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华劝接受事实 救国 须弃狭隘种族政治



(怡保28日讯)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劝告政治人物接受事实,即狭隘的种族政治和极端狂热的宗教政治无法拯救国家,只有负责任、具有强大宗教理解、对民族和文化友爱、提高语言地位、同时依然尊重所有人权益的政治,才能救国。
他今日出席霹雳州团结政府大会时致闭幕词表示,从治理到经济政策和维护人民的政策,国家的政治版图必须从现在开始改变,这需要所有阶级政治领袖的毅力。
ADVERTISEMENT
土著经济大会也鉴定非土著问题
他披露,即将举行的土著经济大会收集了来自政府、政府相关公司、私人界的力量,他也要求一并邀请非巫裔部长一同参与和举办,同时大会除了评估已经展开的计划和推介新计划,也会鉴定数个非土著包括华裔和印裔面对的问题。
“我要这个新大马下,伊班人、华人、印度人、达雅人的问题,都是我们的问题;而土著的问题,也同样是华人、印度人等的问题,必须作为共同议程。这就是新的政治方式,国阵特别是巫统、希盟包括公正党和诚信党必须勇于面对,这些解决方式会比过去的土著大会更好。”
他也说,一系列的基建、教育、卫生、援助贫困人民计划,包括修复学校厕所、人民组屋、军警和公务员房屋等等,大多数受惠者都是马来人,但政府并不将此当作马来人议程,而是人民议程。
从没插手贪污案调查
安华表明,执法单位在任何贪污案件的调查或扣押资产,他从来没有插手其中。
他说,最近暴露的高官显要贪污案,政府的指示是整体性的:谁非法捞取财富,不管是现在还是过去,执法单位就必须勇敢采取严厉行动,而政府会给予捍卫。
“我没有插手,内阁部长、副首相都知道,我们没有插手要调查A或B,或扣押A或B的资产。”
料更多议员对国盟失信心
安华说,从可信的迹象显示,他相信还有更多国会议员将对国盟的虚假承诺失去信心。
“他们(国盟)的目的是‘屋顶穿洞’,虽然我已经说了,这个屋顶是混凝土屋顶,他们还是尝试,在大马失败了,就移到迪拜和伦敦,他们忘了迪拜和伦敦的混凝土更厚。”
他指出,对方玩弄种族情绪,说行动党会破坏和典当马来人原则,这是在甘榜地区唯一被操作的课题,也是反对党的唯一资本。
他强调,在大马,马来人占多数,领袖也是马来人占多数,土著政策不曾崩塌,贫苦人民也以马来人为多;导致这些马来人民利益受损的,大部分都是贪污、贪婪和典当马来人原则的马来领袖。
“所以我不妥协,如果你是贪污者,不管是马来人、印度人、华人、伊班人或达雅人,请你小心,我们会采取最强硬和最严厉的行动。”
团结政府4年内可证明能力
安华说,联合政府或政治结盟不是一项容易的事,常常被视为容易瓦解,唯有在大马,结合巫统、马华和国大党的国阵领导政府多年,希盟也在伊斯兰党退出后无法持续,但在公正党、行动党和诚信党结合下更为坚固。
他也指出,国家元首阿都拉陛下昨晚发表的最新声明,劝告政治领袖接受事实,即团结必须存在和维持,并促请政党聚焦在确保稳定、经济成长、管理国家、拯救人民,策划改变就留待政府届满5年;他相信即将成为下一任国家元首的柔佛苏丹陛下也会捍卫同样的精神。
“这意味着团结政府必须全心发展国家,我们拥有最少4年来证明我们的能力。”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改组的目的,不仅是更换人事,更是为“安华第二阶段改革”注入政治能量。

