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王一鳴提醒,雖然經濟已平穩回升,但需求不足、預期偏弱、風險較多的問題仍然存在,對2024年經濟面臨的困難和挑戰仍要有充分的估計。

中國今年的經濟成長率目標將於兩會期間發佈,據日前英媒引述消息人士指出,官方可能會將今年目標設定在5%左右,與去年持平。而部分國際機構的預測則較保守,普遍落在4.5到4.8%之間。

新計法不算在校生
中16-24歲失業率14.9%

中國國家統計局週三公佈數據指,中國去年12月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1%,其中16至24歲青年失業率在停更5個月後重新公佈,為14.9%,但統計口徑剔除在校學生。

國家統計局公佈,2023年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值為5.2%,比上年下降0.4%。

值得關注的是,本次公佈的失業率註明是“不包含在校生”,是官方自去年8月起暫停發佈青年人失業率後,首次使用新的計算方法公佈數據。

國家統計局表示,考慮到社會建議、國際標準、國情等,對年齡分組的失業率統計作出調整,增加發布不包括在校生的16至24歲、25至29歲勞動力失業率。統計局今後將按月發佈不包含在校生的16至24歲、25至29歲,以及30至59歲勞動力失業率。

統計局局長康義表示,去年全國16至24歲城鎮人口中,在校生佔比60%多,達到近6200萬人;至於非在校生佔比30%多,有約3400萬人。從國情去看,在校生主要任務是學習,而不是兼職工作。如果把在校生包含在年齡分組內,會把在校尋找兼職和畢業後尋找工作的青年混在一起,不能準確反映進入社會真正需要工作的青年人的就業失業情況。

他指,測算不包含在校生的年齡分組失業率,有利於更準確反映進入社會的青年就業和失業情況。

剛就業大學生 58%收入少於3945

另外,中央社報道,據教研機構麥可思研究院統計,中國2022年畢業的大學生57.7%步出校園半年後平均月收入低於6000元(人民幣,下同,約3945令吉),月收入破萬僅6.9%。

據報告,2022年大學畢業生半年後從事的主要職業類中,年收入排名前10以工商領域佔多數,其中電腦與數據處理、網路開發及應用、經營管理、電氣/電子、生產/營運類,平均年收入都超過8萬元。

網傳80%畢業生出國 清華闢謠是8%

針對網傳“清華畢業生80%都出國”,清華大學在官方微博闢謠,指清華2023屆畢業生出國(境)深造比例總體為8.0%。此外,根據清華校友總會“清華人”小程序註冊信息,近20年來出國留學完成學業的清華校友大部分已歸國工作。

據中央社本月稍早報道,中國經濟不振,大學畢業生就業不易,上海復旦大學公佈的報告顯示,去年復旦的應屆大學畢業生直接就業率18.07%,約70%選擇繼續深造。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