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民間中華的力量,在“科目三”的舞步中,在《愛拼才會贏》的閩南話音符中,臺北寧夏夜市和上海外灘的民眾,都分享中華民族的文化結晶 ,跳出和平的舞步,唱出拒戰的歌聲。
ADVERTISEMENT
兩岸青年最新的共同語言是“科目三”?源自廣西梧州一場婚禮的熱舞,意外地延燒中國,也風靡國際,點燃了草根的土味狂潮。但更令人意外的是,臺灣很多的新一代都被“科目三”莫名的動力所感染,喜歡祝何作詞《一笑江湖》的背景音樂魅力,在臺北市的寧夏夜市舉辦一場“科目三”的公開比賽,引爆了一場“舞統臺灣”的風暴。
綠營的媒體發動攻擊,說這是被中國大陸“統戰”,“舞統臺灣”就是“武統臺灣”的前奏,在網絡上狂轟猛炸。臺北市長、蔣介石的曾孫蔣萬安被媒體問到這一爭議時,坦言自己也會跳“科目三”,說如果一個“科目三”就能夠所謂“舞統臺灣”,那麼臺灣的流行文化早就統一對岸。他補充說:“我們要對自己的多元文化有信心。”
其實兩岸民眾都對雙方的流行文化有信心,也早就融為一體,不分彼此。最近在中國大陸紅火的王家衛電視劇《繁花》,就用了很多臺灣的流行曲來當配樂,蕩氣迴腸,讓觀眾痴迷,包括了綠營政客最喜歡的、葉啟田原唱的《愛拼才會贏》、張雨生的《我的未來不是夢》、費翔的《冬天裡的一把火》、黃安的《新鴛鴦蝴蝶夢》等,都是從臺灣傳入大陸,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早就家喻戶曉,如今《繁花》數以億計的中國大陸觀眾中,都覺得這是他們的歌曲,都不分兩岸。
更不要說臺灣的鄧麗君的《月亮代表我的心》、羅大佑的《滾滾紅塵》、蘇芮的《酒幹倘賣無》、童安格《其實你不懂我的心》、李宗盛的《鬼迷心竅》、辛曉琪的《味道》、齊豫的《橄欖樹》、周杰倫的《菊花臺》等臺灣流行曲,都是中國大陸KTV的熱門“神曲”,傳唱不絕。很多的學校或單位舉辦晚會,最後結束時都喜歡合唱羅大佑作曲的《明天會更好》,在悠揚的歌聲中踏上歸途。
這也是民間中華的力量,超越政治的爭論,擺脫意識形態的分野,在“科目三”的魔性舞步中,在《愛拼才會贏》的閩南話音符中,臺北寧夏夜市的民眾,和上海外灘的老百姓,都在分享中華民族的文化結晶,跳出和平的舞步,唱出拒戰的歌聲。
這是兩岸融合的機緣。臺灣新一代越來越喜歡上TikTok和小紅書,在短視頻的平臺上,兩岸其實有更多交流的機會,儘管綠營政府聲稱要禁絕TikTok,但在網絡的時代,越禁越香。臺灣民間都在新的平臺上了解一個民進黨不希望他們去了解的中國。只要民間多交流,就會減少兩岸社會的誤會,也會倒逼決策者避免誤判。要和平,不要戰爭——這是時代的最強音,也是兩岸關係的主旋律。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