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拴Q”代替了真诚的“谢谢”、当“内涵”也有了不一样的“内涵”并成了动词、当网络流行语的普及性大大增高时,有人开玩笑似的感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也有人开始预见中文之美被颠覆的先兆。身为也曾被网络语言荼毒的受害者之一,我诚挚地认为:它们的存在已影响中文的语言魅力与文化精髓。
ADVERTISEMENT
错误的语法、颠倒不清的语序、扭曲原意的词语、为省时省事而硬凑出的缩写和充斥恶趣味的谐音梗……词性、语言规则、句子成分等渐被忽略,那些不伦不类的网络词汇却强势闯入我们的视野,硬生生地颠覆了中文之美、词汇之美、文化之美。
网络语言的存在看似让中文更有趣味性,实则造成严重的语言污染。不仅限于日常聊天,应试作文、文学作品、主播频道……它们皆被广泛使用。
愈来愈多的人无法分辨网络语言和规范中文之间的界限,他们信以为真,将本就不规范的网络语言大肆推广,中文的美已在无形间被“杀死”。可悲的是多数人对此毫无觉察,甚至助纣为虐、成为“杀死”中文的帮凶之一。
它们的存在也深深影响了人们对语文的鉴赏能力,以及可贵的语感和敏锐力。当你偶然窥见一幕黄昏美景时,你不再下意识地想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也不会想到“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落寞之美,你只会感叹“666!太美了!”、“绝绝子!”。
词汇量的贫乏、语言审美的退化……这些流传甚广的网络语言已占据我们的思维,影响了我们对中文之美的探索能力、品赏能力和审美能力。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若字典上的上万余字,就这么被千奇百怪的缩写和网络用语取代,那未免也太可悲且可笑了吧。也许你说网络流行语的存在也是美的一种,但它们的存在却恰恰抹杀了我们探索中文之美的更多可能性!
同时,又有多少人是纯粹觉得网络流行语很美而去使用的呢?更大一部分的群体只是为了“跟风”、为追赶潮流而盲用那些网络流行语,这种行为又和那些一心附庸风雅的人有何区别?
我们不再思考它们是否有语病、不再在意是否合乎情理、不再重视中文本身的精髓所在……更有甚者单纯因网络流行语省时省事,不分场合地随心、随兴使用。口语考试、演讲比赛、婚宴主持上皆屡见不鲜,有人称之为幽默风趣,我却称之为不合时宜———不仅是因使用的场合有欠妥当,更因它反映了人们对中文的态度已不再严谨、对传承了五千年上下的中华文化已失去敬仰之心。
网络流行语也是成瘾性极强的“毒品”,它太易令人对其产生依赖性,尤其针对常接触网络的中小学生而言。词汇量的愈发贫瘠、肤浅式的表达、写作能力的日益下降……大部分的中学生因接触网络用语过频,甚至忘了该怎么好好用中文来交流、写作。
网络语言也加剧了学生的怠惰心理,让他们在无意识把心偏向看似万能方便的网络语言,把心偏离了传承中文之美的轨道。故,网络流行语是个善于挑拨离间的奸臣。它挑拨了人们对中文的严谨态度、离间了我们与中文之间的深厚情怀,让越多的人甘心成为被奸臣蒙蔽的昏君,舍下传承正规中文的社稷重任。试问,从这个角度上,网络流行语的出现难道没有“杀死”中文吗?
也许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流行语的使用已成了一种常态。我们无暇去纠正和辨认它们是否正确,我们也习惯去盲从这种潮流与风气———但,比“yyds”、“dddd”更精确却充盈趣味的,是博大精深、浩瀚无垠的中华文化。
传承了千年的中文之美,不应被区区的网络流行语所概括及取代。中文之美,更不该就这么被网络语言“杀死”!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