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议会第一大党,国民党必须获得民众党的支持才可以出任议长,主导立法权。同理,民进党籍的台湾总统赖清德如果要推动任何法案,都必须获得民众党的支持。这么一来,原本的两线制,就进入了三强之势。
刚刚过去的台湾选举给了很多“民主发展中”国家一个很好的启示。台湾总统和立法院(国会)选举井井有条的完成,当中没有引发任何选票争议,这本身就是一个最伟大的胜利。
ADVERTISEMENT
除此以外,败选的总统候选人──侯友宜、柯文哲,都第一时间承认败选,并致电胜出的赖清德。这种坦荡荡承认败选的风度,更是难得一见。
最重要的,台湾立法院选举首次出现三党不过半,从以前的国民党、民进党的两线制,现在成为三足鼎立之势。民众党作为一个成立不到5年的新党,在不分区立委得到22%的政党票,得以和获得34%和36%的国民党和民进党分庭抗礼,让台湾立法权呈现三足鼎立之势。
作为议会第一大党,国民党必须获得民众党的支持才可以出任议长,主导立法权。同理,民进党籍的台湾总统赖清德如果要推动任何法案,都必须获得民众党的支持。这么一来,原本的两线制,就进入了三强之势。
这种态势,对比两线制而言,对妥协政治可能更有好处。两线制的好处,在于两个几乎同等强大的政党可以随时轮替对方。但坏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就是在野的一方由于几乎拥有同等的能量,那么它肯定百般阻扰执政党的施政以达到瘫痪政权的目的,从而可以在下一轮的选举中取而代之。
三党鼎立的形势就复杂了,因为执政党如果没有获得最大在野政党的配合,它可以随时转向,寻求另一个在野党的合作,间中只需要修改合作的条款,或者答应第三党的政治诉求。这么一来,最大的在野党,如台湾政坛的国民党,绝不可能实行强硬的抵抗,因为这种焦土政策只要民众党获得民进党的妥协就会破局。
如此一来,三党反而可能争相通过有利于本身政党的法案。如是,传统两线制的对抗、抵抗政治模式(confrontation model)就会逐渐转变为协商、妥协模式(consensus model)。
三党会随着不同的法案随机组成不同的政治组合来协商和通过相关法律。这么一来,立法权的效率提高了,政党的容错率也相对进步了。政党之间的博弈可以更为良性,更聚焦于政策管理和辩论上,最终获益的就是国民。这个时候,就是一个三赢的局面──国家、人民、政党都是胜利者。
那马来西亚会否形成三党制呢?眼前最大的难度还是在制度层面。
台湾选举政治里的不分区立委,简而言之就是让选民选人之余还有另一张选票来选党。只要总得票数过5%,那么就可以分配不分区议席。
这种制度对于小党的生存和发展大大有利,因为小党一般上无法全面耕耘各个选区;但不分区立委制度让他们可以聚焦于大层面的议题,通过这种方式吸引选票。只要占据特定数目的议席,就可以获得不对称的影响力。而马来西亚目前还没有相关机制。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