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綠藍白的權力遊戲博弈,足以讓大馬的綠紅藍得到啟發,特別是希盟如何從國民黨的經驗進行沙盤推演,以及扎希從老柯身上學習生存之道。
臺灣這一次的總統和立法院(國會)選舉,和大馬有相近之處,但結果不盡相同。
臺灣選舉是三腳督(三腳柱)的形勢。民進黨、國民黨、民眾黨各成一柱,民進黨大一些,國民黨中等,民眾黨小一些;不過,沒有一個政黨可以一柱擎天,也改變了過去兩黨各據一方的局面。
大馬的態勢也是如此。希盟、國盟、國陣已成三股既定力量(砂盟和沙盟作用有別,暫且不表),第15屆大選下來,也是三腳督形態。
主要的差別在於臺灣總統制可以讓少數當選,大馬內閣制必須過半才能組成政府。所以民進黨的賴清德以40%選票當選,而安華同樣未過半數,必須借國陣支持出任首相。
然而,如果當初國民黨的侯友宜和民眾黨的柯文哲合作,則侯柯應該可以壓倒賴清德,就如同安華和扎希攜手,慕尤丁就此飲恨。
這種三腳督結構,註定二角之和大過一角;扎希和柯文哲都是小弟,理論上不可能成為大哥,但是,卻可以決定讓誰成為大哥。
三腳督的結構會維持下去。下一屆選舉,預料國盟和希盟依然勢均力敵,壓不倒對方,而國陣依然會是小弟,只要它繼續挺希盟,就可以延續團結政府,一旦它投向國盟,就是換新政府。
臺灣大致亦是如此。藍白如果合作,下屆選舉可以扭轉局面,否則很難扳倒民進黨。
答案看起來很簡單,如同小學生的算術題,問題是,柯文哲卻選擇不和國民黨合作,放棄副總統和政府職位。難道柯文哲和他的團隊都是傻子,連一加一大於一都算不出?
當然,柯文哲不是傻瓜。他知道藍白合可以贏,他也瞭解獨立參選總統的勝算很低,但是,他還是選下去。為什麼?
其一、總統藍白合,贏家是國民黨的侯友宜。臺灣的總統制下,總統近乎擁絕對權力,副總統形同花瓶,實際作用還低於行政院長和立法院長,地位近似被形容為深宮怨婦的美國副總統哈里斯(賀錦麗)。
其二、一旦柯文哲和國民黨合作,很多民眾黨的支持者將會鳥獸散。柯文哲和民眾黨的基本盤是年輕人和中間選民,而年輕人大部分不支持國民黨,中間選民則不認同民進黨和國民黨,他們就是因為不支持綠和藍,才會支持白(民眾黨)。
一旦藍白合,柯文哲固然可以當選副總統,民眾黨也是執政一員,但是,柯文哲難免只是侯友宜的跟班,民眾黨也成為國民黨的小弟。民眾黨未來無法壯大,更可能在柯文哲之後泡沫化。
而柯文哲參選之下,敗選是預料中事,但是,成績卻相當亮眼,他得到26.46%選票,只比候友宜少了7%,這讓老柯形象不墜,隨著年輕選民不斷增加,民眾黨前途更是看俏。
敗選總統的柯文哲,其實並沒有輸。
臺灣的三腳督,給予大馬主要兩個啟示。
普通会员 | VIP | VVIP | |
---|---|---|---|
星洲网平台内容 | |||
星洲公开活动 | |||
礼品/优惠 | |||
会员文 | |||
VIP文 | |||
特邀活动/特级优惠 | |||
电子报(全国11份地方版) | |||
报纸 | |||
第一、國盟形同民進黨,同樣是綠色之外,兩者都擁有堅強意識形態,國盟是宗教和種族,民進黨是省籍情結和反中意識;而國民黨和希盟則傾向務實主義政黨。意識形態比務實主義更容易煽起群眾情緒,也更容易捆綁支持者,所以,大馬國盟和臺灣民進黨都居領先地位。
同樣排名老二的希盟和國民黨,必須爭取到第三黨的支持。希盟做到了,國民黨則失敗。
不過,這不表示希盟下屆理所當然的還可以得到國陣,以及砂沙聯盟的支持。特別是國陣存在變數。
第二、國陣的處境近似民眾黨。扎希和安華合作,沒有為國陣爭取到更多選票,反而流失了很多原有的支持者。那些不認同希盟的國陣選民,紛紛轉而投入國盟懷抱。
這也是柯文哲所擔心的事。一旦他和侯友宜合作,民眾黨很多選民不滿之下,會轉投民進黨。
這種模式轉移不難理解,也一再出現。就如以前英國第三大黨自由民主黨(Liberal Democrats),原本獲得中間和年輕選民的青睞,是保守黨和工黨以外的選擇。不過,2010年大選出現懸峙國會,自民黨獲得保守黨招手,組織聯合政府,自民黨黨魁克萊格(Nick Clegg)出任副首相。
自民黨成為保守黨小弟,支持者紛紛失望而去,從此一蹶不振。
三腳督提供了不同的可能性。臺灣綠藍白的權力遊戲博弈,足以讓大馬的綠紅藍得到啟發,特別是希盟如何從國民黨的經驗進行沙盤推演,以及扎希從老柯身上學習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