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跨年夜聚会中,友人偶然提起2024年将进入“离火运”,又称为“南方火运”,而且会一直持续到2043年。
ADVERTISEMENT
在这20年间,属火的行业会十分兴旺,比如虚拟产业、高新科技、人工智能、精神科、心理学、心灵玄学、文化艺术传媒(音乐、影视)、与美有关的行业(美容化妆、服装、装饰等等)。欲知更多细节,读者可在网上搜索,此处不便赘述。
谈到音乐,据我观察,本地音乐界人才辈出,原创能量仍然旺盛,作品之精彩多样,甚至比早期时代更胜一筹。为了推动本地艺术创作的发展,政府提高拨款数额,从2500万(2023年)增加至6000万令吉(2024年),尽管杯水车薪,却是让其他地区的音乐人羡慕不已的优渥资源。独立音乐人的预算捉襟见肘,秉持DIY精神,纷纷选择在家“宅录”,通过网络与国外创作者合录作品,参加国内外的创作比赛,把音乐上载到串流平台,积极争取对外表演的机会,演出范围遍布东南亚,并累积了一批批异国乐迷,在本地也受到其他族群的青睐。
未来20年,本地中文乐坛仍会处于“在吸收”的状态,很难以“反方向之势”影响中港台乐坛。这些年,韩流来袭、香港乐坛一蹶不振、中国音乐市场崛起,扭转港台的影响(或许和国际局势、北京奥运、庞大资本的网络巨头、选秀节目有关),这间接造成了一个吊诡的局势,似乎存在着两种乐坛:一个在江湖上,靠演算法批量生产网络神曲,强势输出国家文化;一个在殿堂之中,遵循传统制作流程,淬炼高品质的音乐。反观大马,我们似乎夹在中间,定位不足,不知去向,连娱协奖也停办了。
优秀的词曲、歌艺精湛的歌手,俨然不一定是本地乐坛未来20年的变革者,这个身分一定属于网络创作者。影响音乐发展的因素繁多,聚焦音乐本身,决定未来走向的关键因素还是受众,消费端决定供给端。受众的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牵涉到文化、教育、家庭背景等诸多因素。因此,除了找到定位,推动本地音乐是一个繁杂而庞大的工程,得经历好几个阶段来转型。
不得不说,我们有一个相当好的开始,后来港台乐坛崛起导致本地乐坛停滞不前,但那已是二三十年前的事情了,在当时荒芜落后,把西方流行音乐视为洪水猛兽的中国现已茁壮成长。这当中的问题值得深思,解决之道,还需从根源抓起。
更多文章: 林佚/歌曲里的“Tenet”现象 林佚/不该被遗忘的边缘人 Tom Phan/一首歌在20年后 林佚/新年歌、独立音乐、国光无线电社、彩虹、Coldplay等:2023年最难忘的事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