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言路

|

社论

|
发布: 8:10am 18/01/2024

社论

水费

水资源

用水量

国家水务委员会

社论

水费

水资源

用水量

国家水务委员会

社論.水費調漲喚醒全民珍惜水資源

透過調漲水價鼓勵民眾節約用水,是良性循環;其實省下的錢不多,但卻可能養成全民節約用水的好習慣。

ADVERTISEMENT

國家水務委員會(SPAN)宣佈,自2月1日起,大馬半島和納閩聯邦直轄區每月超過20立方米(m3)的家庭用戶,每月水費調漲幅度介於1.6令吉至8令吉,或每日調漲5仙至27仙。而每月用水量高達20立方米的非家庭用戶,每月水費將調漲40仙至2令吉,或每日調漲1仙至7仙的幅度,這包括由電力供應商向供水和汙水處理運營商收取的能源附加費。

根據國家水務委員會的數據,2022年實際記錄到的每立方米水供服務實際成本為1.75令吉,所以這次調整後依舊低於實際成本。再者經過這次的水費調整,水供運營商可以更有效地持續投資發展水供系統的基礎設施,包括建造或升級水處理廠、更換殘舊水管、定期維護及更有效地處理投訴,以確保連續性的水供服務,滿足用戶的期望。

政府每次提及調漲水電費,“是否會影響B40群體的生計”?成了民間普遍關心的課題。在討論水費、電費調漲的課題時,也應探討大馬人用水、用電的習慣、水電費價格佔全球的排名……,進一步瞭解大馬人民是否常年存在浪費水電的壞習慣?如果有,那麼我們應該支持“以價制量”。B40群體就透過PADU機制提供補貼吧!

全球水資源短缺是因為氣候變遷所導致,部分地區面對異常的大旱或洪澇現象,這種情況已經很難逆轉;而過度用電(火力發電與汽油消耗)導致全球2023年二氧化碳排放量高達367億噸,去年底在阿聯酋舉行的COP28會議,“2050年碳淨零排放”依舊是討論的主題。

二氧化碳排放導致氣候變遷,氣候變遷引發天候難測及降雨量減少;所以,如果這次提高水費(及之前的電費),能因此喚起一般民眾或百貨商場(企業經營者)的覺醒,達成省水省電的節約習慣,我們認為這是好事。

平常,我們關心幾時又制水?關心何時水費又上漲?但有誰關心我們一天洗幾次澡?1個滿浴缸的水有多少公升?我們洗碗、洗菜、刷牙時,任由水喉開著的壞習慣可否改一改?我們誰關心每分鐘因此浪費多少公升的自來水?

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全球每日人均用水量為165公升。但大馬國家水務委員會資料卻顯示,近10年,大馬每人每日用水量超出210公升,足足超出全球平均值的27%。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曾經指出,大馬人是亞洲用水量最高的國家,大馬人一般每天洗澡2至3次,而且不是mandi kerbau,這個習慣震驚世界。

與新加坡比對,彼岸的家庭平均用水量從2016年的每人每天148升下降到2019年的每人每天141升。新加坡公用事業局的目標是,到了2030年,每人每天用水量為130升。新加坡甚至立法規定家居水喉的有效流量(Water Efficient Flow Rate)為每分鐘4公升到6公升。大馬呢?水壓越大越好,水儘量用,因為水費便宜。

大馬水務委員會網站披露,截至2022年,大馬是東盟國家中水費第4低的國家,即每立方米1.22令吉。比我們高的越南1.37令吉、泰國1.68令吉、菲律賓2.92令吉、新加坡5.88令吉。但除了新加坡,越、泰、菲的國民人均所得比我們低得多。所以透過調漲水價鼓勵民眾節約用水,是良性循環;其實省下的錢不多,但卻可能養成全民節約用水的好習慣。

2022年國際水協會(IWA)公佈調查各國平均單位水價,雖然只比較了30個國家∕地區,排名28的臺灣每立方米1.36令吉,比大馬還高,更別說馬耳他(16.5令吉)、美國(8.3令吉)、不缺水的芬蘭(7.3令吉)、有節約用水習慣的日本(4.5令吉)……

《2020年糧食及農業狀況》報告指出,全球32億或40%人口面對水資源短缺問題,約有12億人口生活在嚴重缺水和水資源短缺的農業地區。嚴重缺乏水資源的地區,平均每人日用水量不足大馬的20%。

2021年世界水日主題為“珍惜水、愛護水”(Valuing Water),現今工業及科技飛速進步,水資源的供應愈發的重要,在氣候變遷的影響下,水資源短缺是當今世界面臨的重大課題,加上人類的過度開發,導致水體汙染嚴重,水資源日益緊缺,一再警示世人應該更加珍視水資源。

上述這份報告聚焦全球面對水資源短缺挑戰,全人類有責任關注提升用水效率、推動對水資源綜合管理,加強水資源保護、可持續性與廢水回收使用,以解決日益嚴峻的淡水缺乏問題,同時廣泛宣傳以提高民眾對水資源保護的認知,就如同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這是政府與全民的責任,無論T20抑或B40。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