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我看的最後一本書,是關於心臟外科發展歷史的《心外傳奇》。這本書講述心臟如何從外科手術的禁區,經過一代又一代醫生的勇敢創新和努力之下,發展出人工心肺機、心導管檢查、心臟搭橋手術等診斷及醫療手段。雖然內容提到很多醫學名詞和醫學基本概念,可是讀起來不但不晦澀,作者還把那段醫學史說得波瀾壯闊有血有肉,我想這就是科普該有的樣子。
科普從來都不容易,因為科學本身是一門龐大的學問,作者要從中挑出一部分一層一層地剝,讓讀者在不用瞭解複雜結構和深層肌理的前提下,也能把這一部分給講明白,最好還能講得很精彩。
ADVERTISEMENT
因為【新教育】的屬性,我經常採訪不同領域的科學家,比如上個星期可能還在瞭解什麼是原發性高醛固酮症,這個星期卻要寫婆羅洲的生物群系,而下個星期則要訪問材料工程系教授。這些報道當然說不上是科普文章,可是內容因為觸及受訪者的專業,所以通常都需要介紹受訪者在做些什麼科學研究。常常我本身好不容易把這些科學研究給理解清楚了,但接下來其實才是更困難的部分:要如何把科學概念轉碼成“人話”,用通俗易懂的話去講可能很複雜的事情。
報章作為大眾媒體,讀者有老有少;有博士生有小學生;有理科生也有文科生,大家對科學的理解能力不太一樣,所以到底要寫得多淺白才叫通俗易懂,有時候真的不好拿捏,要做到雅俗共賞就更難了。
雖然報章無論從篇幅或深度而言,都不能跟科普書相比,但如果報章文章能開啟讀者對某個科學領域的認識和興趣,那麼媒體也算是盡了一點科普的責任吧。
這是2022年底採訪馬來西亞國際醫藥大學陳碧玉教授的時候,對方一邊講解她的毒理學研究,一邊給我劃重點,我就像是上了一堂毒理學101入門課那樣,非常有趣。
可是當我要開始寫報道,痛苦就來了:到底要如何把那些豐富的知識點濃縮起來,再以通俗的文字輸出?
可惜這篇報道要說的內容很多,礙於篇幅所限,最終寫出來的知識點,可能只有受訪者說的十分之一,好像很浪費是吧?可是如果要寫得通俗易懂,很多時候就只能取捨,最終呈現於讀者眼前的,是經過篩選和簡化過的內容,我想科普也是同樣的道理吧。
相關文章: 葉洢穎/飛行安全很重要 白慧琪/內行人看得懂就很好了 阿薊/快樂的馬來食肆 陳靜宜/“結婚”的滋味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