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教總過去提出各項華教的訴求,被視為牽動民族教育神經的敏感課題,事實上,教育部長法麗娜十分理解董教總的保護意識很強,並希望雙方能通過定期會面和交流,瞭解教育政策的變化和進展。
獨家專訪:王麗琴、練珊恩
ADVERTISEMENT
攝影:蔡偉傳
董教總過去提出各項華教的訴求,被視為牽動民族教育神經的敏感課題,事實上,教育部長法麗娜十分理解董教總的保護意識很強,並希望雙方能通過定期會面和交流,瞭解教育政策的變化和進展。
對她而言,溝通、交流和聆聽,就是教育部與教育團體之間建立的重要橋樑,因為教育是各方共同的願景,以期達到雙贏的局面。
闡述教育政策發展變化
她認為,教育部需不時與董教總和其他教育團體代表見面溝通,以有效地向他們闡述教育政策的發展及變化。
“教育團體應該以更宏觀的角度看待教育領域,我們不僅僅只是注重特定群體。
“教育是屬於全民的,無論是華社、印裔或是穆斯林,他們都會有自己的願景,而我們必須聽取他們的心聲和觀點。”
上任後首中文報專訪
法麗娜接受星洲日報專訪時侃侃而談教育理念和方向,這是法麗娜在上任教長後,首次接受中文報章的專訪。
在專訪的前一天,教育部副部長黃家和已跟董教總正式會晤,本報記者在訪談中與法麗娜分享這項會面時,法麗娜更對此深感興趣,進一步詢問記者:“會面結果如何?”
記者向她表示:“很好,也是星洲日報的封面頭條”時,法麗娜自然反應地“哇”了一聲。隨後,當她聽到董教總希望與她見面的意願時,還風趣地開玩笑說:“見副部長不夠,也要見部長啊……好吧!”
“請向他們傳達我的訊息,我會與他們見面,上蒼保佑,很快的。我的意思是我們已準備好與各方會面。”
她說:“副部長黃家和已經向我報告說,他已和董教總做第一次會面,過後也會定期會面。”
缺乏溝通引起敏感爭議
她擔言,由於各方缺乏溝通,很多時候會引起破壞團結的敏感課題,例如巴勒斯坦團結周、《40聖訓》引入公立學校、學校被指遭禁呈獻淡米爾讚美詩歌等,皆遭來對教育部的批判聲浪。
在她眼中,這些爭議之所以會發生,要歸咎於各方缺乏溝通渠道,最終引發種族主義問題。
過去至今,法麗娜多次在國會以書面和口頭方式回答承認統考和增建華小的進展。
在這次的專訪過程中,記者以上述兩個課題為例,進一步詢問她的看法,法麗娜聽聞後點點頭表示明白,並表示國會提供了討論議題的平臺,她也回答了相關課題。
秉持孔子教育理念
“有教無類”烙印心中
至聖先師孔子留下的名言“有教無類”寓意深遠,指的是施教的對象,並無貴賤貧富之分。這句話深深烙印在教育部長法麗娜的心中,陪著她走在愛與智慧的教育路上……
那天上午,法麗娜在部長辦公室接受星洲日報獨家專訪時,臉上掛著親切的笑容,緩緩道出了四個中文字:“有、教、無、類。”
在唸出孔子的這句名言時,部長還特地望向身邊的華裔特別事務官,以確認自己的發音是正確的。
“有教無類”這句名言,是貫穿整個專訪的關鍵詞。
法麗娜日前接受本報專訪,侃侃而談各項教育改革、理念、願景,以及她在面對爭議課題所承受的壓力。這是她在上任教長後,首次接受中文報章的專訪。
