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的秋風,吹起陣陣風沙,穿越茫茫無際的戈壁沙漠,一路遙想著昔日商旅的駝鈴聲,不知覺中抵達了敦煌。“敦,大也;煌,盛也”,這顆“絲路明珠”在湮遠盛大的年代,至今仍輝煌的照耀中外!
【敦煌莫高窟】千年藝術瑰寶,飛天壁畫數目驚人
來到莫高窟取了入門票,先進入數碼展示中心。這裡以數碼化的影片,讓遊客飽覽洞窟內清晰的壁畫圖像,把多達735個洞窟、4.5萬平方公尺的壁畫及二千多身彩塑,以嶄新方式呈現給世界各地的遊客,展示出莫高窟的風華與魅力!
ADVERTISEMENT
所謂“前端觀影、後端看窟”,隨著講解員,我們到幾個窟洞觀賞去了。莫高窟位於鳴沙山東麓的峭壁斷崖上,歷史悠長。從前秦十六國開始,在不斷的開鑿彩塑、畫壁、鑿洞參禪修行等歷時千多年中,為世界文明留下佛教藝術瑰寶,更掀開了名揚四海的敦煌學。
雖然事先做了點功課,在匆促間觀看了8個實體洞窟後,除了對其濃郁的佛教文化,彩畫中華麗衣飾及頭戴高聳鳳冠的貴婦女,還有形態千萬的男女舞姿和各形各色的樂器如箜篌、琵琶、腰鼓等所吸引,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飛天”。所謂敦煌無處不飛天,敦煌窟內的飛天總數可達6000身之多!
“飛天”乃指飛於空中,以歌舞、香花等供養諸佛,此乃源自古印度吠陀時代的神話故事。敦煌飛天造型在不同朝代有著不同演變。在多個洞窟中,飛天壁畫的造型也豐富多姿,有童子飛天、美女飛天、散花飛天和歌舞飛天等。彩畫充分舒展出飄逸的綢帶及飛天女的纖纖神韻,輕盈優美,婀娜多姿!
在眾多洞窟中,112窟壁畫中之“反彈琵琶”被譽為中國唐舞蹈文化中最優美的絕技藝術形象。反彈琵琶表現出伎樂天神態悠閒雍容,舞姿妙曼且韻味十足,也成了敦煌市著名標誌。
【鳴沙山】騎駱駝穿行大漠,夢迴昔日商旅之路
離開莫高窟,我們往西行駛約30公里路程,抵達了號稱“塞外風光之一絕 ”的鳴沙山月牙泉。
鳴沙山的沙丘巍然屹立於廣闊蒼涼的大漠中,千百年來保持一定的高度與丘形。流沙在大漠中飛舞,嗚沙之聲也隨之流傳至今,其背後更充滿許多神奇感人的傳說。
來到鳴月廣場,這裡跪臥著數百隻準備“上班”的雙峰駱駝。我們穿上特備的防沙紅鞋套後,步入駝群,一把勁“跨上”了駝背,怎知在駱駝前後雙足站立之際,整個人在駝背上突然騰空而起,離地足足有2公尺多高,緊張又刺激,難得在大漠上體驗到騎駱駝的樂趣。
隨著駝隊,我們在連綿起伏的沙丘上緩慢行走,一眼望去,一排排蜿蜒的駝隊,在縱橫交錯的大漠沙丘上往返遊動。此時更親身體驗到昔日商旅,為著生計離鄉背井,穿梭於蒼茫大漠的絲路途中,那叮鈴悠長的駝鈴聲,在此穿越了時空,令人深思感嘆。
在沙丘上,年輕的遊客若想找些刺激,也可乘坐沙漠摩托、越野車甚至滑翔機,鳥瞰大漠風采,感受沙漠非一般的體驗。
【月牙泉】沙漠中一彎清泉
在鳴沙山的環抱中,有一清泉,酷似一彎新月,故此被名為月牙泉。彎月的泉邊坐落著幾棟木結構建築物,最高一棟名為月泉閣,翹簷斗拱,亭臺樓閣,秀麗壯觀。
在廣闊乾旱的沙漠中,竟然有一沙泉,儘管經歷了星移斗轉、風嘯沙鳴,數千年來這山泉依然碧水澄澈,山泉相依,構成一幅優美的沙泉景色,如詩如畫,堪稱沙漠第一泉,更是古今中外沙漠一大奇觀!
【陽關】摯友同遊,陽關一別何時再聚?
因著唐代詩人王維的一首〈渭城曲〉,把我們引到了陽關。陽關位於河西走廊的西南端,是中國古絲路的重要關隘,咽喉之地。
來到這裡已是黃昏時刻,遠處望去,夕陽下的陽關落日餘暉,在廣袤的荒漠中,只留下嫣紅的烽燧遺址與孤零零的陽關故址石碑,增添了幾分惆悵!
此時屹立於塞外關隘,想起詩人惜別時的愁悵:“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深摯的友情,蘊含著摯誠的關切、不捨與惆悵。難得這一趟好友一起出遊,此情此景豪情突發,我們不禁異口同聲說:“走,找個地方喝幾杯去!”是的,對酒當歌,人生幾何?陽關一別,再聚何時?
延伸閱讀: 【中國】走進雲南,遇見最獨特的高原風光 【中國】桂林──山青如夢,水秀如幻 【中國】廣佛同城,漫遊人文歷史 【中國】從沙漠到草原,看內蒙古的現代與傳統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