2025年下半年,安华面对执政以来关键的人事布局十字路口。部长拉菲兹、聂纳兹米因公正党党选失败而相继辞职;另有4名拥有官职的上议员任期届满,尤其是不能连任的投资、贸易及工业部长东姑赛夫鲁必须离职,使内阁出现数个职缺。
外界盛传,安华或将在11月29日的沙巴选举后,启动一场“策略性内阁改组”,为两年后的大选铺路。此一说法并非空穴来风,从政治节奏、民意走向与政党权力布局三方面来看,安华是时候勇于放下“任期稳定”的承诺,在维持政权平衡的同时,重新塑造改革政府的形象。
内阁重组的起点
首先,一连串的人事变动为内阁改组提供契机,可以顺理成章汰换不称职阁员。
首先是拉菲兹的辞职,是他在公正党署理主席竞选不敌努鲁依莎后,选择回归政党基层与智库角色;环境部长聂纳兹米的离开,也是因为败选。这反映出年轻一派在公正党与安华政府中的影响力未完全稳固。两人辞职再加上东姑赛夫鲁必须卸任,使安华能够在无“政治清算”之嫌的前提下,为内阁注入新血。
其次,上述人事变动释放的政治讯号不容忽视。安华在上一回内阁微调时曾表示,该届阁员将“任满为止”,意味着稳定优先;然而,一年后的政治现实显示,“稳定”若未能转化为“施政绩效”,必将招致民意批评。这也解释了为何即便安华未正式宣布改组,坊间仍出现“选后调整”的强烈预期。
11月29日举行的沙巴州选,不仅是检验安华政府在东马的执政绩效,更可能成为内阁改组的触发点。
若执政联盟在沙巴告捷,安华可顺势以加强施政绩效为名,启动内阁调整;若选情不如预期,也能以“反省”的理由展开改组。无论胜败,政治话术都能将改组之举合理化。这在大马政治文化中,是极为重要的关键时刻,既避免外界视为危机,又能将危机转化为调整政治布局的机会。
沙巴州的政治意涵不止于地方。东马长期被视为联盟政府的“关键票仓”,联邦若欲稳定政权,必须在政策与人事上给予东马更多的机会。因此,沙巴或砂拉越领袖入阁将成为这次改组的主要方向之一。若安华希望修补“半岛中心论”的批评,这正是重塑联邦包容形象的契机。
“去芜存菁”?必要的政治革新
从安华政施政绩效来看,内阁表现不尽人意。过去两年,虽然安华在国际舞台上表现稳健,并成功平衡美中关系,但在国内民生议题上却屡遭挑战。生活成本飙升、青年就业乏力、校园暴力频传,各种问题导致政府改革形象失焦。若内阁继续呈现“想稳定却不稳定”的状态,恐难在下届大选前重获民心。
因此,内阁重组不只是“政治动作”,而是为执政绩效注入活水。或者安华政府的内阁成员满足于现状,但“去芜存菁”地淘汰表现不彰的阁员,引入更具专业与民意基础的新血是必须的。改革若能结合政策转向,例如重构生活成本理事会、提供青年就业机会、强化地方自治,将有助于重建政府效率与信任感。
不过,安华也必须在“稳定与改革”之间拿捏分寸。若改组过猛,可能被联盟伙伴解读为“极权”;若改组过缓,又会被民意批评为“优柔寡断”。因此,最理想的做法,是采取“分阶段改组”策略:亦即先补上辞职与任期届满的空缺,确保运作稳定;再视政策重点与选举需求,分阶段引入新人,不必过度的“大换血”。
从时间轴来看,未来两年是安华政府能否延续政权的关键期。接下来的表现,将直接决定执政联盟能否在2027年大选中维持政治生命。改组的目的,不仅是更换人事,更是为“安华第二阶段改革”注入政治能量。
若安华能在沙巴选后,以务实、透明、专业为原则推动改组,并同步推出中产阶级减压政策、落实产业升级、增加薪资所得与就业机会,这样的“内阁换血”才是一场真正的信任修复运动。
然而,若改组流于派系平衡与政治妥协,则只会被视为“权力再分配”。在此情况下,无论安华如何强调“团结政府”,选民只会看到一个疲惫、内斗、失焦的政权。
潜在人选与政治布局:谁可能入阁?
在众多传闻与观察中,以下人马是较有入阁的潜力:
首先是凯里,这位前卫生部长的政治复出呼声颇高。若他能重返巫统并受安华邀请入阁,不仅象征“跨世代共治”,也有助于巩固马来中产与青年选票。他在疫情期间累积的行政声望,以及与多数联盟领袖的良好关系,使其成为平衡“专业与政治”的理想人选。不过,凯里的回归势必触动巫统内部派系利益,仍需安华与阿末扎希之间的协调。
其次是努鲁依莎,作为安华的女儿,除了在公正党署理主席之战击败拉菲兹,她的政策思维与民间形象也具备优势。拉菲兹离任后,党内呼声普遍希望她能接任经济或社会政策相关职务,以延续改革。然而,“父女同阁”引发的争议,可能成了她入阁的阻力,如何以内举不避亲化解“裙带政治”之嫌,考验安华的智慧。
最后,安华若欲强化多元与包容形象,必须考虑东马新生代领袖的代表性,强化联邦与东马之间的信任与政策接轨。
沙巴州选将成为安华执政两年的“期中考”,也是内阁改组的起跑线。安华若能趁此机会去芜存菁、重新配置政治资源,不仅可提振民意,也能为联盟赢得续航力。
凯里的归队、努鲁的升任,乃至东马新血的入阁,若能以“专业与信任”为核心进行整合,这将是安华政府“重塑信心、准备迎战”的最佳时机。


ADVERTISEMENT