作為我國首位女性教育部長的法麗娜,一直將孔子的“有教無類”視為最重要的教育哲學。
教育核心源自愛
她說,教育的核心源自於愛,而這份愛是不分種族、宗教和貧富背景。
“所有教育應該從愛和感動開始,如果沒有愛就不會有教育,孔子的名言‘有教無類’,正是教育中一個非常重要的信念。”
她憶述,首相拿督斯里安華早前提到消除赤貧的理念,指的是沒有人會因為家庭背景、性別或種族的因素存在不平等,所有孩子都有機會接受教育的同等權利。
她深知,教育的真正目的是推崇人性化(Manusiawi),也是她作為教育部長所必須實踐的教育原則。
續推醫院學校計劃
例如,生病的孩子無法像一般小孩到學校上課,他們可以怎麼辦?教育部因此與衛生部合作,安排教師到全國17所醫院學校執教,讓飽受病魔煎熬的孩童能有學習的機會,在學習路上邁出一小步。
不過,要成為醫院學校的教師,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法麗娜說,有別於一般學校教師,所有醫院教師一律須經過培訓,並要配合學生的病情和精神狀態教課,而教學模式皆是以輕鬆有趣的方式進行。
“有時候,令我們感到難過的是,除了生病的孩童之外,有些孩子因為要照顧生病的家人,而被迫曠課和暫停學業。”
說到這裡時,法麗娜忍不住垂下頭嘆氣:“這真的傷了我的心……”
她理解,每個拒學的孩子,背後都有他的原因。因此,她決定繼續推動醫院學校的計劃,讓孩子能留在醫院大廳做作業和學習。面對這種情況,她無法坐視不理。
普通会员 | VIP | VVIP | |
---|---|---|---|
星洲网平台内容 | |||
星洲公开活动 | |||
礼品/优惠 | |||
会员文 | |||
VIP文 | |||
特邀活动/特级优惠 | |||
电子报(全国11份地方版) | |||
报纸 | |||
設立監獄改造學校
此外,法麗娜還提出了另一個例子,即設立在監獄的改造學校(Sekolah Integriti),讓少年囚犯可以接受正規的教育。
她憶述一次到訪雙溪大年監獄時,一名因被控販毒而扣押在監獄學校的帥氣青年,令她留下極深的印象。
“我很驚訝他沒有和我說馬來文,他看起來就像是受過教育的青年。在瞭解之後,我才發現他因為毒品案而入獄,他長得很帥,英文底子好,但卻因為一次錯誤而…”
在她眼中,每個少年囚犯都不應被剝奪接受教育的機會,教育是讓每個人都能成為有用之才。
擴大輔導與關愛學校
繼醫院學校和監獄改造學校後,第三種學校名為“輔導與關愛學校”(Sekolah Bimbingan Jalinan Kasih;SBJK),即為所有無國籍兒童提供免費教育。
法麗娜說,該部目前只有一所坐落在秋傑區的輔導與關愛學校,未來將會把這項計劃擴展至其他無國籍兒童較多的地區,例如沙巴。
她不諱言,解決無國籍兒童上學的課題是一項挑戰,當中涉及證件、公民身分、教育程度及福利等。
“若我們不選擇開始,或沒有勇氣擴展,我們不會知道,他們(無國籍兒童)在沒有教育的薰陶下,他們能夠取得什麼樣的成就?”
須戰勝愚痴 教育不能輸
被問及有沒有想過要成為史上最好的教育部長時,法麗娜呵呵地笑了一下說:“團結政府的所有部長,都必須成為最佳部長。”
從政資歷淺的法麗娜畢業於馬來西亞國際伊斯蘭大學法律系,因為沒有教育專業背景,使到外界對她出任教長的能力產生質疑。
面對外界質疑不退縮
面對一句又一句的質疑聲,法麗娜受訪時依然舉棋若定,沒有一絲退縮的回應:“我不覺得有什麼大不了,過去的教育部長也並非出自教育專業背景。”
對她而言,與其糾結於教育專業背景,倒不如將重點放在教育領導力,即從教育部、各州教育局、縣教育局至學校管理者的領導力,都是何等重要。
之前擔任律師工作時,勝敗對法麗娜來說乃是兵家常事,並沒有所謂必要爭個輸贏;但她在出任教育部長之後,她的思維模式徹底改變,她告訴自己,教育只能贏,不能輸。
她明白一個道理,即教育必須戰勝愚痴。
“如果教育輸了,愚痴就會獲勝。因此,我們必須為教育奮鬥,無論發生什麼事,教育必須取得勝利。”
如今,全國逾萬所學校、50萬名教師、500萬名來自不同背景的學生、以及高淵選民,都成為了法麗娜首要關注焦點。
她以堅定的口吻說:“教育應該要返璞歸真。”
她希望,未來會有那麼一天,當談起大馬教育制度時,每個大馬人都能引以為傲,而教育的本質應以人性和愛為出發點。
攜手副部長實現教改
在這次的內閣改組中,法麗娜的副手換成了行動黨太平區國會議員黃家和,她表示,彼此的方向都是一致的,無論是應對國小、華小或淡小的教育課題,正副部長必須攜手同行,才能實現教育改革的意義。
“目前我讓他先負責STEM課程的領域,接著再傾向他所熟悉的部分。不管怎樣,我們都是朝著同一個方向前進。”
對教育制度有信心
5子女皆讀政府學校
教育部長法麗娜的另一個身分,便是5名孩子的母親,她的孩子都是在國家教育體系下的學校求學。
“我們必須證明給外界看,我們對教育制度具有信心,一切要從教育部長開始做起,如果連部長都沒有信心,試問如何說服他人?”
笑稱孩子是“內部稽核師”
孩子們的年齡分別為19歲、16歲、15歲、8歲及7歲,他們都是法麗娜最得力的“內部稽核師”。
“我的孩子都是在政府學校裡求學,例如推行雙語教學計劃(DLP)的學校、宗教學校、修讀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STEM)學科等等。”
“所以相關人士不能對我說謊,如果發生什麼問題,我會先諮詢孩子們。”
低調出席孩子家長日
雖然貴為教育部長,但法麗娜的行事非常低調,她會和其他母親一樣,陪同孩子回到學校領取成績單,聆聽老師對孩子學習狀況的評語。
到學校領取成績單時,她也會暫時卸下教長的身分,並特別叮囑校方勿為她安排盛大的歡迎儀式。因為,她只想安靜地坐在家長席,平凡地履行母親的職責。
“我問過我的孩子,你們會因為母親是教育部長而感到壓力嗎?他們坦言,確實是有點壓力,但因為你做得很好,所以我們都很好。”
說到這裡,法麗娜不自覺地莞爾一笑,因為孩子們的懂事,足以令她感到慶幸和欣慰。
“他們要努力變得更好,因為他們還要保護母親的名聲……。
贊教師公正對待孩子
此外,她也不忘讚揚教師誠實公正對待每一名學生,包括會如實評估“部長孩子”的學習表現,也沒有因此給予特權。
雖然公務繁重,但法麗娜仍會盡量抽時間到校參與孩子的活動。
“我們應該要騰出空間,去扮演好母親的角色。否則,我們和孩子之間的距離會越來越遠。”
逛藥妝店買唇膏減壓
如何紓解四面八方的壓力?法麗娜拋出了出人意表的答案:“逛逛藥妝店,看看唇膏。”
“我喜歡實體店,即使是購買衣服也要到實體店購買,我不太擅長網購。”
“兇巴巴”對抗挑課題議員
由於法麗娜是大馬第一位女性教育部長,再加上沒有教育專業背景,這讓她承受了很大的壓力。她更聲稱,這是一種來自性別主義(Sexism)的壓力源。
她在專訪中主動提及自己在國會時表現出“兇巴巴”的一面,那是因為有部分國會議員刻意挑起爭議性的課題,有些男性國會議員更在議會廳內提高聲量。
“那些都是瑣碎且沒有事實依據的問題,而且我已經回答了,但卻還要求我再度回答,因為我展現兇巴巴的樣子……接著就對我赤裸裸的性別歧視。”
她感嘆,女性在政治圈中容易成為被攻擊的目標。正因如此,她更不會讓自己一枝獨秀,相反地,她講求團隊合作,以應付這一連串的挑戰和批評。
相關文章: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